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 第64节
看着突厥营帐,杨林对身边的吕尚、左天成,道:“摄图之志不小,观其营帐布置,兵容风貌,足见其心。若无达头制衡,必是心腹之患。”
吕尚颔首道:“千岁所言极是,突厥人生性剽悍,精于骑射,加之摄图其人坚忍,擅于通权达变,若任其发展壮大,日后东顾,定生是非。”
杨林微微点头,目光深邃,笑道:“飞熊,你这次率军驰援北疆,没白走这一遭,短短时日,你对局势的洞察,愈发敏锐,所思所想也更为周全,看来这塞外的风沙,倒是磨砺了你。”
“你的见识,你的修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战场就是最好的老师。”
杨林感慨道,“不过这仅仅只是开始,往后的日子还很长,你切莫自骄自满。”
吕尚神情肃穆,拱手道:“千岁教诲,尚铭记于心。”
杨林拍了拍吕尚的肩膀,转头看向左天成,道:“天成,”
左天成拱手道:“末将在,”
杨林沉声道:“你与飞熊都是我最看好的后辈,我视你为子侄,飞熊则是天家外戚,你们要好好亲近,日后互为臂助,成为我大隋中流砥柱。”
左天成重重点头,道:“千岁放心,末将定与吕兄同心同德,绝不让您失望!”
杨林嗯了一声,道:“可惜,当年赫连勃勃的九环金锋刀,失于孝文帝之手,自此以后,九环金锋刀便不知所踪。你左家的金刀刀法,本就是源于赫连勃勃,若能得到九环金锋刀,感悟九环金锋刀上的神意,对你证人仙大有裨益。”
“赫连勃勃虽非人仙,但他是五胡十六国第一高手,天赋异禀,他将九环金锋刀奉为夏国镇国之宝,以国运祭炼此刀,刀身上附着夏国天命。”
“天成,你天赋卓绝,若能寻得此刀,以左家金刀刀法为基,领悟其中神意,肉身成仙,指日可待。”
左天成呢喃自语:“九环金锋刀,”
九环金锋刀,全身呈金色,刀背较厚,上有九个铁环,刀刃神锋,削铁如泥。
是蜀汉时著名大匠蒲元,以精钢、陨铁反复锻炼而成。赫连勃勃得到此刀,将其封为大夏国镇国之宝。大夏国被北魏所灭后,此刀归北魏所有,后在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时流失。
“九环金锋刀?”一旁的吕尚,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左天成。
九环金锋刀,如果吕尚没记错的话,这刀在宋时可是大放异彩,又被称为九环定宋金锋刀。
吕尚之所以知道这刀,是因为此刀在《杨家将》中出场过。
《杨家将》中的金刀杨令公,手中金刀,就是这九环金锋刀,杨令公少有奇遇,得金刀金甲,归宋之后,赵匡胤御笔钦点,将九环金锋刀,封为定宋神锋刀。
这九环金锋刀的天命之主,是北宋名将杨继业,可不是隋将左天成。
走入军帐,杨林径直走向帅案,伸手拿起案上的狼毫,饱蘸浓墨,落在宣纸上。
“飞熊、天成,”
杨林边说边微微皱眉,道:“你们谁愿代我,向达头下战书?”
