嫡明 第122节
如果没有大佬说话,有可能是排名更靠前的左县丞韩参元署理知县。也可能韩参元也没机会,朝廷会空降一位新知县。
赵婵继续道:“听奴家相公说,南京城抓了很多大员。南直隶一些海外来的红毛洋夷都被抓了。但既然是海青天办的大案子,那肯定不会冤枉了去。”
“奴家记事以来,还没有遇到南京出现这么大的事哩。”
她不知道的是,掀起这场大案的始作俑者,就是面前人畜无害的男童。
朱寅问道:“知县落马,那这县政是谁担当?”
赵婵回答:“说是暂时委了左右两位县丞代管县印,具体就不知道了。”
朱寅点点头。心想,此事若是帮庄县丞推一把,是不是能将他拱上署理县令的宝座?
……
转眼就到了八月十四。
上午,城中来了一个青衣小厮,找到了朱寅,送上一封请柬。
居然是庄姝送来的信。
信中邀请朱寅参加中秋节的夫子庙庙会,然后晚上在庄家赏月吃饼。
宁采薇看到请柬,没好气的说道:
“那小蹄子居然还记得这件事!她倒是直接,光是请你,完全没有提到我。”
朱寅笑道:“没请你,也没说不许带你去啊。咱们一起去,她也不能赶你走吧。”
“哈哈!”宁采薇乐了,“那我就跟你一起去,估计那小蹄子见到我,脸色一定很精彩。”
……
乌衣巷,庄府。
庄廷谏虽然在县衙有独立的县丞衙,可他是常州望族,家大业大,在南京另有深宅大院。
庄廷谏在南京的宅院,就坐落在大名鼎鼎的乌衣巷。
此时的乌衣巷,非名士官绅不能置业。
庄家中庭一处花轩之中,年仅十岁的清稚女郎,正在和一个年纪稍大的女孩子下棋。
那十岁稚女,芳华初萌,正是庄姝。
和她对弈的最多十二,也生的清丽可人。
明明都是两小只,却都是蛾眉轻锁,小大人似的脸色深沉了。
“四娘。”那年约十二的女郎落下一颗棋子,“那朱寅不过九岁,就算有神童之姿,那将来也难说的很。”
“古往今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神童,可是不少呢。”
庄姝也落下一颗棋子,“表姐不知,那朱稚虎不像是一般的早慧之人,我觉得他是个有福的。”
“再说,表姐也知道,我是个好强的性子。爹爹说那小老虎将来可为庄家婿,却还有个童养媳,我反倒有了较量之心。”
“若是轻易放手,倒是显得我庄四娘不如人了。”
“咱们女儿家十三四岁就要定亲,十五六岁就要过门。我们年纪虽小,又有几年呢?趁着年幼不知羞涩,反倒要主动出击,有所作为。不然…悔之晚矣。”
表姐轻点螓首,掩口笑道:“四娘虽小,却已经知道这个道理,阿姐倒是不必提醒了。”
两女正说到这里,那个送信回转的小厮,就前来覆命了:
“四娘子,请柬小的已经送到青桥里。朱小公子已经答应赴会了。”
庄姝抬起粉光致致的小脸,“宁大脚呢?是不是也要来?”
“宁大脚?”小厮一怔,随即想起朱寅身边那个大脚小姑娘,立即点头道:“小的觉得,可能会一起来。”
庄姝冷笑一声,将棋子扔进棋罐里。
“不下了,没意思了。”
“我就知道,宁大脚会跟了来。”
表姐奇道:“就是那个童养媳?居然是一双大脚么?”
庄姝掩口轻笑几声,“谁说不是?就是她了。长得还不赖,人模狗样的,却是天足。”
“看她神情,贱籍该是不会。那多半是怕疼怕苦,贪图安逸这才自抛自弃。”
表姐摇头:“怕疼怕苦,贪图安逸,如何能为人上人?我等之前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痛,流了那么多泪,这才养出一双金莲。她不付出,凭何得到?”
“家祖曾说,自古人杰,无不苦其身,方能锐其志。裹足于女子,无疑于修道也,岂能不修自身?”
