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13节
而舆论也开始发生转变:
“出身贫寒,不是人家的错,那些诋毁人家的报纸真是该死啊!”
“就是啊,试问有几个老板会为苦哈哈的人力车夫考虑,听说那些大车行都垄断着沪市的黄包车,普通车夫想买黄包车无疑是痴人说梦话,但人家陈光良允许人力车夫入股,而且车行八成以上是股东,试问这个谁能做到!”
“不仅仅如此呢,人家还研发出这个三轮黄包车,以后人力车夫只需要蹬个自行车,就可以拉客接客,不再是疾病缠身、臭汗缠身。”
“不简单,居然还是个发明家,将自行车和三轮黄包车相结合,真是个天才!”
3月20日,《东方日报》又刊登了地产界的一篇文章,文中指出:
‘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还本,屋归地主’的地产模式发明者陈光良,在去年开发出125幢洋楼,总计375户获得一个近乎‘白住’的居所;而全市的地产商人,照着这样的模式,至少开发(正在开发)出三百多幢楼,将有近一千户人活得稳定的居所。
此模式的出现,预计一定程度的缓解SH市的居住情况,新增更多的住宅楼房。
文章还介绍了已经投入居住的‘幸福家园’,被所用住户一致盛赞,楼房质量优良,新式里弄安全卫生,足以堪称地产界的‘经典新式里弄’。
《商报》也刊登一篇文章,指出:陈光良先生已经前后投稿三篇关于金融、地产、沪市商业前景和地位的相关文章,深受《商报》读者喜欢。
一时间,陈光良的声望继续直线攀升,成为沪市最热门的人物之一。
“厉害啊,面对这么多报纸同行的污蔑,人家不慌不忙的应对。”
“可不是嘛,而且高下立判,人家只是陈述事实,却不攻击同行,这品行就比其他同行高出很多。”
“就是呢,现在的人啊,世风日下,好的给说成坏的。果然,还是《东方日报》最可靠,只陈述事实,不做主观的评论。”
这下好了,《东方日报》还没有开始活动,销量就已经突破35000份,成为各大报纸的噩梦。
各大报纸斥责《东方日报》不正当竞争,如今反让读者认为他们才是不正当竞争——构陷人家报纸的总经理。
前一晚,陈光良还在东方报社里工作。
“黄经理,明天的报纸印好了没有?”
黄春荪当即说道:“印好了,正在进行编码。一人编码,一人检查,不能描,不能重打,错了就扔。”
陈光良看着忙碌的职员,满意的点点头。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编码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如果敲上去数字不清楚,那不能用笔描写,必须扔掉,再重新编码。
打码机是自动编码,机械原理,如果有读者想作假,也不可能,因为必须涂抹,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而且《东方日报》是先验,等到最后一刻没有其他人混进来,才颁发金条。
此次活动虽然搞的大,但销量暴增3万份(印刷6万份),以及拉了一些广告赞助,怎么都不会亏的。
“就是印刷机有点老式,我听说《新闻报》前年购进新型高速轮转机两部,每部每小时可印四张大报36000份?”
黄春荪当即说道:“不错,陈经理也想买?”
陈光良说道:“嗯,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们个报纸增长至4万份以上,就可以考虑购入一台了。”
他现在是财大气粗,谁叫杜月笙、虞洽卿赶着上来给他宰!
他才知道,史量才收购《新闻报》的50%股权,才花了20万大洋。
一个销量15万份的报纸,价值才40万大洋。
但《东方日报》销量仅三万份时,就估值30万大洋了。
如今《东方日报》的账上还有4万大洋,而且也逐渐有了新的盈利,不花出去岂不是留着浪费。
确定工作无误后,陈光良才驱车准备回家。
翌日。
“卖报的,来一份《东方日报》,我看看今天是不是有抽奖的号码?”
“好勒老板,肯定有的,每一份的正刊右上角都有编号,下午4点抽奖,明天的报纸公布中奖消息。”
“还真是,好家伙,我的居然是70055,莫非《东方日报》今天销量要破七万份?”
“很正常,人人参与嘛!”
实际上,此次编号是从10000开始的,另外没有4开头的‘万单位’,相当于最高有79999。
而且为了避免有人造假,报纸每个区域的编码,都是有规律的。
“不知道怎么抽奖的,公不公平?”
“放心吧,老板,抽奖是下午四点,由律师馆见证的情况下,公平公正的抽奖,明天就可以见报的!”
