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306节

  唯有拿下南洋的产粮区,将南洋变成华夏的鱼米之乡、海上庄园,才能安然度过小冰期。

  毛文龙看着朱寅的神情,忽然感到这个大明神童高深莫测。

  毛文龙不知道朱寅想什么,却看出了朱寅的那种和年纪极不相称的寂寞、幽远、空茫。

  他骑在马上,清稚的背影在风雪如同一座雕塑,一块石碑。

  无边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他黑色的狐裘,可是他却岿然不动。

  这一幕似乎定格在天地之间,遗世独立。

  毛文龙心中一颤,再也没有丝毫犹豫的滚下马背,扔掉马鞭,单膝跪下说道:

  “毛文龙愿跟随朱郎,效力鞍前马后,绵尽微薄!文龙愿奉朱郎为恩主,此生不渝…”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绝无可能科举入仕。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只有马上建功立业,这也是他的志向所在。

  可是在国朝,必须要有文官的扶持,武将才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没有文官恩主的抬举,他什么也做不了。

  贵人到了,就一定要抓住!

  朱寅看着伏在雪中的毛文龙,心中一笑,赶紧跳下马背,扶起他说道:

  “振南兄何须如此!我们也算有缘,只是兄弟相称,哪有什么恩主…”

  毛文龙拱手道:“虽是兄弟相称,但文龙决意拜稚虎兄为恩主。文龙粗鄙无能,一事无成,只有一腔热忱,终身追随。”

  “主公在上,请受文龙一拜!”

  “不敢欺瞒主公,文龙其实家中债台高筑,只是个富豪的空架子。早在当年倭寇攻打杭州时,遭到倭寇抢劫,家业就嚎啕一空了。昨日来见主公,本是为了打秋风,惭愧,惭愧…”

  朱寅不得不佩服毛文龙,这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啊。

  “既如此,我若是再拒绝那就是轻视振南了。”朱寅当然不会拒绝这个人才。

  他需要徐渭这种人才,需要熊廷弼这种人才,也需要毛文龙这种人才。

  “谢主公!”毛文龙大喜。

  他很清楚,这位小主公的潜力有多大。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朱寅还是个很重情义的人。

  这种贵人,简直就是可遇不可求!

  两人都是十多岁的少年,却像模像样的上演一出认主、收纳的戏码。

  然而看上去,却又不令人感到可笑。

  朱寅扬鞭道:“走!咱们去射猎!振南,今日就见识见识你的射术!”

  “主公之前,文龙安敢藏拙!”毛文龙好像有了依靠,整个人意气风发,“今日就为主公射一只锦鸡,献以雉羽!”

  按照古礼,士见贵人或恩主常献以雉羽。因为雉会“自杀殉节殉义”,象征守节死义。

  这就是毛文龙的表态了。

  朱寅哈哈笑道:“振南这是重译献雉啊!好,今日等你射雉与我!就借这个彩头!”

  毛文龙虽然不到十四岁,可自小爱武,骑射已经颇为可观,对自己也很自信。

  他朗然笑道:“今日不献雉于前,文龙绝不回马!”

  众人鲜衣怒马的簇拥着朱寅,沿着溧水之阳的树林驰骋。朱寅马上的猎鹰忽然冲天而起,马前的小黑犹如一支黑箭。

  鹰犬齐出。

  数十骑冒着风雪,转过一出山岗,忽然几只锦雉翩翩飞起,色彩斑斓的十分漂亮。

  这几只惊飞的雉鸟,眼看就要鸿飞冥冥。

  毛文龙眼疾手快,早就弯弓搭箭,“嗖”的一声,一支羽箭就射了出去。

  七八丈外的一只锦雉哀鸣一声,一头从空中跌落,却是被毛文龙一箭贯穿。

  竟是射的又快又准。

  就是神射手兰察也不禁点头。这个汉儿少年箭术很好,不比自己差了,只是力气远不如自己。

  “哈哈!”朱寅声音清稚的大笑,“好好好!振南好箭!”

  毛文龙纵马而出,跳下马背,捡起插着羽箭的锦鸡,双手捧着猎物,走到朱寅马前,高举过头的说道:

  “文龙献雉,聊表寸心!”

  朱寅很高兴的接过凤凰般的锦雉,笑道:

  “振南有心了。此雉之翎羽我会一直保留,铭记今日之谊,两不相负!”

  “走!随我回家过年!”

  毛文龙听到“两不相负”四字,更是神采飞扬。

  成了!

  他也大声说道:“好,随主公回家过年!”

