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太上金阙

太上金阙 第82节

  “性命双修,内外一道,”

  他搁下素帛,闭目调息,只觉周身气血随呼吸流转,如龙虎相搏于丹田,水火相济于黄庭。

  ——————

  铛!

  次日辰时,法界寺钟声撞碎晨雾。吕尚跟在吕永吉身后,走过放生池,踏过九莲桥的桥栏。

  香积殿里,檀香扑面而来,吕永吉亲手点燃三炷沉水香,袅袅青烟在亡妻画像前聚成细缕。

  佛殿烛影摇红,吕永吉手中沉水香腾起的青烟在画像前蜿蜒,勾勒出画中女子温婉的眉眼。

  在将沉水香插入青铜香炉后,吕永吉转身,衣摆带起一阵檀香,道:“尚儿,给你娘上柱香,”

  连续俩日,服用长春丸的丹屑后,吕永吉神采焕然,目眦之间的红丝,淡得几乎看不见,瞳仁映着晨光,竟隐隐有冷玉般的清润光泽。

  “是,”

  吕尚双手接过吕永吉递来的沉水香,屈膝跪下。

  檀香漫过眉梢,吕尚缓缓将香插入炉中,看着三缕青烟渐渐融在殿顶垂下的经幡阴影之中。

  吕尚望着母亲画像,这個画像是吕永吉显贵后,废了很大功夫,请得当世名手,号称最擅人物画的汝南董伯仁,按照吕永吉的口述所作。

  画成之后,吕永吉将之供奉在法界寺的香积殿中。

  不得不说,吕永吉确实是個长情之人,显达之后,仍不忘糟糠,郡公府上虽有姬妾,却无正房,对亡妻更是常常思悼,在吕家人中俨然是個异数。

  吕永吉望着画像,指尖轻轻拂过供桌边缘的铜香炉,道:“你也是长大成人了,日后你我父子,聚少离多,为父虽舍不得你远赴边陲,但陛下要重用你,为父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将你拘在身边。”

  “只是,男儿虽志在四方,却莫忘了根在何处!”

  吕尚垂眸凝视香炉中摇曳的香灰,应道:“父亲教诲,尚铭记于心。”

  “昔年母亲在时,常以‘木高千丈不忘根,人立天地不忘本’训我,今日父亲所言,正合母亲遗训。尚虽远行,心常牵系家中,纵走天涯,不敢稍有遗忘。”

  吕永吉听闻此言,目中欣慰之色更盛,他抬手轻轻拍了拍吕尚的肩膀,手掌在他肩头上顿了顿,似透过衣料触到了少年人脊梁里的硬骨。

  佛殿檐角铜铃忽然轻响,穿堂风卷着松针掠过殿门,将供桌上的香灰拂得微微颤动。他望着青烟缭绕中亡妻的眉眼,喉间忽然滚过一声极轻的叹息,却又在唇角扯出一抹释然的笑来。

  “你能记着你母亲的话,为父便放心了。”

  他转身时袍角扫过供桌,案上青瓷烛台里的烛芯噼啪炸响。

  两人步出香积殿时,晨雾早已被日头蒸散,放生池里的锦鲤逐着光斑游动,将水面搅成一片碎金。

  晨雾散尽,日影斜斜切过九莲桥栏。吕永吉负手走在桥心,紫缎广袖被穿廊风掀起一角,吕尚亦步亦趋跟在身后,神容沉肃。

  二人行至寺门,青石板路已被晒得暖热。法界寺的知客僧快步上前,送来两盏蜜渍梅子汤,吕永吉接过后,梅子汤在粗瓷盏里晃出细微波纹。

  “去牵马来。”

  他对随侍的家仆吩咐道。

  寺外古槐下,三匹鞍鞯俱全的骏马,正低头啃食着草尖。

第148章 三关(上)

  家仆牵来骏马,吕永吉望着寺外官道上的扬尘,道:“昨日吏部传来消息,魏成、新永丰、尚司朗三人,也会出镇地方。”

  他握着梅子汤的粗瓷盏,指腹摩挲着盏沿边缘的裂纹,道:“你与他们同列武科三甲,又是一起北征突厥建功,彼此都有情谊。既有情谊,就要时常走动,莫要生分。”

  “你在朝内朝外,也要多笼络一些帮手。你们都是武科出身,同年入仕,彼此联结,互通声气,这样仕途才能长久。”

  吕尚垂首应下,蜜渍梅子的酸甜气息漫入鼻尖。

  “父亲可知他们外放何处?”

