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34节

  史量才是《申报》老板、《新闻报》大股东,曾有人说:“总司令有百万兵,史量才有百万读者(夸张的说法)”,故史量才确实很有权势。

  史量才不仅是报业的大老板,实际上自身也非常富裕,当年做报纸时,已经是富商一个,家产怕是也有百万级别(含固定资产)。

  “好,既然这样,《东方日报》涨价至3分5厘,比《申报》少一分即可!”

  黄春荪点头说道:“这样一来,我们《东方日报》一年十万以上的利润,便不是问题了!”

  并不是报纸销量越高,利润就越大。

  《申报》销量十二三万,一年利润也就这个规模,可能稍微多一点点。

  所以《东方日报》现在已经不追求销量了,稳定在8万以上就行!

  接下来,陈光良说道:“马经狗经在我们的副刊上,多多少少有些影响报纸的名誉,我们不妨将其拿下来,单独发行成‘单张’,就叫做贴士,英文名Tips。这部分内容移除后,副刊上的内容便多增加一些名人评论、名人八卦、小说连载方面的内容。”

  张静庐马上站出来说道:“对的,一开始我们是为了销量,如今我们销量已经稳定,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单独发行,而且贴士可以直接定价获利,再接广告就更能获利;同时,还不影响《东方日报》。现在单独进行发刊贴士,也可以只是在赛马场和赛狗场进行售卖,将影响力降低最低。”

  单张贴士的价格再贵,对于赌徒来说也不值一提。

  东方报社已经组建了一个撰写马经和狗经的编辑团队,自然也不能解散。

  “行,这事就这样确定!”

  接下来,洪雁宾说道:“东方报业大厦的事情?”

  意思是询问进度!

  《东方日报》在愚园路东段,静安寺附近,买下两亩多地,代价是5万大洋。

  陈光良说道:“已经让庄俊建筑事务所设计,很快建筑图纸就出来了,高七层,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造价仅需要20万大洋。”

  造价贵与否,选择用的材料和设备、以及建筑面积。

  众人大喜,毕竟这个代价完全可以承受,也就是两年左右的利润!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陈光良的掌握依旧存在,特别是黄春荪已经倒戈,张静庐等编辑、记者团队又是他的死忠。

  当然,目前陈光良和一众股东也相处很融洽,《东方日报》也不去发表关于杜月笙的坏新闻,也不去发表关于总司令的坏新闻,总之相当于‘温和派’,和《新闻报》比较路线相同。

  只不过在某些地方,《东方日报》比《新闻报》做的更好!

第163章 搞死房东

  10月初,陈光良和陆元台等人在愚园路视察工地,这里已经成为沪市建筑最繁忙的区域,有数千名工人在这里劳作。

  建筑业的繁忙,确实解决很大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对于这一点,陈光良觉得还挺自豪的。

  他的‘租地、代建’、‘分期、分层’模式,充分调动起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同时也让一些中产阶级消费水平大大提高;而最终受益人中,当然有穷人。

  这个年代的穷人,怎么也不可能买房的,因为压根买不起。一个普通家庭的‘家庭收入’不过30大洋以内,关键生活成本就需要二十大洋以上,所以根本存不了钱,自然也不会惦记买房子。

  所以陈光良这一轮是收割中产阶级、富裕阶级,又主要是收割的是富裕阶级。

  为什么如此说呢?

  表面是收割中产阶级,但他们确确实实未来不需要缴纳房租;原本租房七八年的房租,如今已经可以购买一套,相当的划算。

  实际上是收割的富裕阶级,包括洋人。

  有个数据来说明问题,目前上海洋人拥有土地的亩数、房屋面积、房屋幢数的‘大概’数据:

  第一名是沙逊洋行(英),分别是500亩、45万平方米、1600多幢;

  第二名是业广地产(英),分别是500亩、40万平方米、2800多幢;

  第三名是哈同洋行(英),分别是400亩、25万平方米、1100多幢;

  第四名是昌业地产(英),分别是400亩、18万平方米、1000多幢

  第十名是万国储蓄会(法),分别是150亩、12万平米、750多幢。

  这就是一个大概的数据!

  可以想象得出,这些洋行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大的房东,其次还有华人的大银行、大资本家也拥有大量的住宅出租。

  而陈光良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让更多中层阶级买得起房子,从而使上海的租金下跌,造福更多的华夏人。

  等过两年时间,沪市的房子‘供大于求’、‘租金暴跌’,这些人就该没有那么得意了!

  所以看着愚园路的‘大施工’场景,陈光良很是满意对属下说道:“这么多工地,你们建筑部门可要把好关,我现在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工地上。”

  话虽如此,他依旧经常会来工地上视察,主要是建筑质量要心中有数。

  很简单,陈光良希望给沪市留下一个百年建筑群,将来重回沪市时,一定很有感慨和荣耀。

  陆元台连忙说道:“老板放心,对于建筑质量,我们一向认真把关。包括涉及到每一种建筑材料,我们都是亲力亲为的监督和视察,不让建筑公司偷奸耍滑。”

  曾经好几次,两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和管理层,都邀请他们去吃饭,但都被他们一律解决。

  这第一是老板已经说过,不能接受合作方的宴请;

  这第二是老板还说过,年底分红3%的事情;

  这第三是老板可是精明的很,对建筑上已经了如指掌。

  既然如此,大家又岂会贪图小利,而冒险呢!

  陈光良又说道:“最后一批动工的项目,建筑公司那边准备好了没有?”

  陆元台回道:“准备好了,主要是日子定在5号,不然都已经动工了。另外,正好那一天我们也销售愚园路的最后一批洋房!”

