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434节
有了这个五品官职,总算能对唐蓉有个交代了。自己并非骗婚之人,而是统带三千兵马的海防游击将军!
话说曹文诏和毛文龙,一个是羽林左卫千户,一个是金吾右卫千户,听起来很是拉风,其实都是定品级、领俸禄的虚职,并非要去两卫上任。
被玩坏了的不仅仅是锦衣卫,整个直属皇帝的上直二十六卫,其实都被玩坏了,成为恩荫官员子弟、安插虚职的机构,充斥着大量只领俸禄不在岗位的武官。
这使得上直二十六卫的军职大多成为虚衔。国初拥有二十多万精兵的上直亲军,如今在籍的军人只剩下十几万人,而且战力稀松,多是治安警戒、守门守库、充任仪仗,打不了硬仗。
至于秦良玉的封赏,也并不令人意外:
“…转秦良玉之夫马千乘为轻车都尉,加金吾左卫指挥使衔,封秦良玉为三品淑人诰命,赏赐白银五百两,宫样头面一副,八分珍珠一对!”
朱寅虽然早就知道,心中仍然不爽。
他是推荐秦良玉正式出任军职,为天下巾帼表率。结果被否了。
秦良玉是白杆军的将领,军功也很大,却只是加封三品淑人!
等到明末没办法了,才给秦良玉封侯授职。
…
名字念了一个又一个,念完诰命念敕命,足足念了五十多个人的名字,最小的也是百户、把总。
朱寅老神在在的听着,似乎事不关己,心中却暗骂皇帝、首辅、大司马。
这几十个人当然都是他按照军功举荐的人。他是钦差总督嘛,没有他的军功奏疏,兵部就不会叙功铨选,你功劳再大也捞不到封赏。
可其实朱寅一口气举荐了两百多个人,可是内阁和兵部认为这么多的功臣难以安置,砍了大半的名字,只封了几十个。其他没封授的人先在兵部记功,暂时只发赏银。
这当然是皇帝、首辅王锡爵、大司马石星的意思。
朱寅本来就存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心思,可只能封授五十多个武官,仍然让他很不高兴。
特么的,一半都没有!
怎么?将士们出生入死,不少猛士都是可歌可泣,他们把脑袋别在腰带上搏命,却连第一转的勋官武骑尉都捞不到,活该当一辈子大头兵?
就这还是沈一贯和田义等人的争取,否则连五十多个官位都不会给。
然而朱寅的高明之处是,熊廷弼等人连升几级,都是有实打实的战功支撑,谁也说不出什么,看上去就是公正举荐,朝臣们也不认为熊廷弼等人是他的党羽。
罗万化念完之后,鸿胪寺的赞礼官立刻唱喝道:“出列——谢恩!”
朱寅和戚继光立刻出列,率领被念到封赏名字的武将一起出列下拜叩首,齐声高呼道:
“臣谢皇帝陛下圣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赞礼官拖长音调道:“起——!”
李如柏、熊廷弼等人起身,先是对朱寅和戚继光行礼。朱寅和戚继光也一起回礼。
然后他们各自领取诰命、封赏之物,依次退下。
身为西北平叛主帅的朱寅,再次成为众人焦点。
封赏完毕,气氛烘托到了极点,接下来就是宴会了。
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了。
群臣按照品级秩序,各就各位,都是心生期待。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宫中宴会,此时都有些迫不及待。因为皇帝小气,很少举办宫宴,就是朝中重臣,也很久没有参加宫宴了。
两位皇子坐在最上首的主座,其次就是内阁大臣和司礼监内相。
而朱寅、戚继光等人,则是坐在客座首位,其次就是一群功臣。
宫中大宴,当然是分餐制。但除了少数人单独一席,其他人都是两人一席。
但见殿内悬着九十九盏掐丝珐琅宫灯,将大殿映得亮如白昼。青砖墁地上铺满西域狮纹绒毯,东西两廊设百余张紫檀云纹长案,按品级排列,文东武西,案上皆覆着红色妆花缎桌围。
餐具都已经摆好,三品以上官员用赤金酒器,五品以上用鎏银器。
“奏乐——!”鸿胪寺赞礼官喝道。
“咚咚咚——”殿下的钟鼓隆隆敲响,三十六名锦衣卫力士分立殿门两侧,甲胄在夕阳映照中泛着冷光。
武英殿前的丹墀上,青铜蟠龙鼎燃起沉水香,青烟缭绕。
重檐庑殿顶垂下的鎏金铜铃轻响,檐角蹲兽折射出琥珀色光芒。
教坊司女乐执龙笛、凤箫列队而入,缓缓顿时奏起《平定四方》曲。廊下的编钟等宫廷乐器,也黄钟大吕的奏响,典雅堂皇。
整个大殿顿时充满了庄重典雅的吉祥气象。就是外藩使臣们,也肃然而坐。