  吕永吉眯眼,看着官道尽头,道:“按吏部所说,魏成去京兆,任潼关总兵,尚司朗去郑州,任虎牢关总兵,新永丰去并州,任虹霓关总兵,都是从四品的官秩。”

  吕尚闻言,若有所思道:“潼关,虎牢关,虹霓关,天子竟让魏成他们担任这三大雄关的总兵。”

  潼关、虎牢关、虹霓关,这可都是战略要地。

  其中潼关处在大兴与洛阳的中心区域,扼守大兴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

  虎牢关则是洛阳的东边门户,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东为广武山,西连群山,是中原西去第一关隘。

  最后的虹霓关,却是三晋的南门,盘踞太行,衔接河北,是晋豫之地的枢纽。

  “潼关控崤函之险,虎牢踞成皋之固,虹霓关锁晋豫咽喉,此三线成掎角之势,东可制山东,北可屏河东,西可卫关中,三关共同屏藩京畿。天子任魏成、尚司朗、新永丰为三大总兵,看来是很看重他们。”

  吕尚在得知魏成三人被外放三关后,也是知道吕永吉为何提及魏成等人。

  日头渐渐西斜,漫过寺前的石经幢,吕永吉将空了的粗瓷盏,搁在一旁的石案上,青骢马的嚼环,发出细碎的声响。

  家仆牵过两匹鞍鞯齐备的骏马,吕尚扶着吕永吉踏镫上马后,自己则翻身上了紫电寒霜。

  两骑并辔转入官道,骏马的踏蹄,碾碎几片欲落的梨花。吕永吉的坐骑是匹枣红马,年齿虽长,但是神骏不减,吕尚在旁,不疾不徐跟着。

  两骑踏着暮色,转入郡公府角门,门房的灯笼刚挑上檐角,梨花瓣沾在马蹄铁上簌簌跌落。

  吕永吉由吕全搀扶着下马,吕尚轻扯缰绳,指腹摩挲马颈下的鬃毛,翻身下马,将手中缰绳递给仆从,漫步往自己的别院走去。

  案头的铜灯早被婢女燃起,吕尚解下腰间玉佩,青竹纹的绦带,垂落在胡桃木案上,褪去外袍,盘膝坐在竹席上,闭目入定。

  更鼓敲过二更,别院角门传来轻叩声。将吕尚从定境惊醒。

  他披衣开门,见家令吕全捧着個朱漆木匣,匣角还沾着主院夜露的潮气。

  “郎君,公爷说凉州苦寒,着人寻了件火鼠裘。”

  吕全低声道,“还有,吏部的文牒申时送到,内史省已经草拟了凉州刺史的制书,三日后门下省朝议,若无误,旬日内便可领印绶了。”

  木匣打开,火鼠裘的赤褐色毛,映着烛火,竟似有细碎的金鳞闪烁。

  他合匣时,忽闻更漏声里夹着隐约的钟鸣,是城南大兴善寺的夜钟,钟声漫过宫墙,惊起栖在檐角的宿鸟。

  一夜无话,卯初刻的日头,刚刚爬上檐角兽首,吕尚已换了身半旧的青布圆领袍,腰间只悬了柄竹节鞭,牵着紫电寒霜从侧门出府。

  晨雾未散的大兴街衢上,打更人刚收了梆子,卖胡饼的炉烟却已漫开,他在街角茶摊灌了碗热浆水,便往朱雀街东的大安坊去,魏成的宅邸就在坊中最深处。

  不只魏成安家大安坊,新永丰与魏成是闾邻,也落户在大安访。

  来到魏府后,门房见是吕尚,直接将吕尚引至后园演武场。

  晨露未干的草地上,魏成赤足舞刀,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在他手中,寒意照四方,玄色中衣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刀光过处,草叶的露水,凝成细珠悬在半空,直到刀势收住簌簌落下。

  “好刀法,”见魏成刀势,吕尚抚掌喝彩。

  “将军,”魏成转头,见是吕尚,连忙放下兵器,拱手行礼。

  吕尚抬手虚扶,道:“不用多礼,我此来是来向你报喜的,”

  魏成愣了一下,道:“报喜?不知喜从何来?”

