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203节
“草签也可以吧?”咽了口口水,文旅局副局长小心翼翼地建议:“就算是15%的留存率——看芸芷的意思,这个等级的合同应该不会太难谈——先草签下来,拿到建行和工行的钱,对后续资金的争取,应该很有帮助……”
石光明默默抽烟,一个字都没有接口。
传个话都传不好,这傻屌,怪不得都混到文旅局了,还只能混个副局长……李副县长也默默地点燃了第二支烟。
要是其他县都谈下30%,唯独我们从江县谈了个15%……别说什么草签,就是正式签约又如此?还会有任何银行,任何政策扶持资金考虑从江县吗?
甚至都用不着这么极端,就现在参与的七家区县,如果有四家是30%,其他三家是15%,这“其他三家”,真的还会有活路吗?
现在最应该打听的,是什么情况才能确保30%……15%这玩意儿,别说当众张嘴了……
想都不应该去想!
想也有罪!
————————
榕江县县委书记连自助餐厅的方向都没瞟一眼。
径直走向停车场电梯,周建军对秘书吩咐:“小李,通知其他人自行用餐。”
司机默不作声地跟在身后。
坐进服役时间已经快十二个年头的奥迪A6,周建军拨通了某位老领导的电话。
电话那头,没等寒暄完毕,老领导就打断道:“座谈会的情况我都知道了。九点,到我家来。”
挂断电话,县委书记对司机说:“直接去贵阳。”
抵达贵阳,周建军一行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先就近在老领导大院附近,找了家宾馆安顿下来。
入住后,周建军立刻投入工作。
从下午两点到四点,周建军连续打了十几通电话,烟灰缸里很快就堆满了烟头。
秘书小李端着茶壶进来添水,俯身的时候,目光难以避免地扫过了周书记摊开的笔记本——
纸页上半部分密密麻麻写满了力透纸背的笔记:“张赴家乡”、“张赴校友圈”、“两张关系”、“芸芷股权”,“上海工商”……好些个关键词都被钢笔重重划了三四道线,有些地方甚至划破了纸张。
到了下半页,字迹突然变得潦草起来,“配套资金缺口”、“税收返还比例”、“土地指标”……这些内容项像是被匆忙补记,歪歪斜斜挤在页脚,其中“银行授信”四个字甚至还被茶水洇湿了边角。
傍晚五点半,暮色逐渐开始浸染贵阳的街巷。
第三次续满茶杯时,小李终于壮着胆子开口:“书记,您中午就没吃,要不先垫垫肚子?”
周书记想了想,轻轻地点点头,随秘书离开宾馆。
三人步行了五六百米,转过两个路口,终于看到了一块招牌:“松桃家常菜”。
刚才还在嘀咕的司机顿时肃然起敬:周书记正是松桃人。
事实上,司机更应该佩服的还在后头。
在这家中档餐馆,刚刚翻开菜单,县委书记就不由感叹:“芸芷味觉这影响力,真是迎风就长,日见日盛啊。”
菜单上,第一页的招牌菜推荐,赫然印着四个大字:五种蔬菜。
厨师复制的水平在线,芸芷出品自然也就完全撑起了招牌菜的名头,就着这盘“五种蔬菜”,周建军连扒了两碗米饭,热食下肚,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了些。
8点30分,老款奥迪缓缓停在一处幽静的院落前。
周建军整了整领带,对司机嘱咐道:“在附近休息一会吧。”随即带着秘书走进院门。
这是一栋两层的新中式合院,灰瓦白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重。宽敞的客厅里错落摆放着几组沙发,十几位访客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老领导的夫人正在招呼客人,见周建军进来,微笑着点头致意。周建军恭敬地问候时,身后的李秘书已经机灵地接过茶具,熟练地泡起茶来。
9点10分,门外传来汽车引擎声。老领导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进客厅,身上带着若有若无的酒香。他环视一周,向众人颔首致意,便径直上了二楼书房。
