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 第55节
“只叹后辈子弟不肖,滥用人牲血祭,污了我巫教的声名。”
在伊尔迪兹说到孔老夫子时,吕尚也怔了一下,这位巫教大巫竟熟读《论语》,确实出人意料。
伊尔迪兹见吕尚神色有异,笑道:“可是奇怪,我为大巫,为何却知道儒家经典?”
“孔夫子是儒教之尊,一教之主,这等至圣所言,是微言大义,直指大道,我虽为大巫,但在孔夫子面前又算的什么呢?”
吕尚压下心底的惊讶,拱手道:“受教,”
伊尔迪兹嘴角上扬,道:“将军的这面宝镜,是盖天下难寻的宝物,若非我知道天下宝物皆有定数,非是巧取豪夺能得,怕是也难按耐贪念。”
“你的这面宝镜,其他妙用倒也罢了,最为神异的,则是宝镜已具造化,孕育出了神祇。”
“这有神祇的宝物,和无神祇的宝物,可不能同日而语。若论珍惜,一样的宝镜,十件百件无神祇的,也不及这一件有神祇的。”
“您是说,神祇?”吕尚低头,看向宝镜。
——————
“神祇,”
回到营幕,喝退左右,吕尚盘膝而坐,双手捧着照心镜,若有所思。
“我倒是忘了,照疾镜有神祇,没道理,你这面照心镜会没有。”
在伊尔迪兹点破镜中有神祇后,吕尚当即想到了《古镜记》中的那面照疾镜,确实有一尊神祇。
据《古镜记》作者王度所说,这神祇龙头蛇身,朱冠紫服,自号紫珍。
龙头蛇身,只这形象,就让人浮想联翩。
而照心镜与照疾镜同为轩辕黄帝所铸的十五面神镜之一,不可能照疾镜有神祇,而他的照心镜,就是只有一点灵性本能的死物。
“照心,”
吕尚仔细端详着手中的照心镜,镜面光滑如潭,镜身上四灵、八卦、十二辰各据其位,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镜面上跳跃。
“看来,还是要依伊尔迪兹所授的祭神之法,看看能否与这照心镜的神祇相通。”
吕尚目光闪烁,照心镜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堪称他的成道之宝。
没有照心镜,他的人仙大道,四万八千窍,八万四千神,要是凭自己去一一测量,不知要测到哪年哪月,才能圆满诸窍众神。
就说他现在修炼的一千二百九十六窍,若无这照心镜映照之功,只凭他自己一点点测量,没百多年苦功,根本别想看到成果。
而这还只是开始,他的人仙大道真正圆满,可是要修四万八千窍的。
伊尔迪兹或许不知照心镜对吕尚的重要程度,但他知道能得一尊神祇垂青,本身就是机遇。
毕竟,似镜中神祇一类的法宝性灵,自有难以想象的大能力,吕尚若能得神祇认可,就等于有了一尊护法之神。
有这尊护法之神护持,吕尚日后做任何事,不说无往而不利,也相差无几。
“唤神,”
吕尚想着伊尔迪兹传授的祭神之法,并指划开左腕,念诵咒言,三滴精血落在镜面,荡起层层金纹。
与此同时,营帐四角悬挂的青铜风铃突然静止,月光透过天窗,凝成银霜光柱,正照在镜柄麒麟的眼珠上。
吕尚与这麒麟对视,不知为何,他突然有种昏昏沉沉之感,自身仿佛不断下沉,不断下沉。
莫名的,吕尚想到他当初真灵合一时的感觉。
一股难以言述的失重感,如大潮起伏般涌上心头。
眼前随即一暗,神思陷入浑浑噩噩之中,也不知过了多久,本身的失重感竟逐渐退去。
他努力睁开眼皮,但是眼皮太过沉重,努力了许久,也睁不开眼皮。
直到一個温润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他才睁开双眼。
第99章 青璃(下)
“小神青璃,见过镜主,”
视线逐渐清晰,茫茫云海,一個龙首蛇身,朱冠紫服的神人,正向吕尚躬身行礼。
这神人虽非人貌,但吕尚在见到他的第一眼,却生出冰清玉润之感。
何谓冰清玉润?
其性也纯,其行也端,身处浊世,不染纤尘。
“吕尚,见过尊神,”
同样置身云海之中,吕尚当即还礼。
“镜主切莫如此,您为照心镜主,吾为镜中神祇,您怎能向吾行此大礼呢?”