“天足之女,与那些荒废学业的顽劣男童,有何不同?都是放纵自己的蠢物。”
庄姝道:“荆川先生海内大儒,虽故去多年,至今唐家门楣不坠,可见遗泽之深。”
表姐摇头:“可惜我唐蓉生的太晚,没见过家祖真容。遥想他老人家当年督师抗倭,以文臣持刀冲杀,挡者披靡,真是令人神往。”
庄姝点头,神色感慨的说道:“既是文章宗师,又是武道大家,国朝定鼎二百余年,文武双才臻于此者,唯唐公也。”
唐蓉一笑,清稚的脸上带着淡淡的自信。
“表妹,那宁大脚既然要来,那就送她一个下马威,权当我等的礼数。”
庄姝智珠在握的笑道:“小妹已有计较。明日庙会之雅集,有吟诗作对猜灯谜,就逼她上架,看她能否接住了。”
“接不住…大庭广众之下,那就不仅仅是大脚丢人了。”
说到这里,两女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
第二天大早,朱寅和宁采薇带着丁红缨和梅赫,留下兰察等人护家,乘坐马车进城。
根据和庄姝的约定,在玄真巷头的武定桥北汇合。
从青桥里宅院到内城,也就是十七八里。
不到三刻钟的工夫,马车就到了武定桥。
朱寅拉着童养媳跳下马车,看到前面的油壁车上,也盈盈走下两个稚女。
虽然桥上人很多,可朱寅还是一眼认出,其中一个正是庄姝。
与此同时,庄姝也见到了朱寅。
按照规矩,庄姝站在右边,像模像样的一个万福,落落大方的说道:
“小妹见过世兄,万福。”
明明比朱寅大一岁,却自称小妹。
这是礼。
庄姝行礼间,妙目流转,就对上了宁采薇的眸子。
她神色有点惊讶,“怎么宁家姐姐也来了?是来参加灯会,争夺彩头的么?”
旁边的唐蓉上下打量了宁采薇一眼,目中先是惊叹,接着就是惋惜,甚至带上了一丝轻视。
这就是宁大脚?
呵,有点意思了。
PS:月票榜不知道会落下多少名啊。但我也知足了,我们人少,已经很厉害了。蟹蟹,晚安!
第98章 逛庙会
“你就是小老虎啊。”唐蓉自来熟般对朱寅笑道,“还真是小大人一般,年幼老成,有志不在年高。”
嘴里调侃着,又认认真真的道个万福。
“小生此厢有礼。”朱寅也叉手作揖,肃立道左。
然后唐蓉再次回礼,这次不是万福,而是作揖了。
古人不管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极其知礼。哪怕是贩夫走卒也不免俗,路上遇见熟人,也必然道边叙礼。
接着,唐蓉又和宁采薇见礼。
双方的护卫,则是不远不近的守着。
朱寅察言观色,觉得若说庄姝是人小鬼大,那这唐蓉就是皮里阳秋。
经过庄姝介绍,才知道这唐蓉居然是唐顺之的孙女!
史书记载,唐顺之也是常州人,和常州庄氏联姻。
既然两家是亲戚,又都是常州巨族,那庄姝和唐蓉肯定就是手帕交了。
此时此刻,武定桥头俏立着三道清稚美丽的身影,引得过桥的大量行人,不禁一起注目。
唐蓉头簪一朵白菊,芙蓉为面秋水为神,眉若新月睛如点漆,粉腮一对酒窝,笑靥晕生。况那笑容带着一丝惫懒,却又不似轻慢。
她芳龄未满十二,不到豆蔻之年,已如水中摇曳的莲蕾,风姿楚楚了。
庄姝红绦绾发,一身苏绣水田月华裙灿若云霞。她身形娇柔,姿容清绝,朱唇花瓣一般,衬映的雪白的瓜子脸,更是般般入画。
她没有表姐的酒窝,却有表姐所无的美人沟。就是这道恰到好处的美人沟,让她柔媚的气质,又带着三分飒气。
宁采薇穿着月白色素缎百褶裙,亭亭如立,荷叶轻举。一张标志的鹅蛋脸,肤如凝脂。
蛾眉春山横,星眸秋水清。气质华贵,神情散朗,当真是天生丽质,完美无瑕。
她没有唐蓉的酒窝,也没有庄姝的美人沟,却有一对梨涡。
那嘴角的一对梨涡,一笑一颦之间若隐若现,丹青难画。
她虽只是十岁稚女,却有股唐、庄二女所没有的气势。言笑晏晏、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清贵。
唐蓉和庄姝明明都是大家千金,可是在她面前,居然有点像是丫鬟侍女了。
这种感觉不是错觉,而是真实存在。
唐蓉和庄姝很快就意识到了。
她们的气势,居然被宁大脚压了下去!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年纪相仿的女孩子中,她们向来是拿捏的死死的。
两人顿时有点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