“我倒是忘记了”
一时间,《东方日报》成为抢手报纸,要知道《申报》在沪市及周边城市的销量,也不过八万份。
《东方日报》目前也就在沪市、杭州、苏州等周边城市销售,所以六万份如果真全卖掉,那就在这一地区和《申报》、《新闻报》不相上下了。
虽然很多都是抱着‘抽奖’心态购买《东方日报》,但既然都买下了,自然不会错过阅读。
而《东方日报》在排版和编辑手法上,是领先全国报纸的,目前仅在新闻来源的广泛性、名家的评论犀利性弱一些。
所以《东方日报》的整体质量,是和《新闻报》、《申报》一个等级的,甚至针对特定的群体,更有优势。
所以很多新读者一看《东方日报》,就会逐步喜欢上这一份新报。
“徐志摩好可怜,娶了一个大小姐,不得不卖力赚钱,自己的裤子破烂都舍不得换新的。”
“哎,文人之耻,为了一个女人,不仅被师父大骂一顿,如今更是忤逆父母、作贱自己!”
今天的《东方日报》,还有一个劲爆消息:陆小曼平常的奢侈消费,以及抽大烟,但自己的老公徐志摩却不得身兼多职,拼命赚钱;更有记者拍摄到,徐志摩的裤子惊人破旧,却舍不得换一套新的。
一时间,读者们纷纷对陆小曼进行讨伐。
以前的报纸虽然也有两口子的新闻,但有的是匿名进行报道,如今《东方日报》指名道姓的报道,可谓掀起滔天巨浪。
当然,《东方日报》报道都是有理有据,而非是杜撰。
当天下午4点,在东方报社里,陈光良邀请了虞洽卿为第一天的三名中奖人抽奖。
连续十天,东方报社都会邀请社会有名望的人进行抽奖,同时还有律师馆的律师进行监督。
而第一天,正是宁波大佬‘阿德哥’虞洽卿。
“光良啦,你最近搞的动静很大啊!”虞洽卿觉得很有趣的说道。
“虞先生过奖了,《东方日报》今日销量达60000份,下午四点基本就已经断货了!”陈光良说道。
断货也不会补,毕竟还可以‘饥饿营销’。
虞洽卿有些惊讶起来,他知道《东方日报》仅在沪市及周边销售,甚至还没有《申报》周边的范围广。
按照这种发展下去,怕是活动结束,销量也能维持在五万份吧?
有些厉害,这个年轻人!
“那开始吧!”
抽奖的方式很简单,一共是五个箱子——万千百十个,依次抽取。
“第一个中奖号码出来了,是26255”
“第二个中奖号码也出来了,是52032”
“第三个中奖号码,是70898”
抽奖全部结束,黄春荪连忙抄一遍,然后去准备印刷,今晚注定很多人要加班。
陈光良则和虞洽卿聊了一阵,晚上并约好一起吃饭。
如今的他,也是可以和大佬坐一起吃饭了!
第144章 风气
“《东方日报》销量突破6万份,成为沪市第三大报纸。”
“《东方日报》总经理为第一期中奖的三名读者颁奖,各得到一根大黄鱼金条。”
随着类似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陈光良和《东方日报》再次登上沪市最热门的话题。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而这个效果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毕竟足足要进行十期,足足三十个人获得总计12000大洋的黄金。
这天,陈光良放下报社的工作,来到了‘阳光家园’参加入住仪式。
‘阳光家园’占地12.15亩出头,但却修建了39幢房屋,而且还有一幢陈光良的府邸,占地近半亩地(300平米)。
所以‘阳光家园’相对‘幸福家园一期’,略显拥挤,但实际上也还好!
正常的一幢楼,只占90平米,实际面积还不足80平米。
“妈,这里你可以安排种点花草,就不要种菜了!”陈光良指着一个小花台,笑着说道。
他们这幢房子,还用围墙给拦住,差不有个一百平米出头的院子,汽车都可以停进来。
“行,晚点我来安排!”
杨慧如今也算有点富家太太的模样,知道指挥佣人做事。
随后,陈光良参观了一下自己的新家。
不出意外,最近两三年就会住在这里,甚至可能成为他的‘新房’,当然他现在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家具有些上档次了,不少都是在百货公司购买的,档次属于中档偏上。
现在陈光良手中也有一点闲钱,稍微布置一下新房子自然不是问题。
新家一共是三层楼,陈光良住在三层,杨慧和陈光聪住在二层,一楼作为公共区域。
在陈光良住的三楼,有一间大卧室,有一间书房,有一个客厅,有卫生间、衣帽间。
还算不错!
不过话说回来,一旦他地产做起来后,可以考虑在法租界的霞飞路修建一个大一点的宅子。
没必要对自己太苛刻。
到了中午前,杨青山一家前来吃饭,祝贺陈光良一家乔迁新禧。
因为这座小洋楼对于陈光良来说,也不算匹配身份地位,可能也只是临时住所,甚至对沪市的富豪们来说都不值一提;所以,陈光良这次‘乔迁新禧’并没有邀请朋友们来做客。
低调一点!
“二舅,你们找个日子就搬到幸福家园去住吧,那里的东西都是齐的,直接住就行!”陈光良开口道。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