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05节

  全国有1700多种报纸,抛开很多都是地方性的小报,销量能上万的仅12份报纸。这些报纸包括《申报》、《新闻报》、《中央日报》、《大公报》、《民国日报》、《新民晚报》、《中央副刊》、《时事新报》、《立报》、《新华日报》、《大成报》和《华商报》。

  也就是说,《东方日报》将成为一举成为第13家销量过万的报纸。

  当然,事情不到最后一步,陈光良悬着的心也不敢放下来。

  毕竟前面的销量,水份实在太假了,全靠报贩们的卖力推销;当然排版、内容上,确实也得到大量的好评。

  若是爆炸的新闻,最大的便是‘阮玲玉和其废物丈夫的绯闻’,被《东方日报》拿出来成为大肆报道。甚至后面张达民殴打阮玲玉,两人闹矛盾,都被《东方日报》捕捉到,然后对张达民进行了大量的‘人身攻击’。

  陈光良根本没有负担,反正阮玲玉再过几年也是死,假设现在因此想不开,他也不会内疚。

  当然,《东方日报》关于阮玲玉的新闻,都是攻击的她丈夫,对她都是报以同情。

  而此时的阮玲玉,已经得到整个沪市的粉丝支持,可谓不仅没有‘不红’,反而是‘更红’了。

  中午前。

  黄春荪走外面高兴的走进来,说道:“陈经理,多出销售点反馈,销量已经过半,我们报纸的销量至少是15000张了!”

  陈光良猛的站起来,说道:“好好”

  通过多出网点销售的情况,可以分析出整个市场的情况。

  目前才11点出头,销量过半,那全天至少是20000份以上了!

  30000份可能有点悬,但如果25000份,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战役。

  原本陈光良最担心的是——全国新闻来源有些缓慢,主要是张竹平那边改变了主意,不给第一手的全国新闻。

  但现在来看,抓住沪市及周边的新闻,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全国新闻,晚一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随后,陈光良说道:“不要急着开庆功宴,至少要稳定一个月,才能真正的稳定下来。”

  黄春荪点点头,说道:“嗯,不过大家现在积极性倒是非常高,特别是记者们,不愧是你培训的兵。”

  陈光良笑了起来,他看过《夜行者》,也知道后世报纸新闻的优点,所以他培养出的记者,自然是更胜一筹。

  这些记者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待命,沪市哪里有新闻,都是第一时间赶过去。

  到了晚上八点。

  统计结果终于出来,预计《东方日报》的销量是2.8万份!

  成功!

  陈光良自掏腰包,请加班的所有员工,在写字楼吃上可口的夜宵。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是陈光良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记者靠爆炸新闻素材‘发财’,编辑靠‘报纸销量’分奖金。

第135章 我天赋异禀

  1929年的2月伊始,年关将近。

  一大早,陈光良从‘幸福家园’的床上苏醒,此时才五点半不到。

  穿越近两年时间,他一直保持着每天睡眠时间在6个小时左右,或许中午会午睡二三十分钟,生活规律一直如此。

  “妈,在做早餐?叫阿军、阿峰他们外面买,多方便!”陈光良穿好衣服,对着厨房问候道。

  “外面的早餐未必干净啦.对了,你说今天两名女佣要来上班,什么时候到?”杨慧和蔼的回过头道,心里肯定美滋滋的。

  如今长子的身份,也是越来越高了,非常的光宗耀祖。

  老家不少人生活过不下去,就来沪市找自己的儿子,也是安排得好好的(车行做事或建筑工)。

  陈光良笑道:“约好的7点半,以后便是二十四小时的住家佣人,你有什么事情就让她们做,不要什么事情都抢着做,人家也会不好意思的。”

  杨慧嘟囔道:“买菜这种事,我得亲自去。”

  陈光良笑着摇摇头,但没有再劝,毕竟事情要一步步来,杨慧的‘小农思想’一时半会不可能完全转变。

  这水至清则无鱼,家里的佣人难免有偷奸耍滑的,实在不能忍受就换人便是,但千万不要苛刻指责。

  杨慧又给大儿子说道:“对了,老大,听说今年不允许过春节?”

  她作为一个女人,很享受每年的春节,有不少人前来向他们家祝贺,那是一种荣耀。

  陈光良说道:“我们在租界,市政府管不到。当然了,也用不着放鞭炮什么的;家里贴个自己写的春联,吃个年夜饭,谁管得了。”

  由于国民政府打算在 1929年起,彻底废除历史悠久的阴历新年和春节,他们的理由还特别激进:阴历春节是封建迷信时期的产物,只有推动阳历春节,才能与国际接轨。

  政府有规定:春节期间,贩卖年货、财神像、灶神像的,统统没收,买卖双方都要被抓;公然违抗政府命令,偷偷放假在家过节的,也都要被抓。

  本来规定是规定,不一定要执行。

  但恰恰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迎合南鲸政府,只会变本加厉,至于顺便敛财也未必可知。

  当然,有压迫自然就有反抗,总之今年肯定是碰撞的一年。

  “喔,这不让人过春节,这真实瞎搞!”

  “您可不要出去乱说,沪市的特务多!”

