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35节
国际黄金真正上涨,估计得11月下旬开始。(美国股市是从10月24日暴跌至11月中旬,当然第一天跌的最猛)
胡金顺一听,顿时眼前一亮,随即说道:“我去安排”
这个新老板可不简单,他心里如是评价道。
因为长江钱庄购入黄金现货,是一个长期投资。而短期上涨又是有人故意在抬高黄金,这只要做一做对冲,便可以降低成本。
陈光良这边继续在现场随意走动,他有些意外被人‘针对’,因为现在他只是购买一点黄金现货而已,又不是介入炒期货黄金,这些人居然也来‘欺生’。
当然,可能也正是这个‘生面孔’,让有人联合起来给他一点颜色瞧瞧。
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倒是不能说是金业交易所的一些会员主动联合,而是默契的联合。
因为当长江钱庄闯入金业交易所的现货黄金交易时,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因为陈光良的名声太响亮了。
而又在得知长江钱庄持续吸纳黄金现货时,大家纷纷开始默契的抬高黄金现货价格,也仅仅是如此而已。
200万大洋的黄金现货,又是持续一个月购入,其实不算多,说到底是陈光良的招牌响,再加上是交易量占比较少的现货黄金,所以才发生这种情况。
很快。
陈光良离开现场,因为现在是黄金现货和期货同时进行‘对冲’,基本上损失不了了。
至于交易所的事情,不仅有胡金顺这样的老手带队,也有陈光良的亲信吴新河等人监督,问题不大。
每天交割黄金时,陈光良就在八名保镖的保护下,将这些黄金存入银行;或先放在家里,次日再存入银行。
严智多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女儿如此受欢迎,苏州‘马家’也看重他的大女儿,希望其作为儿媳妇。
马家在苏州也是赫赫有名的大户,家族经营着钱庄、米店和当铺,家底十分殷实。
自然也是个好亲家!
不过现在严智多已经同意将大女儿许配给陈光良,所以也就以‘有婚约’为由给拒绝了。
毕竟马家虽然条件不错,但陈光良的条件更好!
有权有势有财,这是严智多看陈光良的印象。
有权:指的是陈光良是《东方日报》创始人。有人将上海滩最有权势的两人,分别给史量才和杜月笙,其中史量才便是‘报业大亨’,号称‘百万读者百万兵’。而陈光良的《东方日报》今年异军突起,已经是仅次于史量才之下的报业大亨。至于《新闻部》那边的汪家兄弟,第一是股权在史量才手里,第二是《新闻报》主笔李浩然有着相当的独立性。
有势:指的是陈光良手下那群保镖和车夫,能从顾竹轩手里冒出来,说明陈光良也有一股势力,或者说打手。
有财:这个无需多说了,陈光良仅愚园路的项目就大赚三百万两白银,是今年最能赚钱的人了。而且,陈光良每个生意都做的很好,都是在大赚特赚。
“严伯父”
陈光良拎着礼物来到严家,这是他第二次来。
这个年代社会还不够开放,而严智多更是封建社会的‘余孽’,自然也不允许女儿在未结婚前,和陈光良有什么过分的接触。
当然陈光良也是没心思现在谈恋爱,所以截止目前也就见过严人美两次而已。
“嗯,来坐”
将礼物交给佣人,两人坐在客厅里。
随后严智多说道:“听说最近金业交易所,有人故意抬高金价,针对长江钱庄?”
他虽然经营钱庄,但实际上不怎么炒标金,毕竟严家已经不需要冒险了。
陈光良说道:“小事情,我已经摆平这件事,让胡金顺一边卖空同样的黄金期货,这样交割的时候,应该能抵消一部分。”
严智多立即眼前一亮的说道:“这个办法不错,既然是有人联合抬高,但只要长江钱庄买完后,就该顺势回落。届时,期货结算那边应该能获利一些。”
对冲嘛,很简单的金融模式。
随后严智多又说道:“我还联络了几家钱庄,他们都有意出售黄金,这样可以避免更多资金在现货交易所购入。”
陈光良谨慎的说道:“只是我这辨金的水平不高”
严智多当即说道:“我帮你把关”
“多谢严伯父”
“谢什么,我也是你的长辈,更何况还是长江钱庄的股东。”
随后,严智多主动询问道:“你马上也快二十岁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拒绝马家后,他倒是急着嫁女儿起来。
陈光良很自然的说道:“再等两三年也无妨,毕竟仁美年龄还小。而且这一波黄金和地产生意,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也想专心做事业一段时间。”
严智多反问道:“你真有把握?”
他感觉陈光良有些‘神秘兮兮’,连美国的事情都能预判,就是不知道准不准。
陈光良笑道:“反正我不会亏钱!而且从商以来,我也没有亏过钱!”
自信!
“嗯”
聊了一阵,陈光良被邀请在家吃午饭,出席的还有严子均和严人美的继母,严仁美自然不在。
就算在家,估计也是在楼上吃饭,而不会下来。
毕竟陈光良和严人美还没有正式的‘订婚’,目前也仅是‘口头上的允许’,所以是不能走的太近。
至于谈感情之类的,在严智多眼里根本没有必要!
但陈光良离开时,递给严人美继母一本资料,说道:“伯母,这是一本学习资料,麻烦转交一下给仁美,忘她好好学习!”