  “莫不是吏部的任命文书下来了?前日我差人去打听,尚说门下省还在核议关防调度。”

  一边说着,他一边抬手用中衣下摆,擦了擦额角薄汗,目光灼灼望着吕尚。

  吕尚道:“吏部的正式文书,还要再等等。”

  “不过,不横生枝节的话,你应任潼关总兵,尚司朗任虎牢关总兵,新永丰任虹霓关总兵,都是从四品的官秩。”

  “潼关总兵?”

  魏成低声自语,

  “竟是潼关,”

  魏成虽是初涉官场,却也知道潼关总兵的分量。

  毕竟,虎牢关虽被称为天下第一关,但若说天下第一总兵,潼关总兵才是天下第一总兵。

  潼关驻防,直属京兆,是京畿卫戍力量之一。

  杨坚让魏成任潼关总兵,已经是破格擢升了。

  魏成叹道:“没想到,陛下竟将潼关交到我的手上,真是天恩浩荡,厚泽如山,魏成敢不效死!”

  吕尚看魏成难掩激动,暗暗叹了口气,或许正是为回报杨坚的器重,魏家才会两代人死保大隋社稷。

  而在魏成之后,其子花刀帅魏文通也被任为潼关总兵,父子皆为潼关官长,若非确实是极尽忠诚,杨坚、杨广父子早就将魏家调任别处了。

  杨坚其人,本就刻薄寡恩,其子杨广更是青出于蓝,猜忌之心极重,滥杀功臣。

  魏成、魏文通父子能在潼关任上,一任就是几十年,就是有靠山王杨林的帮扶,但杨坚父子也确实是信用魏家。

  若非真正信用,杨坚、杨广父子绝不会允许魏家两代人把持潼关。

  毕竟,潼关太重要了,作为大兴的门户,一旦潼关有失,关中必然大乱。

第149章 三关(下)

  就在这时,演武场东角的月洞门,忽的传来靴底碾过碎石的声响,不待仆从通报,俩道身影已大步跨入院中。

  “正印,”

  入院后的新永丰,目光环顾周匝,最后投向吕尚,对身旁的尚司朗笑道:“果然是正印,尚兄,我就说我听的没错,那确是紫电寒霜的蹄音。”

  一旁的尚司朗,拱手道:“正印,”

  见二人入院,吕尚先是看了眼新永丰,知是新永丰与魏成相邻,听到紫电寒霜的蹄音,所以才来魏成的府上。

  他摇头道:“永丰,你的耳力,还是这般了得。”

  新永丰大步上前,道:“正印的紫电寒霜,蹄声如踏雪碎玉,北征漠南,奇袭金山之时,永丰随您往来战阵,若是连您坐骑的蹄音都听不出,那我也枉到北疆走了这一遭。”

  新永丰话音未落,尚司朗走到石案边,轻声道:“正印此来,可是我等的差遣,有着落了?”

  “确实是有着落了,””

  面对满脸期待的尚司朗、新永丰,吕尚回道:“吏部已出消息,魏成任潼关总兵,司朗你任虎牢关总兵,永丰则任虹霓关总兵。”

  “虎牢关,”

  尚司朗喉结滚动,这可是天下第一雄关,他虽北征有功,但能出镇虎牢关,却是天恩深重。

  “虹霓关么?”与尚司朗的惊措不同,新永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吕尚将二人的神态看在眼中,心里亦有计较。

  “难得咱们今日在此齐聚,”

首节 上一节 82/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