不多时,老领导的秘书悄然出现在客厅,轻声与其中几位客人交谈。很快,两位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被引进了书房。约莫一刻钟后,他们告辞离开,接着又有一批人被请了上去。
随着时间流逝,客厅里的人渐渐少了。周建军捧着茶杯,神色从容——这样的安排反而让他心里有了数。
当秘书第四次出现时,终于轮到了周建军。推开书房门,老领导半倚在黄花梨躺椅上,闭目养神。听到动静,他缓缓睁开眼,眉宇间透着几分倦意。
周建军踏进书房,老领导便撑着扶手起身,缓步踱到红木书桌后坐下。
端起紫砂壶给自己斟了杯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镜片后的目光:“芸芷的情况,一个月前,我就已经有过一些了解了……”
茶杯落在桌面发出轻响,“一百多人的考察团,横跨三个省,跑了一百多个县区。”老领导摘下眼镜擦了擦,“光差旅费就差不多小两千万,想不注意都难。”
“省里当时就讨论过,是不是应该适当地做点工作……不过芸芷起来的太快,社会关系简单,决策链条短,等我们反应过来,人家连第三轮商务都找上门来了。”
“这说明咱们贵州有福气,黔东南有福气。”周建军笑着捧场。
“最好是榕江的福气对吧?”老领导轻哼一声,“你过来的事情,下午的时候,发改委已经开过会了……”
“第一,”老领导缓缓掰开指头:“绿色农业经济,符合中央乡村振兴、碳中和政策,这方面,省里今年的报告缺口不小;第二,种玉米、养猪,贵州栽的跟头够多了,芸芷利润反哺,企业和当地政府共赢的模式,省里很感兴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无论芸芷是什么口径,这就是个实打实的扶贫项目,一个县成功落地,至少带动几百家农户就业——基本上都是贫困农户——同时带动县区消费,后续深加工还能贡献稳定税收。
原则上,芸芷味觉的这个项目,省里是很愿意支持的。”
周建军立即挺直腰板。
或许是关系足够到位,又或许确实有些疲惫,老领导没绕半点弯子:“初步定的是乡村振兴基金3000万,生态补偿基金2000万,国开行配套2000万贷款。”说到最后一点,老领导特意强调,“这次的贷款一定要还!”
“才七千万?”周建军声音都变了调,“这么好的项目,省里就这点支持?”
“就这七千万……”老领导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还是那谁点了头,才临时特批……程序还得后补。”
“不至于吧?”
“你说呢?”老领导也有点无奈:“重大项目要不要走流程?发改委立项、财政厅预算、省政府常务会议,少说三到六个月……省里倒是好说,架不住芸芷压根就没准备等三个月。”
“芸芷味觉连三个月都等不了?”
“等不了,”老领导点点头:“芸芷的方案,下个月完成筹备,下下个月就要全面启动。”
周建军愣了愣:“我在方案书里没看到这个……”
“芸芷的内部方案,”老领导往后一靠,椅背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刚才不是说了吗?芸芷方面,省里当时是准备做点工作的,虽然没有实行,但总归建立了部分联系。”
“啧,”周建军叹了口气,“芸芷何必这么着急呢?”
“急?”老领导轻笑一声,“芸芷一点都不急。这不,省里不就配合着紧急筹备了7000万吗?”
“7000万……”周建军眉头紧锁,在老领导面前,也不在乎稍稍过头,“省里也太着急了……多讨论几天,不说两个亿,至少争取个1.5亿吧?”
“1.5亿……未必也就没有,不过这是后话了。”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老领导忽然慢悠悠地说,“你可能还不知道,湖南、云南那边,下午刚接到芸芷的申请,三天后,芸芷的商务团队将前往洽谈。”
“啊?”周建军一愣,“看张子芸的意思,近期不像要离开贵州。”
“张子芸确实不会去,”老领导点点头,“但芸芷的规格同样不低……带队的是张赴的堂弟和关系最密切的高中同学。”
“芸芷这是……”周建军迟疑,“要施压?”