  PS:今天勉强更新四千多字,怕大家忘了我。接下来几天还要去医院,更新仍不稳定,我尽量更。至于我的身体,问题不算严重,大家不要担心。蟹蟹,晚安。为大家祈福…蟹蟹大家关心我,很暖心…愿你们一切都好。

第191章 你敢拦我?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日,鞭炮声炒豆般此起彼伏,硝烟味都都带着喜庆。乡中各地锣鼓喧天,孩童们呼号奔跑,肆无忌惮的嬉戏笑闹。

  “驱耗鬼了!驱耗鬼了!”

  “贫神滚开福神来!”

  村中无论贫富,家家门前摆放着乌盆,里面熊熊烧起松木柴火,燃起了爆竹,驱赶耗鬼远离家门。

  早在数日前,亲戚邻居之间就互相送年食,这就是“餽送礼”。

  此乃千百年的古老风俗了。

  除夕宴的炊烟处处升起,伴随着祭祖燃烧纸钱的烟灰,如云似雾。村坊邻舍之间,满满都是人间烟火气。

  家家户户的门上,左边贴着神荼,右边贴着郁垒,两位门神联合把守,驱邪卫宅。

  等到祭祀完列祖列宗,晚上全家一起喝点小酒,微醺间欢欢喜喜的守岁,这一年就过去了。

  北里的朱家宅院,因为家大业大,过年气氛就更是隆重。

  当然不单是朱家,其他富贵人家更是肃穆重大。

  满院子的奴婢们都在忙着贴对联、贴门神、挂灯笼、糊窗花,个个喜气洋洋。

  就是马厩、牛圈中的牲口,也都被洗刷了一遍,额头点了朱砂。

  小娘子说了,来了朱家就是自己人。等到忙完了手里的活计,还能美美洗个过年浴,换上赏赐的新衣,参加除夕夜宴。

  到了晚上,更是还有赏钱作压岁呢。

  这么体恤下人的主子,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宁采薇带着靳云娘等人,忙着安排除夕的事情,祭祀、夜宴、守岁都要顾及到。如此年幼就像个当家娘子,在外人看来也真是难为了她。

  然而,偏偏她安排的井井有条,数百人分派的妥妥当当。

  观音童宁清尘,则是穿的毛团子一般,裹得胖嘟嘟的带着小黑,捧着一个小手炉,去宅中各处观看奴婢们忙碌。

  她冒着飘洒的雪花,蹒跚的走过一个个地方,不时奶声奶气的说道:

  “那窗花贴的有点歪鸭!”

  “嗳,站凳子挂灯笼的姐姐,小心摔了!”

  “这一处的雪又积厚了,来个人扫一扫鸭!”

  “好香鸭,厨房里在蒸什么?”

  “嘻,这么多的柴,都是烧洗澡水的吗?烧火的丫鬟真是福气,一点也不冷。”

  忙碌的奴婢们看到粉团子般的观音童,都是束手而立,停下手中的活儿笑着称呼“二娘子”。

  别看二娘子小,可古灵精怪、天生聪慧是出了名的,府中上下五百口人,谁敢小瞧了她?

  宁清尘扬扬小手,“不用管我,你们忙你们的鸭!”

  高兴的时候还从兜里掏出几颗奶糖,“来,吃糖!”

  小黑懒洋洋的跟在观音童身后,忽然嗅着狗鼻子,看着厨房的方向。

  “小黑你看什么?馋了?”宁清尘笑道,伸出小手摸摸茂密光滑的狗毛,“今天你可要放开肚皮吃了。”

  说完也摸摸自己的肚子。

  她这几天总是抓着小黑,走哪里都想带着小黑。理由是,小黑毛茸茸的一身狗毛,看着有种温暖的感觉,像个毛茸玩具。

  小黑摇摇狗头,又看向水池边的一间屋子。

  它闻得出来,主人就在那间屋子里。

  那里是祠堂。

  “小老虎在那里。”宁清尘迈开小腿,“走,去看看小老虎。”

  朱寅将水池之北的一间厅堂,临时改为祠堂。

  因为祠堂之南必须有水,代表家运福运,这间厅堂也是宅中唯一可作临时祠堂的地方。

  临时祠堂之内,就有十几人进进出出的忙碌。他们是朱家专门负责礼仪的礼仪组。

  此时,礼仪组的家政员(奴婢)们依次捧着祭器、祭品等物,穿着肃穆的深衣,摆好了朱家的祖灵神龛,设好了香炉、祭器、祭品。

  虽说明天元旦才是正式的祭祀大礼,但其实除夕就开始了。

  因为朱寅是举人,属于士,所以最重要的祭器是三只鼎。除了三鼎之外,还有爵、尊,以及代替簋、笾、铏、俎、篚的瓷碗和瓷盘。

首节 上一节 306/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