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8节

  这几人出身贫寒,再加上这几日自己用现代思想帮他们疏通思想,他们亲自和民众对话沟通,感悟,开始真正理解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开始有了成为政委的潜质。

  自己政委班子尽管才四人,但四人可以教导十个人,十个人可以教导四十人,而后数百数千,数万人,当数万人有着这思想,那自己的军队,自己的一切都将知道爱民,为百姓而战。

  “陈良镇,南洛镇,左营乡,玉皇庙镇,四镇有私塾,有学生,你们每人去一镇子,选择或培养热爱学习之人,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为什么而战,每人至少培养十余人!”

  “你们将会是吾的核心班底。”魏昶君看着四人。

  “诺!“徐白海,南道嬴,保庵录,楚意纷纷行礼,这次的礼仪郑重,他们每个人脸上第一次带着决绝的神情,不再是之前轻松游览江山,而是每个人意识到了历史的沉重,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四人骑马分四路而行,道路疾驰,马蹄奔腾。

  张岱是唯一没有去的,他在魏昶君身后,眼神怪异,连张岱自己都感到茫然。

  “魏兄到底要做什么。”张岱迷茫。

  张岱第一次接触这种思想,他以前从未见过。

  从未见过原来读书人要去田埂找到圣贤之语的根本,张岱想反驳,但发现无法反驳,因为那些百姓的眼神让他也感到心疼。

  “先生似乎觉得违背朝廷律法?”魏昶君没回头,而是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田野。

  “是。”张岱点头。

  “吾可以被律法砍头,但吾不能看着百姓连续数代人活如地狱啊。”魏昶君朝前走,只留下一个背影。

  张岱发呆许久,他第一次收敛了游戏人间的心态,而是莫名感到一股沉重。

  他开始意识到了,那些百姓到底活的多艰难。

第68章 穿越一年了成果如下

  给现代的回信。

  魏昶君在《大明事感录》回信:「敬君容禀,兹事已启,思想建军格外重要,吾培徐白海,南道嬴,楚意,保庵录四人为最初政委班底,他们将以接近田野,了解百姓,加现代思想培养,陆续展开培养,打造一批政委班子,如此才可流寇,军阀,有着本质不同」

  「思想建军已开始,如今九月初旬,灾多甚危,吾之后进县衙,更要庇护县内百姓」

  「乡堡建设完毕,高一丈,双阙门」

  「.......」

  魏昶君将一切汇报后,放好该书,而后他开始在骑马随同洛水老道一同视察村子土豆生产。

  洛水老道昔日前往青州到处挖人和寻找鸟铳火炮制造材料,如今满载而归,拉着三大车铁料,还有火炮营废弃的鸟铳残料堆积在道观。

  “土豆还有半月可破土,也必须破土,十月前必须收完。”魏昶君颇为严肃。

  “十月莫非要有巨变?”洛水老道也凝重起来了,他见到魏昶君太多神明难测的手段了,知晓其实力之强。

  “蒙古会裂开一道口子,从此长城断防,后金虎视眈眈入关,他们也遭遇恶寒,物资奇缺,对于这些野骑之人,他们碰到了贫瘠,便开始掠夺中原。”魏昶君指着蒙古方向。

  “这!”

  洛水老道整个人不再是云淡风气仙气飘飘。

  他知道鞑子一旦北下,肆虐开来到底多可怕。

  那比流寇可怕多了。

  鞑子擅野战,掠夺癫狂,疯狂鏖战,就大明这种腐朽军户根本无法抗衡,烧杀抢掠,难以想象。

  “我派人督促,十月前必须收成!”洛水老道开口。

  如今田野土豆还需等一个月才适合采摘,现在土豆小,但没办法了,为了防止鞑子和之后的流寇肆虐,只能提前采摘。

  “来,种植新作物。”魏昶君回家,他取出堂屋的袋子,取出一个一个拳头大的红薯,他甚是珍贵的看着。

  红薯袋子外面还包裹了一层棉花袋子,生怕该红薯被一路上颠坏。

  “此乃红薯,红薯梗可吃,红薯叶可吃,红薯更是可吃可储存,红薯可制宽粉条,可制红薯干,和土豆相辅相成,甚至更胜,因为味甜。”

  “此在四十多年前在福建种植开来,为一商人在吕宋国取得。”魏昶君捧着红薯,神圣虔诚。

  洛水老道已经疯狂了。

  对于他而言,这辈子钱财什么没什么重要,杀地主也没甚重要,他只想改变这个世界,像是姚广孝一样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拿着红薯,激动万分:“若此物真如此,崇祯四年便可起兵。”洛水兴奋状若癫狂。

  “先在吾院和道观种植,派人盯看,该红薯产量高,一波种子足已一个镇使用,而后扩散开来,每家每户院子前后,山后,皆可种植。”

  魏昶君提着锄头,洛水拿着铁锨平土,魏昶琅帮忙浇水,魏染瑕则是施肥,母亲程氏在做饭。

  洛水在平土后看着这一幕。

  他忽然感觉,或许一旦能缔造一个新的朝代,自己将会胜过姚广孝!

  姚广孝不过扶持朱棣缔造了永乐年间,但永乐年间的军户制度已经腐朽,各处利益集团更是败落,疯狂兼并贪污,甚裂。

  但里正不一样,至始至终,从最初灭掉虞家开始,里正从未展现过享受,或者多要其他人东西。

  一切东西先分给百姓,他最后要。

  这种人要缔造的朝代,永乐年间怎么比?

