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 第87节
他虽有面有谦词,但对老丈所言的龙章凤姿,倒是坦然受之。
最主要的是,龙章凤姿非帝王相,其出自《晋书·嵇康传》。
其上曰: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嵇康是魏晋名士,才华横溢,且容貌出众,虽不刻意修饰外表,却自带超凡气质。魏晋之后,多用‘龙章凤姿’来形容人的仪表出众、神采不凡。
第156章 渭水(下)
老叟抚掌而叹,道:“贵人襟怀若谷,真非池中之物。”
言罢,他又稍作沉吟,道:“只是,贵人既有守土安民之志,忠勇报国之心,却也该保重己身才是。”
“某这里有一卷家传的《导引图》,其上的导引之法,肇自上古,有熊经鸟伸之术,前古时的先民,凭此调气养形,以动导气,以形正体,妙不可言。”
老叟说话间,手探入蓑衣内襟,竟摸出一卷以兽皮为轴,缣帛为面的图卷。
那图卷边缘绣着云纹,虽历经岁月却色泽如新,缣帛上还隐隐透出些上古蝌蚪文般的符号。
“贵人不妨按这图来导引,自有延年益寿之功。”
老叟目光炯炯,看着吕尚,道:“贵人,还请收下此图,”
“长者赐,不敢辞,”
面对老叟的善意,吕尚若有所思,双手接过图卷,肃然揖谢,道:“尚,谢过老丈厚赠,”
老叟摆手,轻声道:“某这山野一村夫,怎敢受贵人大礼,”
“当真折煞某也,折煞某也,”
只是,这老叟虽是如此说,但他却实实在在受了吕尚的礼。
“孺子可教也,”
待吕尚揖谢过后,老叟才笑着点了点头,身影突如水中倒影一般,倏然泛起涟漪。
随后周身化作点点的荧光,似是流萤四散,徐徐飘入渭水,只留吕尚一人独自站在舟上。
“尚,谢过龙君,”
吕尚也不惊讶这老叟突显神异,对着老叟消失处,又行了一礼。
这老叟本来面目,能瞒得过一般修行之人,乃至这世间大多地仙,却瞒不过吕尚的神目。
吕尚神目所见,哪里来的什么孤舟钓叟,有的只有这一条真龙盘桓于渭水浪涛之间。
在他神目之下,这条真龙龙身长达百丈,一身的鳞片焕若冰绡,隐现五色华光,呼吸之间,与渭水相互呼应,当真是有莫大威能。
观其身,见其能,又是身处渭河,以吕尚所知,除了被称为八流之首的渭河龙君,不做他想。
吕尚本以为这渭水龙君,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方才显化凡人之身,在这孤舟垂钓。
只是没想到,他只是上前与龙君攀谈了几句,这龙君就直接给了他一卷《导引图》。
吕尚心思转动:“导引图,”
他当然不会看低这《导引图》,都说‘莫道龙王无宝贝’。
连猴子的披挂和兵器,都是出自四海龙宫,乌鸡国一個小小的井龙王处,都有‘定颜珠’这样的宝物,更何况这《导引图》是渭河所出。
要知道,渭河是八流之首,仅在四海四渎之下,泾河虽被天庭任命为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但论实际权柄,渭水龙君不逊泾河龙君。
世人常说的泾渭分明,说的就是泾水与渭水。
如此人物送出的东西,自不能将其等闲视之。
行礼之后,他将《导引图》小心的纳入袖中,转身就跃回主船。
在船头看着这一切的参军房子安,急忙上前,低声道:“主公,那老丈,”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吕尚站在船头,望向无人的孤舟,只见这一叶孤舟,径直化作清光,消失在眼前。
他目光扫过众人惊疑之色,淡淡道:“此为奇人异士,当礼敬之。”
“诺,”
左右众人,应声。
吕尚想了想,又道:“待舟船靠岸后,你们准备一些三牲供品,我要在渭水河岸,祭祀渭水。”
“是,”
参军房子安等人,已经亲眼见到渭水神异,当即应道。
在经历了这一桩异事后,吕尚一行极其顺遂,渭水的风浪虽疾,但他们这七艘舟船行在渭水之上,却几乎如行平波一般。
舟中白帆始终是鼓如满月,船工们持篙点水,似有巨力托底,湍流卷着漩涡擦着船舷而过。
在七艘舟船抵岸之后,北岸码头上早已有人等候,当先一人着绯色官服,头戴进贤冠,身后是一排仪卫。
这绯色官服之人身形修挺如松,进贤冠上的梁带伴着江风轻扬,腰间鱼符与珩佩也随之相击,发出清鸣。
他向吕尚拱手,道:“下官秦州长史杨汪,见过鲁公,下官奉刺史之命,在此迎客。刺史已为您备好了下榻之处,请鲁公仪仗随下官入城。”
吕尚下船之后,道:“长史相迎,尚着实是不敢当,我等途经贵境,已是多有叨扰,自感惭愧之余,又怎能再劳烦诸位迎送。”
