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136节

  他说的没错。

  杂志社确实有这样打算,想在办好《延河》杂志同时,再办一本专门评论各种小说以及创作理论等文学类学术期刊。

  这得益于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文坛“大爆炸”,各种小说层出不穷,一片繁荣景象的背景之下设想的。

  不过方明华并不看好。

  八十年代快过去一半,到了九十年代通俗文学兴起,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纯文学的期刊前途黯淡。

  不过这不是他现在考虑的事,现在是如何将这期专号弄到手。

  “董主编,我先去和黄社长私下说说听听他的意思。”方明华说出自己的办法。

  黄社长虽然名义上只是行政领导,不管编辑部的事,但无论怎么说人家单位一把手。

  原来小说组组长何鸿钧,这个比较强硬喜欢和他吵架的副主编退休之后,现任的小说组长李天芳是算是后辈,性格也比较温和,根本不可能和他争什么。

  而主编张丕祥又是个老好人,马上也面临退休不太爱管事,黄社长的影响力开始渗透到编辑部。

  要知道,李天芳、方明华这些副主编可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董墨当然知道方明华心里想什么,笑着说道:

  “行,你去和黄社长说说,摸摸他的底,如果黄社长同意我去找王愚,和他共事了这多年还是有些交情的,就让咱们诗歌组一次!”

  “好,有你董主编出马,一个顶俩!”方明华立刻拍了个小小的马屁。

  “什么?老董,你说把今年的专号让给你们组?”王愚听到董墨说这话,仿佛听到天方夜谭。

  王愚今年五十左右,也是社里的“老人”,所以听到这消息后,他想都不想一口回绝:

  “不行,绝对不行!”

  “老董,咱们也是老交情,大道理我就不讲,你也知道我为了今年这个专号,在张主编、黄社长面前费了多少口舌?再说你已经退下来了,再过两年就退休,享享清福不好?管这闲事干嘛?!”王愚一片苦口婆心。

  房间里有些沉默。

  过了下董墨才说话:“就因为我快退休,所以在临退休前不想留下遗憾,你也知道咱们《延河》的诗歌专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现在有个机会能辉煌一次,我当然愿意。”

  说完董墨就从自己公文包里拿出一沓诗稿递给王愚:“你看看,这都是明华这次去燕京在各大高校搜刮过来的。”

  王愚接过来翻了翻,不由得啧啧称赞:“这小子还挺有办法,你别说这些诗稿的质量还挺高。”

  “明华说陆续还有诗稿寄来,完全可以做一次专号.所以老王,就算我求你,让我一次,啊?”

  看到董墨这样子,王愚沉默了会,突然说道:“我把这次专号让给你也行,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我知道,就是将来社里讨论是否创立《小说评论》杂志,投赞成票,是吧?你放心,我绝对投!”董墨说道。

  “除了你,还有方明华,那小子现在可是黄社长的红人,他的意见很重要。”

  可不,这家伙跑到黄社长那里说把今年的专号让给诗歌散文组,黄社长竟然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这好办,我给他说,这件事上他肯定支持你!”董墨一口答应。

  杂志社今年要改办诗歌专号了!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杂志社,大家议论纷纷,没想到这小子刚上任就整出这个大的动作!

  诗歌散文组的编辑一个个更是兴奋的不得了,边缘化了这么多年,今天总算扬眉吐气一把!

  今天诗歌组的几个编辑在方明华的办公室开会,商议如何办好专号的事。

  “同志们,社里已经同意今年办一期大学生诗歌专号,如何办好就要看大家。”

  方明华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对着几个同事一脸严肃:“我从燕京带回12份诗稿,大家也进行相互传阅,后面还会陆续寄来一些诗稿,但是还不够!”

  “一方面寄来的诗稿大家要审核,不能降低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一期专号,最起码要有60——70首诗歌,但从数量上说,还还差得远,咱们就先从眼前开始,在西京各大高校寻找优秀诗稿!”

  方明华说出本次会议的目的。

  “方主编,我去秦师大!”一个年轻姑娘首先开口说道。

  她叫张颜倩,去年秦师大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延河》杂志社编辑部任编辑,在大学里喜欢诗词,曾经担任过秦师大很有名的沐风文学社社长。

  “行,你这个前社长出马,绝对没问题,让你那些朋友们不要藏私啊,这次诗歌稿费绝对不低,按照千字30元计算!”方明华笑道。

  “哎呀这么高?”张颜倩一脸惊讶。

  今年(1984)年国家再一次提高各种出版物稿酬标准,诗歌内按照行内不成文的规定:20行算一千字,那么算下来就是一行1.5元,这可相当于是那些著名诗人的稿费标准!