三十六名舞姬踏着鼓点在殿下翩翩起舞。她们头戴高高的狄髻,身着月华裙配织金马面,臂间披帛宛若流云,犹如云中仙子。
很多没见过世面的人,眼睛都看直了。
“进膳——“鸿胪寺赞礼官长声喝唱,两队宫人抬着四架朱漆食盒鱼贯而入,揭开盒盖时,热气蒸腾出缕缕异香。
一道道的佳肴,也被送上筵席。
掌管宴会的光禄寺官员展开菜单,依次念着菜名。每念一个菜名,就呈上一道菜。
首道大菜是“龙肝凤髓“。听起来霸气,其实是驼峰炙与天鹅脯拼成的龙凤呈祥式样,盛在錾花银鎏的金葵盘中。
次道菜品是“麒麟献瑞”,乃是用鹿筋、熊掌、猩唇烩制的八珍羹,用的是青花海水龙纹盖碗。
其他先别说,单说这两道大菜,都是平时皇帝一家人吃的,金贵的了不得。皇帝本应出席庆功宴,皇帝虽然不来,菜品等级却是不能降低。
再就是其他菜品了。
但见掐丝珐琅的八宝攒盒里,盛着樱桃肉煨鹌鹑、糟鹅掌鸭信、螃蟹酿橙等十八道珍馐。
至于酒水,除了常用的宫廷御酒,还有西域蒲萄酒,还有暹罗国进献的椰花酿,蒙古马奶酒。
殿内顿时馥郁满堂。
毫无疑问,宫里的御厨和酿酒师,绝对是天下最好的。很多菜品和御酒,外面用同样的食材和配方也做不出来,只有宫里有。
即便是公侯豪门出身的大臣,对宫宴也有兴趣。就说朱寅,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了,可很多菜品连他都没见过。
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门的武将,此时都是食指大动。
十八道菜,肯定是吃不完的。怎么办?可以打包。
没错,参加宫宴的官员,可将吃不完的酒菜带回去,给家人分享,意思是共沐君恩,让官员家属也感到皇恩浩荡。
所以,主管酒宴的光禄寺,还很贴心的准备了很多食盒,参加酒宴的官员可以自己领取食盒,带自己席位上的酒菜回家。
朱寅也要了一个食盒,准备带些没吃过的菜品给宁家姐妹分享。
等到菜品上齐,光禄寺官员高唱:
“进——爵——“
百官齐举酒盏,亮晶晶的酒杯交相辉映,场面十分宏大。
礼官再唱:“谢恩——”
数百人一起手持酒觞,站起来面北而立,对着空荡荡的金台御座敬酒道:
“谢皇帝陛下赐宴!”
然后挥袖挡住脸,一饮而尽。
与此同时,乐舞转为《平定天下之舞》。殿廊下又换了一群舞伎,头戴金丝狄髻,身着织金马面裙,手持描金彩漆盾牌与木剑,作破阵之势,随着铙钹急响。
接着,礼官又唱道:“再——进——爵!”
宫人们立刻斟满酒,群臣再次举杯。
礼官道:“敬西北大捷之功臣!”
众人一起转身,在阁老的率领下,对着最中间的朱寅、戚继光等功臣,共举酒觞。
朱寅和戚继光也赶紧率先站起,举起酒杯。几十个功臣也跟着两人举杯。
群臣双手持杯道:“王师凯旋,将士辛苦!请!”
朱寅也双手持杯,大声道:
“我等不敢居功!赖陛下洪福齐天,臣工勤于王事,将士效死用命,方能剪灭叛逆,平定西北!惟愿皇明盛世太平,陛下千秋万岁,共饮此杯!”
众人眼见朱寅翩翩美少年,如云出岫,气度从容,只觉得风清月朗、见之忘俗。
朱稚虎,真有古名臣之风也!
“惟愿皇明盛世太平,陛下千秋万岁!”群臣也一饮而尽。
礼官唱道:“礼毕!”
直到此时,众人才比较随意的吃菜喝酒,酒席上顿时觥筹交错,其乐融融,相互祝酒。
“殿下,微臣敬殿下!”
“殿下年幼,还请抿一口,臣一口干!”
“侍生敬田公!”
两位皇子并非代表皇帝,皇帝皇后也不到场,众人也没有拘束,气氛反而更加轻松。
“好酒!好酒!”
“不愧是宫宴啊!”
没吃过的人啧啧称奇。吃过的人更是盯着歌舞。
朱常洛主动手持酒杯,站起来对朱寅道:“学生常洛,谨以此杯敬先生!惟愿先生长乐康宁!”
朱寅也笑着持杯道:“臣也敬殿下吉祥如意,心想事成!殿下还小,不宜多饮。”
“是!”朱常洛很听话的领命,随即浅浅抿了一口,果然放下酒杯,开始吃菜。
这些菜真是太好吃了,他很少能吃到。
今日一定要带些回景阳宫,给母妃尝尝,让母妃高兴高兴。
朱寅又给沈一贯、田义等人敬酒,自然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众人都很高兴,但也有例外。
比如,朝鲜使臣。
朝鲜使臣安东瀚心不在焉的喝酒,愁眉不展,长吁短叹。
大明在开庆功宴,可是我国却八道尽失,王驾北狩,几有倾覆之危啊。大明虽然同意派遣大军入朝,可不知道何时才能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