  种植好了土豆,魏昶君再次骑马,去南洛镇接了工匠,带到了南洛真龙观。

  这是之前在莒州城书生购买的铁匠,白发铁匠叫刘方,西南人,曾参加孔有德红夷大炮制作。

  孔有德是谁,昔日背叛大明投靠后金,以至于后金在火炮方面威力大增,更快加快南下入侵,实力恐怖。

  可以说孔有德掌握大明朝火炮核心技术和火炮储备。

  “老朽儿不才,虽目前材料不足无法制作红夷大炮,但足已制作鸟铳,百米之内,三枪必中。”刘方兴高采烈的检查洛水老道从青州带回来的废料。

  大部分鸟铳融化之后再次熬炼,可直接成型。

  还有莒州购买的火药等物资都堆积在道观。

  洛水老道还从各镇子流民筛选了铁匠给刘方当助手,道观如今也是火器坊,十几名铁匠开始敲敲打打,轰鸣不断,鸟铳初期制作在这里开始。

  “里正,我在青州培养了人,他定期和青州兵部购置废弃火器,还有一些腐旧的红夷大炮也在购置。”

  “我还开始高价挖人才。”洛水老道一一说着青州之行。

  “太慢了。”魏昶君摇着头。

  崇祯二年后天下愈发混乱,好铁匠到处颠沛流离或者被杀害。

  “开始掠夺劫持吧,将好铁匠一家人劫过来,注意不可伤害。”

  “当大明彻底混乱起来,鞑子和流寇肆虐时,这些铁匠就会知道,吾此地方才为桃源。”魏昶君下了狠手。

  欲做大事,必当忍受各种骂名和指责,就让历史和后人去评价自己吧。

  “诺!”洛水老道欣喜,他早就有了狠心。

  绑铁匠可比雇佣铁匠好多了,大多数铁匠瞧不上偏僻小县。

  南洛真龙观前,魏昶君负立。

  陈良镇有乡堡,靠官道,夜不收阳队驻扎于此,该地主要负责防御,巡山轻骑驻扎于此。

  玉皇庙镇为养猪地,马场,校场,红袍卫军驻扎于此,该镇赤地袤。

  左营乡多产粮,和各种新型粮食,种子实验区,该镇依山,土地肥沃广袤。

  南洛镇为作坊镇,之后各种作坊开在此镇,旁山为南洛济世匪骑老窝。

  南洛真龙观为火器营,仓房堆积,战备物资储放地,政委班子办公以后也在要此地。

  自崇祯元年十月到如今崇祯二年九月初旬,马上一年了,起家之地终于有了样子,生机勃勃,各地发展。

  这不是流寇的路,看似发展缓慢,实际上每一步稳扎稳打,厚实坚硬。

  “一年了啊。”

  魏昶君幽幽低语。

  彼时现代西安历史研究所也在感慨:“穿越者历经数死,终于一年内完成了迈向更强的布局。”

第69章 入县

  西安历史研究所-穿越者成长资料,明史团队参与编撰。

  「崇祯元年青州蒙阴县民魏昶君为现代穿越者,有一弟一妹一母,父亡驿丞制度,长于落石村,家为小民,预测阳日,灭虞家,杀匪患,御流寇,而后闻名为数镇里长,遂建军,养匪,灭虞家第四子,建乡堡,进莒赶考,得以榜甲首,杀学正,率众归,有赵蓐之徒欲让贤县丞之位,其一年经历,跌宕起伏,终为乱世布下局面」

  「一年小记——顾成率笔」

  顾成教授神情恍惚,他们参与该国家发起的穿越者后盾工程,在这一年之内东走南奔,疾驰相告,游走蒙阴各地考古,县志翻找,感叹一年不易。

  而彼时另一支思想古代建军政委小组正在整合数据,他们之前发给了穿越者一批政委培养资料。

  而现在继续发着资料。

  “关于古代思想建军资料来源于马克小组思想团队,经过对古代民生,思想,封建意识等多种资料整合,通过对明末文人群体思想状态概括,我们制定该政委培养方案。”

  “感受民生,领悟圣贤之道,真正培养政委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抗争精神,如此才有成为政委的基础。”

  政委小组代表来自官方,颇为肃然,这些来自于核心政治部人才。

  “鸟铳制造和改良目前在西安023军工厂进行实验,以古代材料和现代铁匠进行模拟,得到一个鸟铳最佳改良方案,争取将鸟铳射距和发射速度达到质变提高。”

  “蒸汽机古代版在华北军工厂正在进行第一轮构建,预估在二年后可以让穿越者以全面技术手搓蒸汽机。”

  一个个小组进行汇报,秘书小组将整理整合,开始有条不紊给穿越者回信。

  「思想建军第二步」

  「鸟铳改良方案所需材料和规划」

  「关于和鞑子野骑对抗训练告要」

  「初步在军队进行思想培养告要」

  资料详细。

  来自现代大国的新一波资料开始发送。

  ——当历史开始逆流时,西安却是另一番光景。

  民国,清朝,南明,明末。

  崇祯二年的西安城墙底下到处堆满流民,哀鸿遍野,大部分人用扁担挑着儿女抵押牙市,进行贩卖,愁苦和茫然混迹遍地。

首节 上一节 38/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