  “这个消息我一定要带回去,让我那些学弟学妹们赶紧投稿!”张颜倩说道。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张颜倩在诗歌组里年龄最小,青春活泼,深受大家喜欢。

  “颜倩,不仅仅是秦师大,附近的外院、政法学院、交大.你都去跑跑,我想你在秦师大当文学社社长的时候,肯定和这些高校的文学社相互交流过。”方明华说出自己的意见。

  “那倒是,行,方主编,这件事交给我了!”姑娘一口答应。

  “方主编,那我去西大、西工大,西军电几所学校?”说话的是一个快三十的男人,叫赵暮春,他是从秦省人民出版社调过来的。

  “西大我已经托付给白苗编辑,他曾是西大的老师,认识的人多。”方明华说道:“你不是在南京上过大学吗?联系联系你的母校南师大,还有的别高校看看能不能找些高质量的诗稿。”

  “没问题,我还有个同宿舍的好友在重庆大学教书,也非常喜欢诗歌,我可以让他帮忙联系下重庆、和成都各大高校文学社。”赵暮春回答道。

  “那就麻烦你了。”方明华说了一句,又看着坐在他对面中年男人,语气和蔼:“刘编辑,要不麻烦你跑一趟西工大、西军电?”

  没想到对方有些为难:“方主编,我可没上过什么大学,也和那些高校的文学社不熟再说了,干嘛用这么麻烦?登报征稿不是更简单吗?”

  “肯定要登报征稿,这个已经征得黄社长和张主编的同意,不过大家亲自跑跑不是效果更好些?”方明华回答道

  “哎呦.方主编,最近我感冒了,大夫说最好别乱跑。”刘编辑突然捂着头一副痛苦状。

  刘主编叫刘为民,七十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其实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大学只是一个普通中专。

  毕业后就分配到杂志社任编辑,能力一般,干活也不行,但优点是不争不抢,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属于“躺平”型的干部。

  这种干部在每个单位都有,领导也无可奈何,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又能将人家如何?

  开除?

  人家可是正式职工!

  调离编辑岗位?

  据听说还有一定的背景,黄社长对这种人是不会得罪的。

  自己刚上任,没必要招惹这种人。

  所以,方明华也学以前董墨的做法,对其“冷处理。”

  于是说道:“既然你身体不舒服,那就多休息。”方明华一脸和蔼。

  稿子也别审了。

  最近这段时间大学生来稿肯定会增多,方明华担心就他的水平,别把一些好诗给埋没。

  “那就多谢方主编的关心。”刘为民笑了笑。

  不让我审稿,刚好。

  我就喜欢一天上班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日子。

  今天后面还有一更

第169章 “大白话”不要!

  169.第169章 168“大白话”不要!

  2024-02-09

  第169章 168“大白话”不要!

  “明华,我去一趟西电和西工大。”董墨自告奋勇:“我认识西工大宣传部一个干部,他负责他们学校的社团工作。”

  “董主编,那就辛苦你了。”

  “好了,大家分头行事,注意要强调一点的是:所有投稿的作者必须在来信中注明是自己哪所大学几几届哪个系的,免得有人冒充大学生,散会!”

  会后方明华就忙着张罗在《光明日报》刊登大学生诗歌征稿启事,同时还不忘记给兰大、厦大的中文系主任分别写一封信,阐述自己的想法,请他们帮忙联系本校的文学社团,鼓励学生投稿。

  一时间,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的的诗稿如雪花般飞来。

  “方主编,这是你们诗歌组的稿件。”一楼编辑部收发室的小杨指着桌子上一大摞信封说道。

  方明华一看。

  卧槽!

  这么多!

  简直像个小山。

  “有麻袋吗?我装回去。”方明华说道。

  “没有,平时哪有这么多信?”小杨回答道,心里却忍不住胡吐槽。

  妈的。

  累死了。

  他的工作就是将全国各地的投稿进行逐一登记,并且分类:读者来信归读者来信,投稿还要分成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小说评论、文学理论研讨三大类,分别送给三个小组。

  最近诗歌组投稿暴增,忙的他不亦乐乎。

  方明华也没说什么,跑到门卫室找到张宝福要一根麻袋,小伙子听说他要去装稿件,二话没说帮他找了一根还亲自将一麻袋信件扛到三楼方明华的办公室。

  今天又有事了。

  方明华看到这一大麻袋,苦笑了声。

  自己造的孽啊。

  最近这段时间诗歌组的编辑都在加班加点审稿。

  还好《闯关东》已经交给《当代》等待安排发表,自己现在也没啥事。

  方明华给自己泡了杯茶,从麻袋里拿出一封封信件,拆开认真看起来。

  诗稿良莠不齐。

  有的确实非常优秀,但有的就非常差强人意。

  看看这首:

首节 上一节 136/4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