见吕尚对其行礼,青璃起身叹道。
就在这时,周匝忽然云雾翻涌。
云雾涌动间,吕尚低头,见脚下有云光通达,紫气蒸腾。
看到吕尚好奇的看着下方紫烟,神人青璃笑道:“镜主,此为镜中界也,是镜中世界。在这镜中界中,一切诸相,亦真亦幻,非真非幻。”
“你以魂魄入镜,与吾神交,所见所闻,就犹如大梦一场,梦醒时,也就是你魂魄归壳之时。”
听这尊龙首蛇身的神人所言,吕尚恍然道:“原来如此,”
“镜主,请,”
神人青璃面上带着笑意。
紫气在脚下凝成玉阶,神人在前,吕尚在后,二人沿着玉阶,走入一方宝阁珍楼之中。
青璃抚袖,指着一方玉案,道:“镜主请上座,”
吕尚稳步上前,端坐玉座,目光打量着四周。
宝阁之内,沉香袅袅,神人青璃广袖轻拂,玉案旁忽现一泓清泉,水面紫气缭绕。
“镜主请啜饮,”
神人青璃自袖中取出一只玉碗,俯身接水,待接满一碗泉水之后,将玉碗送至吕尚身前。
“谢过尊神,”
吕尚见玉碗中紫气游弋,轻轻接过,那玉碗触手温润,凉意透过指尖传来。
他微微仰头,浅啜一口,顿觉一股清甜在舌尖散开,随即化作一道清凉气,顺着喉咙淌下。
落入腹后,只觉醺然,茫然不知所以,许久之后,轻轻呼出一口浊气。
“此乃天一真水,有调和阴阳,均衡五行之功,对镜主日后的修行大有裨益。”
神人青璃见吕尚吐出浊气,轻轻颔首。
“此水不凡,”吕尚抬眸,看向青璃。
青璃轻笑道:“自是不凡,道家说天一生水,道生万物,这天一真水是五行之宝,有会元造化之功,吾有兄弟十五,唯吾处有天一真水。”
“天一真水,”
吕尚手捧玉碗,再度啜一口,那股清凉气入喉,散入三魂七魄之中,整個魂体无处不畅然。
再饮的时候,虽无初饮时的神清灵爽,但清气滋养三魂,润泽七魄,冥冥之中,吕尚知道,这真水对他大有益处。
“真乃神物,”
吕尚惊叹,道:“尊神厚爱,吕尚愧受,”
青璃摆了摆手,道:“镜主客气了,你与照心结缘,已是镜主,吾为镜神,本当奉你为主。”
“只是,吾早有故主,故主仍在,不能事贰主。故而奉上天一真水,以祈镜主宽宥。”
吕尚正色,道:“尊神不必为此挂怀,吕尚入镜中界,蒙尊神厚待,已是感激不尽,怎敢厚颜,让尊神侍吕尚为主呢?”
神人青璃见吕尚谦恭,未因照心镜在手,而有非分之想,暗暗点了点头。
“镜主当知吾来历,吾等兄弟十五,皆是轩辕黄帝所铸,黄帝为震慑四方妖孽,取首阳精铜,混四方神物,以天火为炉,铸就十五面铜镜。”
“这十五面铜镜,各具造化,有镇妖伏魔之功。”
“昔年轩辕黄帝回归本位时,将吾十二位兄弟带到上界,把吾、紫珍、白堇留在人间。”
“并让吾等在人间四大部洲随缘显化,不论人神妖,只看缘分。后历多代,神物自晦,吾等亦不显灵相,只凭天时。以至照心镜流落狐族,刘赤水与狐结缘,宝镜又从狐族,流入刘氏。”
神人青璃笑着对吕尚,道:“刘氏因狐得镜,也因狐而失,得失之间,只能说是天数使然。”
“一饮一啄,已有前定。”
“而镜主因隋得镜,日后怕也会因隋而失,还望镜主慎用照心,切不可任意而为,折了德行。”
“吕尚受教,”
吕尚闻言,面色一凛,别的倒也罢了,只是青璃所说的因隋而得,也会因隋而失,还让他的心猛地一沉。
他莫名想到了《古镜记》的作者王度,王度在《古镜记》中,说他是杨广在位时,大业七年在汾阴侯生处得宝镜,大业十三年时,古镜在匣中悲鸣后失踪。
而大业十三年,是杨广在位的最后一個年头,很难说王度的失镜,与大隋将亡没有关系。
如果真有关系,那吕尚手中的宝镜,或许也会随之而去。
如此想着,吕尚的视线竟然渐渐模糊,一种昏昏沉沉之感袭上心头。
就觉眼皮愈发沉重,身体也变得轻飘飘的,好似要被这茫茫云海裹挟而去。
恍惚间,他听见青璃道:“镜主,时辰已到,魂魄不能久离肉身,你该回去了。”
无尽的失重感,包围着吕尚,待他恢复意识,才发现已回到帐幕,手中还紧紧握着照心镜。
“因隋而失,”
握着铜镜,吕尚低声自语。
别人或许不知这话是何意,吕尚却明白这背后的意思。
显然,这镜中神祇青璃,是在暗示他,他与照心镜的缘分,只有三十二年。
除非吕尚能在这三十二年间,修成大神通,待到缘分尽时,以大法力强留照心镜。
不然,三十二年后,照心镜也会与王度的照疾镜一般,悲鸣而去。
只是,真修成大神通,又岂会对这宝镜再有贪恋。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