  吓得杨慧顿时闭嘴,再也不敢埋怨。

  陈光良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事最多两年时间,等到1931年便会恢复正常,毕竟这激起民间的反抗是必然的。

  家里活动一下筋骨,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了一会书报。

  老二陈光聪若是有什么学习的问题,也会一并向他请教。

  刚吃完早餐,两个女佣就已经在保镖阿军的带领下,敲门走进来。

  “陈先生”

  “两位阿姨,以后家里就麻烦你们了,这是我妈杨女士”

  请的两位女佣,都是车行的家属,他面试了很多位,最终选择了两个三十来岁的住家保姆。

  年龄不能小也不能大,三十多岁是最合适的。

  安排好女佣的事情,陈光良才起身去上班。

  崭新的雪佛兰汽车,就停在小区的弄堂,路上有邻居,大家也会问候一声。

  坐上汽车,陈光良还得亲自驾驶,毕竟属下们才领取驾照,他不是很放心。

  平常让他们开着车去办事,多练再说。

  上午九点多,在长江车行的基地上,十辆‘三轮黄包车’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起。

  今天是首批‘三轮黄包车’上路的日子,为此陈光良特地邀请了章其华教授,以及《东方日报》的记者,一同来见证。

  “章教授,麻烦您为《东方日报》写一篇文章,关于这个‘三轮黄包车’上路的事情。”

  此时,‘同昌车行制造厂’和‘长江车行’也仅仅是说服‘公董局交通科’和‘市政府交通科’让他们这十辆车上路进行测试。

  所以陈光良接下的动作,是要‘掀起一股舆论’让所有人同情人力车夫的‘劳累所致的疾病伤残’,这样一来,更先进的‘三轮黄包车’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政府的支持替换。

  章其华连载《骆驼祥子》已经完结,去年底又出了单行本,销量很不错。此时的他,可谓名誉加身、金钱加身,收获颇多。

  当然,他始终对人力车夫这个群体是报以同情的心态,所以当听闻‘三轮黄包车’已经研发成功时,心情是非常高兴的。

  “好,我会不留余力来推动这件事的!”章其华当场满口答应道。

  虽然这里面有着商业的元素,但对于这种事,章其华觉得自己是非尽全力不可。

  陈光良随即说道:“那您请坐上前,让人带着你体验一番,看看是不是真的省了车夫很多的劳力。”

  “好,那我今天就体验一番。不过说实话,这一看我就知道这是个很伟大的创新,就是价格150大洋,对很多车夫是很贵的。”章其华感叹道。

  时间一长,陈光良已经成为资本家,他虽然依旧是自己的朋友,但自己依旧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本来一辆黄包车,就让很多车夫望尘莫及,而如今一辆三轮黄包车,价格足足是两倍,那么注定不是穷人可以买得起的。

  当然,还有牌照的事情。

  陈光良坦然说道:“这就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一辆自行车加一辆黄包车,本身就是两个产品结合在一起。更何况,现在牌照集中在各大车行的情况,已经是更加集中。所以说,光有车还不行的!”

  文人就是太过理想化,当然这个社会又非常需要他的理想。

  章其华感叹道:“这倒是!不过,如今你总算解决了一件事,只要以后全国的黄包车普及三轮,那这些人力车夫的身上伤病会少很多。”

  说完,他走上三轮黄包车,开始体验起来。

  陈光良又让记者坐上一辆三轮黄包车,拍些照片作为新闻素材。

  随后,十辆三轮黄包车鱼贯而出长江基地。

  这十辆三轮黄包车,是D项目替换的车(24辆车),这个项目陈光良占股95%,剩下的在李超手里;所以购车款的1300大洋,是准备分期六个月还清的,相当于每个月偿还200多的车款。

  租金也没有涨,‘三班倒’总计1个大洋一天一辆车,毕竟陈光良也不忍心涨租金的。

  实际上是可以涨的,毕竟这十辆车如此拉风,车夫的收入是肯定涨不少的,而且车行还培训了他的骑车。

  所以,哪怕是‘长江车行’换车,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两年时间都不一定换完,毕竟购车款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再加上,也得考虑政府方面的支持,大量的三轮车才能合法上路。

  因为快过新年,陈光良也主动想给自己订购一套好西装,所以下午驱车来到南鲸路上。

  在南鲸路上,有很多‘奉帮裁缝’,即浙江奉化出来的裁缝,非常有名。而这些裁缝店的老板,基本都是姓王,因为是一个叫做王才运的裁缝带出来的。

  而这个王才运是‘荣昌祥’的老板,当年还给国父定做世界上首套‘中山服’。这里面有个典故:当初按照国父的要求,已经流传得很广了。

  直翻领,表治国严谨;

  四贴袋,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

  袋盖笔山形,表重视知识分子;

  五粒纽子,表五权宪法,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袖口三粒纽子,表三民主义,即民主、民生、民权。

  背片不开缝,也有讲究,据说表和平统一之大义。

  因为是国父先生定做的服装,所以又叫做‘中山服’。

  自此之后,荣昌祥便开始名声大震。

  陈光良将汽车稳稳的停到荣昌祥店铺门口,这是一座三层楼格局。

  走进荣昌祥,随即他受到专人的接待,一会儿一名老裁缝便开始给陈光良量身。

  “陈老板是做什么生意的?”

  “嗯地产、报业,这里是我的名片,到时候好了之后可以打电话给我!”

首节 上一节 105/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