十万大军,入驻北疆,每日人吃马嚼,钱粮消耗甚大。
大隋府库钱粮虽多,但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消耗下去。
杨林要的是速战速决,首战即决战,一战定成败。
实际上。杨林并不想彻底灭了达头,大隋需要达头的存在,来制衡沙钵略。如今突厥一分为二,东西对峙,才是对大隋最有利的。
而且,杨林对沙钵略的戒心很重,沙钵略的可敦宇文氏与大隋有血仇。在突厥这种草原民族中,母系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作为可敦的宇文氏,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影响下一代突厥大可汗的选举。
一個敌视大隋的突厥可敦,对于大隋来说太危险了。
在与左天成对视一眼后,吕尚率先出列,拱手道:“千岁,尚愿前往。”
杨林目光中透着考量,沉声道:“飞熊,你刚率部马踏金山,达头恨你入骨,此去凶险。达头这人睚眦必报,手段狠辣,我实在放心不下。”
吕尚闻言,上前一步,朗声道:“千岁,越是如此,尚越要去。千岁是我大隋战神,其威名震慑四方,达头惧千岁之威,未必会接下战书。但这战书,若是由尚来送,接与不接就由不得他了。”
杨林蹙眉,打量着吕尚,这一看却是让他看出了些端倪。
杨林虽知吕尚,在北疆经历战场的磨练,一身武力愈发强横,但他此刻才惊觉,吕尚的武道已然有了质的飞跃。
以往吕尚周身气息外露,锋芒毕现,而如今内敛沉凝,恰似深潭藏渊,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流涌动,等待石破天惊之机。
杨林惊道:“飞熊,你这气机,怎会如此沉凝?若非我知你尚未肉身成仙,都要以为你已踏破仙凡之隔,修成武学人仙。”
“奇哉,奇哉,”
对此,杨林只是不住感叹,看向吕尚的目光愈发炽烈。
他当然知道,吕尚必是得了了不得的机遇,才能修成这一身强横非人的武力。
但杨林有大格局,对于吕尚机遇只字不提,仅为吕尚的成长感到欣慰。
他缓了缓神,道:“既然你有如此武力,那此次前往达头营帐,更要拿出十足的气魄。不仅要将战书送到,还要让达头明白,我大隋不是昔日的北周、北齐,他突厥也不是当年的北方霸主。”
吕尚道:“千岁放心就是,尚定不负大隋天朝上国之威。”
第115章 扫北(下)
踏!踏!
暮春的阴山古道,尚有残雪未消,吕尚的紫电寒霜,马蹄铁踏碎冰棱,余音在峡谷中回荡。
他身着雁翎甲,钢鞭拴在马鞍一侧,随着颠簸,发出沉闷的金属震颤。
吕尚晨时出大营,此刻已近晌午,纵马在这阴山古道上,寒意依旧透骨。
只是吕尚已经修成了寒暑不侵之身,这寒意虽重,却于他无碍。
前方的峡谷愈发狭窄,两侧山峰高耸,怪石嶙峋。
蓦然,一阵冷风呼啸而过,吕尚勒紧缰绳,紫电寒霜嘶鸣一声,前蹄高高扬起。
几乎同时,数十支利箭从峡谷两侧的岩石后射出,带着尖锐的呼啸,直奔吕尚而来。
吕尚目光骤冷,竹节钢鞭微颤,似要护主。
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紫电寒霜长嘶一声,四蹄奋起。
钢鞭尚未出鞘,罡风已如怒蛟翻海。吕尚的寒铁鞭梢,扫过岩壁,山石崩落,大地悲鸣。
马鞍旁的战书簌簌作响,吕尚望着远处升起的狼烟,嘴角勾起冷笑。
踏!踏!
紫电寒霜一路飞驰,自阴山山道,向达头的阴山老营而去。
沿途明枪暗箭无数,未及近吕尚的身,就被他碾碎。
一直杀到阴山老营前,吕尚看着老营前的三重铁棘寨门,横木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寨墙箭垛间寒光连闪,数百张硬弓绷弦声如裂帛,箭镞直指孤骑。
“达头老儿!“
暴喝声,震得营前旌旗猎猎作响,吕尚左手钢鞭骤然出鞘。
鞭身映着雪光,九节竹纹泛起雷芒,鞭梢垂落的雷气,在空中炸成齑粉。
寨门轰然洞开。铁甲重骑裹着腥风冲出,当先三骑呈品字包抄。
这三骑气势凶悍,胡人马刀斜拖在地,刀刃与冻土摩擦迸溅火星。
吕尚右掌虚按马鬃,紫电寒霜前蹄飞扬,碗口大的铁蹄,重重踏碎了当面胡骑的天灵盖。
钢鞭破空如龙吟,第二骑的弯刀尚在举至半途,鞭影已扫过其脖颈。
斗大头颅带着凝滞狞笑飞起,腔中热血喷涌成雾,却在触及吕尚周身三尺时,被雷气蒸发
第三骑肝胆俱裂,紫电寒霜鼻喷白气,纵跃竟比奔马更快,吕尚反手一拳,打穿三重铁甲,将其打死在冻土之上。
阴山老营战鼓骤歇,吕尚甩鞭,震落血渍,忽觉座下神驹肌肉紧绷。
他抬眼望去,中军大纛之下,达头可汗的金狼盔映着雪色。
“吕大将军真是好胆识,单骑入阴山,吕大将军这是要做什么?找死吗?”