“主要是分散风险,”老领导摇摇头,伸出两根手指:“两个团队,各自带着两个亿的预算……种植业的原材料产地,如果集中在一个省,甚至是一个地级市,将来太容易受制约。”
“芸芷真是财大气粗,”周建军自嘲地笑笑,“就为了分散风险,随手又在两个省各砸两亿……不过话说回来,两个亿的话,云南和湖南那边的压力,肯定比我们小多了。”
老领导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要是这么想的话……芸芷不介意让你们的压力也变得很小……”
周建军这才反应过来:“说到底,还是有施压的意思。”
“商界也好,政界也好,虚虚实实的,有谁能说得完呢?”老领导的语气略显缥缈,“不过,你也不要太有压力。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两面,否则——你以为省里那谁会随便点头?发改委的7000万是这么好批的吗?”
周建军敏锐地抓住话头,身子微微前倾:“老领导,这7000万……省里到底是个什么说法?”
“拢共7000万,撒胡椒面是不可能的。”老领导放下茶杯,这一次的力道,发出了清脆的声响,“省里的意思,是重点支持两到三个县。”
“老领导!”周建军立刻站了起来,“榕江县已经穷太久了!”
“整个贵州都已经穷太久了。”老领导不为所动,“你还是多想想,榕江有哪些优势吧。”
县委书记张嘴就来:“针对云岭青黛项目,我们榕江的光照条件有巴拉巴拉这些优势,山地地形具备巴拉巴拉这些特点,交通方面已经规划了巴拉巴拉等等配套。项目投产后,预计能为省财政贡献巴拉巴拉这些税收,同时能帮助省政府完成巴拉巴拉生态指标……”
老领导听到一半就开始摆手:“这些优势,留着给芸芷和发改委的人说去,嗯,都快半天了,就整出这点材料,榕江的县委班子,战斗力也就那样……说点实在的吧。”
周建军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方才那番汇报,前半截是之前为芸芷考察准备的材料,后半段省里收益的部分,确实是他在车上、饭桌上、电话中临时组织班子赶出来的,这样的汇报,放到老领导这样的级别面前,确实太过仓促。
但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并不妨碍周建军一脸肃然:“我们真正的优势,当然是您的支持了。”
“你呀,”老领导不由失笑,少许不满很快消失,老领导摆了摆手:“这样的工作,我支持不来的……也只有一只手。”
县委书记心领神会:“现在这个时间的话,陈县长应该已经到那位老领导家汇报了,一定请他出山,到省委走动走动……另外几位出身榕江的老同志,也都安排专人负责上门了。”
“聊胜于无吧,”老领导缓缓摇头,话锋一转:“资金呢,都有些什么计划?”
县委书记神色一凛。他太清楚这个问题的分量了——如今这世道,说一千道一万,最终都是真金白银最能代表诚意。
芸芷如此。
省发改委如此。
省委的那一只只手,同样也是如此。
176 魑魅魍魉
这么关键的问题,周建军当然仔细思考过了:
“首先是首期资金的1000万,关于这个部分,我们是这么个思路:第一,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里调配500万。”
老领导闻言挑了挑眉:“我记得,榕江县今年这一块的预算,拢共也就800万吧?下半年不过了?”
“不过了,”周建军语气平淡,言辞却相当坚决,“这个项目,可以真正地乡村振兴。”
自2020年起,中央财政统筹的全国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已超3000亿元。
若按平均分配计算,名义上,贵州的贫困县每年可获得数千万资金支持。
但所谓“名义上”,是指这笔资金并非直接划拨到各县区账户。
从中央到省、市、县,再到乡镇,每一级政府都掌握着相应份额。
也同样的,在中国特有的行政体系下,或者说,在全球官僚体系的固有特点下,越是基层政府,实际可支配的资金就越有限。
于是,同样是乡村振兴资金——
省发改委的领导们,固然是辛辛苦苦开下了整个下午的会,才终于磨出了3000万资金。
榕江县财政局,也同样是全体加班,全县19个乡镇的账本翻了个底朝天,什么大棚补贴、村道硬化、春耕化肥……各种预算项目看得眼花缭乱,才总算把500万这个数字给凑了个大差不离。
不过,这些体制型的扭曲,就没必要给早就吃够了苦头的老领导添堵了。
周建军接着汇报:“第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资金,这块可以调剂出300万。”
“这个,”老领导眉头微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这一块和云岭青黛的项目不太搭边吧?……省民宗委那边,也不是总那么好说话的。”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金,是省民宗委今年新设的专项资金。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