“还请长史大人回报刺史,我等自会去驿站投宿,不劳秦州诸位再送。”
杨汪闻言微怔,目光在吕尚身上停顿了一下,见他神色清正,不像客套推诿,于是再次拱手,道:“鲁公高风亮节,下官自当转达。”
“州城驿馆,已按规制清扫妥当,还望鲁公不嫌弃简素。”
吕尚颔首道:“长史不必过谦,驿站已是足堪安身。”
面对杨汪这個秦州长史,吕尚言行之间,给予了其极大尊重。
毕竟,秦州是上州,凉州是中州,秦州长史有着从四品的官秩,较比他这個凉州刺史,也就低一個品秩而已。
吕尚能让秦州长史亲自出迎,凭的不是他正四品的官秩,更不是他鲁县公的爵位,大将军的勋衔,而是因为他是天子杨坚的母族外戚。
对此,吕尚还是很清醒的,也是因为他的外戚身份,才让秦州这等上州刺史,都要对他另眼相看。
在杨汪告辞之后,吕尚站在码头上,目送其仪卫,直到他们逶迤入城。
随后,他转身对参军房子安,道:“子安,你速带着快骑入城,筹备三牲祭器,在申时前置於北岸。”
“是,”
房子安领命,即刻点选五骑精壮士卒,飞身上马,马蹄踏着岸边细沙,往秦州的东门而去。
吕尚在房子安远去后,目光转而投向波澜不显的渭水,低声叹道:“当年求道时,我是踏遍云深雾锁,叩石问松,遍寻仙踪,而不得一见。”
“如今不寻道了,心里没了挂碍,却是仙扉自启,鹤驾鸾车,络绎不绝。前面得遇正阳子钟离权和青霞子苏玄朗,这两大祖师级的人物,如今过個渭水,竟然能惊动渭水龙君。”
“真個造化弄人!”
第157章 龙君(上)
吕尚到现在还记得,他那时为了求道,以齐郡公府的名义,在外重金悬赏仙踪神迹,但每每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直到他一朝道心萌发,舍下身外荣华,仅披着件道袍,踏入终南寻道。
在终南山遇庙拜庙,求仙问道,在山中如野人一般,食风饮露,天衾地枕,游荡了近一年。才有仙家感念其诚,给了他一個求仙的机会。
如今他参人仙之道,已修成近仙之身,长生在望,再无寻仙之心。
而这些仙圣却好像知他心中所想一般,一個接着一個的跳出来,真就是求而不得,不求反而有得。
就在吕尚想着这些事的时候,渭水下异象暗生,粼粼波光之中,万千金鳞铺底,从河心向两岸推涌,隐约有琼楼玉宇轮廓在水幕中浮沉。
龙君驾乘着元龟,徐徐进入水底,在他临近最下方水宫时,水波似是琉璃镜面般自行分开,露出一条嵌满夜明珠的水晶阶道,直通龙宫正门。
龙宫之内,珊瑚作柱,明珠为灯,无数银鳞游鱼衔珠成链,串起重重水幕,恍若星河起伏。
龙君甩袖而入,玉冠上的避水珠,折射出点点虹光。
在龙君进入龙宫的同时,水府中的编钟无风自动,低沉的钟声缓缓响起。
“恭迎大王回宫,”
鱼婢蚌女见状,知是龙君回府,当即跪拜道。
“恭迎大王回宫,”
作为龙宫宰辅,龟丞相亦在后随之应喝,带着一众鳝力士近前接迎。
“哈哈哈,”
渭水龙君畅然大笑,宽袖翻卷泄出水光,映得他面容如玉,眉骨微有隆起,一双眼眸流转金芒,鼻梁高挺,唇色似有丹砂点染,两鬓垂下龙须,额间有着菱形龙鳞隐于玉冠之下。
这龙君在龟丞相等众的拥簇下在龙椅坐定,便有虾兵蟹将托着玉盘跪进,盘中盛着刚从东海取来的琼浆,盏底还凝着几粒未化的云晶。
龙君抬手轻拂杯沿,盏中云晶骤然化作云雾。
“好酒啊,”
随后,他举起杯盏,徐徐入口,喉间发出一声低低的龙吟。
“大王,”
一旁的龟丞相小心翼翼的上前,道:“您今日布雨归来,却是笑见于颜,不知是何喜事,让大王龙颜大悦?”
“哈哈,龟卿,”
见龟丞相相问,渭水龙君又是轻笑出声,放下手中杯盏,道:“你是不知,本王今日在人间,却是遇见了一個很不错的年轻人。”
龟丞相蹙眉,疑惑道:“年轻人?”
渭水龙君颔首,道:“方才本王行雨而归,正要回宫,就听下方有人赞我渭水壮美,说我这渭水,是蒹葭苍苍,天赐之灵泽!”
“本王听这赞辞,心里也是欢喜,转念就想看看下方之人是何才貌,若是其人可堪造就,入了本王的眼,本王亦不吝赐赏,给他一個前程。”
“于是本王遮掩本相,变作一孤舟钓叟,与那下方之人相会。”
龟丞相抚须沉吟,道:“想来,那下方之人很是出彩,得了大王的青眼,”
“彩,出彩,”
渭水龙君抚掌长叹,龙须亦随之轻颤,道:“何止是出彩,那人眉宇间自有一股英雄气,本身更具麟凤之表,琼枝玉树之姿,本王很看好他。”
“也是爱他龙章凤姿,故而临别之时,本王赠了他一卷《导引图》,算是留一份念想。”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