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62节

  车轱辘碾出深坑,溅起泥浆泼了李二牛满身。

  他护住萝卜筐,蔫菜叶糊了泥。

  马车走远,魏昶君尾随至醉仙楼。

  雅间窗缝飘出烧鸡混花雕的香气。

  “钱爷您尝尝,正宗固城湖蟹。”

  赵德全谄笑。

  “红袍新政重商恤民,往后还要仰仗您哪。”

  钱掌柜压低声。

  “动静小些,里长最恨官商勾连,还有人高高在上,和百姓们不一样。”

  “低调些,和光同尘不是坏事。”

  “怕啥?”

  赵德全咕咚灌酒。

  “咱明面吃糠咽菜,关起门来......嘿嘿。”

  魏昶君瞥见伙计端出满桌剩菜。

  半只烧鸡、蟹壳堆成山、蹄髈啃剩骨,全倒进泔水桶。

  他低头记下,这才转身回去寻到李二牛,巷尾破檐下,李二牛哆嗦着掏出卖菜钱,十七文铜板。

  “二斤霉麦......”

  他递钱给粮铺伙计。

  伙计掂量铜板,苦笑着。

  “霉麦涨了,三文一斤。”

  李二牛急眼。

  “前日还两文!”

  “咱也没办法。”

  伙计无奈指街对面醉仙楼。

  “钱老爷宴客包场,粮价不涨,我们也做不成生意了。”

  魏昶君上前摸出三十文。

  “买十斤。”

  李二牛拽他衣袖。

  “使不得,这霉麦吃了拉稀......”

  “总比饿死强。”

  魏昶君把粮袋塞他怀里。

  回村路上,铁蛋盯着魏昶君,怀里油纸包。

  “大人,这是肉,香吗?”

  纸包里兜着醉仙楼倒掉的鸡骨架,还粘着点肉渣,孩子捧的小心翼翼,他悄悄去捡的。

  “给弟弟熬汤。”

  魏昶君摸摸他脑袋,觉得有些心酸。

  铁蛋忽指向乱葬岗。

  “狗剩哥,昨儿埋那儿了。”

  魏昶君僵住。

  “刘寡妇家的娃?”

  “嗯。”

  铁蛋低头踢石子。

  他忽然抬头。

  “大人,红袍军不是说......百姓最大吗?”

第570章 生机勃勃的民间最初

  暮色沉沉。

  魏昶君站在李家破屋前,看王氏刮下鸡骨渣熬汤。

  三岁病娃啜着汤,小脸映着灶火。

  周愈才咬牙递上暗簿。

  “查清了,钱掌柜本月宴请官吏七场,耗银五十两,等同李家村百户半年口粮。”

  魏昶君蘸炭灰在簿上写。

  “醉仙楼倒馊食,日弃肉十斤,西市粮铺抬价,霉麦三文......”

  他合簿望向京城方向,眼中寒光如刀。

  “百姓最大?还要好好看看。”

  第二天魏昶君没去上工了,而是踩着黄土坡,汗浸透靛蓝粗布衫。

  周愈才举着罗盘测日影。

  “里长,巳时三刻日头直射坡顶,未时仍不偏斜,此地日照比京师多一个时辰。”

  “光线倒是也不错,可是咱看这个干什么?”

  魏昶君没第一时间回答,而是蹲身抓把红土,指尖捻开。

  “干而不燥,黏中带沙。”

  他走向沟渠,掬水浇土,水渍瞬渗,地表不积水。

  “透水性佳,种瓜果不烂根。”

  “此地,不错......”

  是的,他打算带着此地找些生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不过他还需要验证是否满足条件。

  李二牛家篱笆外,野杏树压弯枝。

  魏昶君摘颗半青杏,指甲掐开果肉。

  “汁丰肉厚,酸味浓,正宜制脯!”

  村里的老农蹲田埂抽旱烟,魏昶君伸手递过杏子。

  “老哥,这杏可能晒干?”

  老农嗤笑。

  “晒干,五月落果喂猪都嫌酸。”

  “若裹蜜糖呢?”

  “糖?”

  老农瞪眼。

  “一斤糖二十文,抵半石麦,谁糟践得起?”

  魏昶君倒也没多说什么,笑了笑,将东西带了回去。

  油灯下,魏昶君铺开麻纸演算。

  “野杏,后山三千株,落果日三百斤,白捡。”

  “麦芽糖,百斤四钱银,裹百斤杏脯耗糖二十斤,本钱八文。”

  “市价,普通杏脯十五文,蜜渍脯二十五文。”

  他眼眸在这一刻逐渐明亮。

  “净利十七文一斤!”

  周愈才倒吸凉气。

  “若日晒百斤......月入五十两银?”

  “不止。”

  魏昶君眼透精光。

  “晒干缩重,三斤鲜杏出一斤脯,后山落果日三百斤,可出百斤脯。”

  他戳向窗外晒场。

  “日照足免烘烤,省炭火费,此乃天赐富路。”

  不过这次只是实验,如果有效果,光靠这些野生树木也不行,要做成品牌,就像南洛土豆一般,则非得大量栽种果树。

  次日晨,魏昶君召集村民,野杏堆成小山。

  “乡亲们,信我者,取刀剖杏。”

  他挽袖示范。

  “去核留肉,糖渍曝晒,卖脯的钱,七成归己。”

  李二牛颤手抓刀,神色犹豫。

  去做工还能有些粮食,若是不做工,只怕......“魏文书,若亏了......”

  “亏了算我的。”

  魏昶君摸出钱袋拍在石碾上。

首节 上一节 462/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