  “行,抓紧时间!”

  “好的”

  虽然说,长江地产在愚园路的所有建筑费,其实也就200万的水平(500幢楼出头),还比不上业广地产投资的一个‘百老汇大厦’500万建筑费。

  但是,像‘百老汇大厦’这的建筑,其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是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华夏受益的部分并不算多。

  而愚园路的这些楼建筑费,很多都是在养建筑工人,以及养活国内的砖厂等。所以在这一点,显然长江地产贡献更大。

  另外一边。

  孙春生和虞伯瑛等人在售楼处,看着空荡荡的一切,有些怀疑。

  为什么同样的‘分期、分层’模式,待遇却不尽相同?

  他们的60幢洋房,从9月中旬开始出售,如今才销售出四成,还有足足六成没有销售完毕!

  这第一是前面被长江地产抢走很多客户,第二是一些买家还是不信任锦兴营业公司。

  “老板不用担心,我们现在准备动工这些地盘,届时诱惑力大增,今年总归能售罄的!”

  孙春生凝重的回道:“我不是担心这里的房子能不能售罄,而是觉得如果在这样好的地产环境下,这种模式还不能及时完成,那也是很影响资金的回笼。哪像长江地产,以此就收款大几十万,又可以投入购买新的地皮当中,这才是我想要的结果!”

  虞伯瑛这时候说道:“如果不是在愚园路,我们的洋楼不会如此难售的!”

  孙春生恍然,这愚园路毕竟是人家的大本营,建立起来的信誉无敌,难怪他们在这里遭到‘不顺利’!

  正当锦兴营业公司还幻想着把愚园路的洋房在今年售罄的时候,长江地产又推出六十幢洋楼,总计180层洋楼。

  依旧是同样的价格,依旧是可以抽取黄金,依旧是打出‘长江地产’的招牌和信誉,瞬间让还想购买愚园路洋楼的顾客,纷纷选择信誉更有保障的长江地产。

  这个时候,别说锦兴营业公司今年能不能顺利售罄愚园路的洋楼,就连长江地产也是准备只要今年售罄最后一批洋楼即可,不追求短时间售罄的目标了!

  锦兴公司的虞伯瑛悄悄的来到长江地产的售楼处,顿时惊讶起来:“哪里来的这么多人?”

  今天长江地产开盘,上午九点已经有了三四百人的样子,这让虞伯瑛如何不惊讶。

  “难道我们锦兴公司真的没有长江地产的信誉好?”

  这是虞伯瑛第一次怀疑这种事情,毕竟锦兴公司也修建了‘太阳公寓’这样的代表作,不至于信誉输给只是盖过洋房的长江地产。

  但今天的事情,已经颠覆他的思维了!

  随后,虞伯瑛离开现场,准备回去汇报给老板。

  陈光良看着今天开盘的盛景,也是很满意,虽然他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的水份,但至少能带动气氛不是。

  “让他们来个一星期试试”

  郭德明随即说道:“好,反正长江车行不缺人,每天组织个百人不是问题。”

  车夫变顾客,这是老板出的主意。

  长江车行只需要购买一批西服,都不用全套,三四十大洋就能搞定一套,然后集中给‘托’换上,然后再传授一些话术,便可以唬人。

  原本一些动摇的业主,有时候在气氛的烘托下,立即就签合同了。

  长江地产在愚园路就剩下60幢洋楼了,能接受这片区域作为住宅的业主,也基本一网打尽。所以,最后一批慢慢出售也无妨,反正他现在借到钱了。

  而且,这一批60幢洋楼中,他留出四套下来,准备作为员工宿舍。

  前前后后,他已经留下六幢给员工们做宿舍,当然,实际上现在基本上所有职员都住在陈光良为他们租赁的宿舍里。

  “周哥,你们安保公司的人手足不足?”陈光良示意周兴高来自己的身边,随后询问道。

  最近长江钱庄那边,每天至少是8名‘铜级保镖’保护,因为源源不断从上海金业交易所套现‘大黄鱼’,然后再存入陈光良的各大‘欠款银行’的金库,包括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金城银行、四明银行、垦业银行、盐业银行等。

  周兴高当即说道:“够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完全可以应对现在的情况。”

  现在这个安保公司,正式保镖也就二十人,经常拉出去野外训练。另外,物业公司的安保也是他们的‘后备队员’,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团伙。

  陈光良现在身边跟着的保镖是四个人,避免被人绑架,因而暴露他‘超人’本体,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嗯走,我们去金业交易所!”

  “好”

  不一会,陈光良乘坐汽车,朝着金业交易所驶去。

  此时他的车队,已经拥有两辆车,他也不需要自己开车。

  有这样的安保措施,他就不担心暴露自己了。

  陈光良来到上海金业交易所的现货黄金交易地,看到今日的金价陷入思考,黄金价格已经涨到一根大黄鱼410元。

  “老板,最近似乎有人在针对我们,他们知道是你在吸纳黄金现货,便故意抬高金价出货!”现在的交易员之一胡金顺,低声在陈光良耳边说道。

  他是陈光良未来岳父严智多介绍的炒金人才,已经入行快十年时间。

  陈光良恍然,长江钱庄计划在一个月吃进200万大洋的黄金现货,加上他陈光良又是今年沪市最热门的富翁和权势人物,自然就成为了靶子。

  “嗯,我明白了.这样,你马上安排人去期货那边卖空,这边买进现货黄金多少,那边就卖空多少。”陈光良当即安排道。

首节 上一节 134/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