其实,看得出来严人美的继母是很宠严人美的,陈光良才如此做。
“行啊,你送她其她的,不见得她高兴;但你送这个,她一定很高兴!”
“是,多谢伯母指点”
随后,陈光良才告辞!
第164章 车行改革
长江地产和锦兴公司,又同时在愚园路卖房,只不过长江地产已经是在卖第二批,而锦兴公司第一批的五成都还没有卖完。
并不是沪市的地产已经‘供大于求’,而是愚园路已经在今年卖出或出租出七八百幢洋房,相当于两千多个中产家庭选择在这里生活。
但不是所有人都想住这里,所以短时间内,愚园路的需求是达到了一个饱和。
今天是‘幸福家园二期’交付入住的日子,陈光良也出现在这里欢迎业主入住,这是长江地产开发的第三个地盘,也是第三个‘租地、代建’楼盘。
“陈老板,听说你们长江地产最近分层出售了很多房子,这里的房子能不能出售给我们?”一名业主询问道。
也引起好几名业主的关心,毕竟若是现房,他们肯定愿意购买的。
陈光良看了一眼旁边的地皮业主岑冲芝,随后笑道:“各位,这里的地皮是这样老板的,我们只是替你们代建,所以这里面很复杂,怕是不能出售。不过呢,大家可以这样想,如果有钱再去外面长江地产购买一套,以后拿来出租。顶手费先收800,一年房租600,六七年就能赚回购买的那套房子,岂不是也很划算!”
作为一个老板,他是真不放过一丝的机会推销自家的房子。
不算昧着良心,肯定亏不了本,虽然1931年后租金会暴跌,但收租到1949年肯定比存银行划算,因为钱是最能贬值的。
“有点道理喔,你们长江地产是不是还在卖房?”
“在卖的,还是愚园路的房子,最低都不到5000大洋。大家有兴趣,那边有宣传单,不妨去看看!”
众人纷纷跑到为长江地产发广告的人那里,看来对陈光良的建议很有兴趣。
看样子这个市场潜力还有,那就是挖掘‘投资建房’这个概念。
随后,地皮业主岑冲芝询问道:“陈老板,你说这房真能分层卖?”
陈光良客气的说道:“当然能”
虽然目前还没有第一个‘分层房契’出来,但租界和华界的官员都曾表示过这是合法的。
岑冲芝又不甘心的问道:“那这房子卖给这些业主,也不是不可以呢!”
陈光良马上提醒道:“岑老板,我们可是签合约的,这房子二十年后才属于你,而且现在房契在我们的手里。”
岑冲芝讪笑道:“这不是问问么!”
如今地皮上涨,他这里又是愚园路中段的地皮,足足13.5亩若是以市价计算(13000多每亩),差不多价值18万大洋。
而他现在每年收租金,也才5500元,损失巨大。
他也是没有想到,一年时间,这里地皮涨了近两倍,被人家长江地产给炒的那么高!
陈光良没有再说什么,做生意总归是有赚有亏的,现在岑冲芝觉得租金太便宜,那也是愿赌服输。
再说这种官僚后代,就应该每年拿点小钱(5500大洋),将来再被人民没收掉财产。
另外一边。
锦兴营业公司,经历一个月的售房,也才卖掉30多幢楼,合计100层左右;还剩下近一半的洋房,只能继续销售。
孙春生看着冷清的售楼处,当即对虞伯瑛说道:“新报纸广告先别登了,等长江地产的楼房卖光,我们明年再登报出售。那个时候,我们的房子已经开建一段时间,再加上现在外面地皮大涨,形势一片大好!”
现在愚园路的房子难卖,是因为今年这里已经建太多,短时间内供需失衡,再加上长江地产的影响力在这里。
但是,整个沪市的地产却呈现一片活跃、大涨的状态,当然主要是地皮暴涨、租金上涨,房屋的价格涨幅有限(购买力在这里)。
虞伯瑛点点头,说道:“目前我们卖掉的三十多幢楼,资金足够我们起楼的资金,可以适当的暂避锋芒!”
孙春生是不满意这种状况的,他本来指望这里回款快一点,自己好继续拿钱去购买地皮的。如今看来,只能通过借贷来继续购入地皮和建筑了。
还有一件事,他和陈光良的看法不一样,那就是孙春生依旧保持着‘出租为主,出售为辅’的原则。
他的这种想法,也和现在沪市大中型地产企业、银行信托部的想法是如出一辙。
大家都还做着‘长久收租高回报’的美梦!
陈光良来到长江地产的售楼处,这里在明年也要建成小洋楼,所以卖完这一波,就得加快速度建筑,才能准时交付。
“老板,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十天时间也售出了五成。”郭德明上前回报道。
最后一批六十幢洋房,自留两幢,一共也就销售58幢而已。
陈光良一边走进售楼处,一边说道:“让销售人员打电话给那些优质老客户,就说我们这个房子投资也是不错的,尽量争取在这个月售罄,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不及时处理掉,总归有件事放在这里。
长江地产的下个项目,可是更高档的南鲸西路。
郭德明立即明白老板是什么意思,他们长江地产也处理过几起‘转售楼花’的交易,现在打出‘投资’的牌,就能新收获不少客户。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