达头可汗声如夜枭,金狼盔下双目赤红如血。
吕尚踏破他金山老营,这对达头是奇耻大辱。
被吕尚追的几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若非身后的巫教上师施法,加之亲卫悍不畏死,达头早就被吕尚打死了。
吕尚钢鞭垂地,鞭梢有雷光跳动,他瞥见营寨阴影处,有着一尊黑袍身影,瞳孔中磷火幽幽。
随后,吕尚钢鞭一抖,鞭梢雷光,骤然大亮,竟在地上灼出焦黑沟壑。他盯着黑袍人磷火般的瞳孔,忽觉周身气机凝滞如陷泥沼,连紫电寒霜的鬃毛都结出冰霜。
“地仙?”
吕尚轻声道。
哈立德冷冷的看着吕尚,淡淡道:“我不是道人,不要用道家的境界,来称呼我。”
说话间,哈立德黑袍上的突然泛起幽光,冻土中伸出无数惨白骨爪,抓向吕尚。吕尚长啸,周匝气浪翻滚,震碎冰爪,钢鞭荡起雷光,将骨爪一扫而光。
“果然,这小子有古怪,”哈立德哼了一声。
吕尚的气机似仙非仙,其古怪之处,是哈立德生平仅见。若非吕尚单骑而来,哈立德也不敢出手试探。
毕竟,天条对地仙的威慑力,超乎想象的大。而吕尚单骑而来,身边没有大军遮蔽,哈立德对吕尚出手,虽也是沾染人间兵戈,但只要小心一些,也能将反噬降到最低。
轰!
钢鞭雷光在地上,犁出三丈焦痕,吕尚瞳孔倒映着,黑袍人周身翻涌的磷火。那幽蓝火焰竟与中土道门三昧真火迥异,带着腐骨蚀髓的阴寒。
吕尚大笑道:“我是来送战书的,三日后,我大隋的靠山王老千岁亲率大军,在金山设八门金锁阵,诚邀可汗破阵,”
见吕尚连接上师数招,竟不落下风,达头可汗猛地起身,冷笑道:“战书?我不管什么战书,吕大将军,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达头话音未落,吕尚耳畔忽有金铁交鸣炸响,哈立德枯爪已自黑袍下探出。五枚指骨化作森白蛇影,獠牙间喷涌的磷火,竟将空气灼出裂纹,直取吕尚咽喉要穴!
紫电寒霜怒嘶,吕尚钢鞭倒卷如龙。九节竹纹间蛰伏的雷符,逐一亮起,鞭影过处竟显化磷火。雷光与磷火相撞的刹那,半個阴山都似被天刑劈中,老营寨墙轰然坍塌三丈。
哈立德踉跄后退半步,黑袍被雷罡撕开豁口,露出内里裹缠的绷带。那些泛黄的亚麻布条上,密密麻麻爬满血色文字,每一笔都渗出粘稠黑雾。
“巫教邪术?“吕尚钢鞭斜指冻土,雷光顺着鞭梢渗入地脉。方才交手的瞬间,他分明看到对方黑袍下蠕动的不是血肉,而是无数纠缠的黑雾与血气。
“哼,”
吕尚轻哼了一声,手掌抚过竹节钢鞭,其上铭刻的三光紫文混一之道,引动雷音,将周遭邪氛扫灭。
凭着七窍玲珑心的超凡悟性,吕尚终是参悟到了竹节钢鞭上,蕴含的雷法大道。
《道法会元》中称是玉清真王礼问元始上帝,得‘三光紫文混合之道’、‘五雷御邪斩妖之诀’,于是演施五雷大法,建立五雷都司。
可以说,三光紫文混合之道在五雷都司中权柄极重,是五雷大法之基。掌握‘三光紫文混合之道’,就等于成了天下妖魔邪祟的克星。
灭去钢鞭上沾染的邪气后,吕尚拿起马鞍旁的战书,扬手一抖,纸张猎猎作响,飞向达头所在的中军大纛。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