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79节
正巧一名职员来到陈光良面前,说道:“老板,盛七小姐来了!”
陈光良马上说道:“请她到我的办公室来!”
很意外,他和盛七小姐也就一面之缘,居然会来公司找他。
不过这种行为对盛七小姐来说,到也不算出格,毕竟人家还和自己的哥哥打官司,争夺遗产,是华夏第一个女儿去争夺遗传了差不多。好在有孔宋两家的支持,结果还真被她争夺了60万两白银,也算是社会的进步。
“七小姐,请坐!”
见到盛七,陈光良还是很尊重人家,怎么也是严人美的长辈。
盛七打量了一下陈光良的办公室,随即坐在沙发上,笑道:“陈先生的办公室很简陋,一点也不符合你的身家地位呢!”
陈光良亲自泡一杯茶,回应道:“我能有什么身家地位,不过是创业的年轻人而已。”
随即,他在盛七的对面坐下。
盛七梳着一个留海,长得其实不算漂亮,但和宋仔文的爱情故事,确是这上海滩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随后,她说道:“怎么我也算仁美的干妈,要是向你打听点事情,你不会介意吧?”
陈光良坦然的说道:“您是长辈,有什么话就请直说,我不会介意!”
盛七马上问道:“大华饭店,也就是现在的香格里拉饭店,翻修后营业,是否经营舞厅?”
陈光良有些明白了!
大华饭店的舞厅,当初被划分为沪市A档,而A档也就那么两三家,可见在这行业的影响力。
所以他估计,盛七是打算投资百乐门,所以事先来打听消息的。
“不会经营专门的舞厅,一楼已经确定成为宴会大厅,但可以举办舞会。”
盛七得到想要的答案,放下心来的说道:“多谢告知,这个不算商业机密吧?”
陈光良靠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轻松的说道:“莫非七小姐准备投资舞厅,所以特地来打听这个消息?”
盛七笑道:“陈先生果然是聪明人,南浔四象之一的顾家后人顾联承,在靖安寺那里(南鲸西路)购入一副地皮,他有意招股建筑,开一家舞厅。若是香格里拉饭店依旧经营舞厅,那两家距离那么近,且香格里拉舞厅有前面的优势,我自然考虑不入股。”
南浔是个镇,清朝的时候,资产百万两白银才能称之为‘象’。
目前这四象的家族都还在,资产早已经突破千万级别,家族也是非常昌盛。
就好比这个顾联承,今年斥资70万大洋在靖安寺路买下10亩土地,就是实力的象征。
陈光良说了一句话:“开舞厅只是表面风光”
盛七一愣,她感觉陈光良是在指点她,便问道:“陈先生不看好?”
陈光良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你想想一张舞票才值多少钱,虽然舞厅也有吃饭,但人家是来跳舞的,岂会在吃饭上面消费。说到底,舞厅要想赚钱,只有走灰色产业,高雅当不了饭吃。当然,这些话我只当你是仁美的干妈才讲,你只当参考即可!”
或许是爱屋及乌,以至于他今天多讲了两句。
盛七马上说道:“我突然觉得你说的也有些道理,这事我再考虑考虑。对了,你不是在发起制糖厂么,我能不能少投资一点!”
钱放在银行,总归只能吃利息。
陈光良笑道:“七小姐投资舞厅,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赚钱,还有名利。要我说,不如和我一起投资电影院,我正筹备进军制片、发行、戏院,有兴趣,晚点可以聊聊!”
盛七一听,当即说道:“好,投资也是看人,我觉得这个生意似乎也不错。”
这,难怪前世亏了钱,也太好忽悠了。
当然,这还真不是忽悠。
第204章 投资电影
一周后,陈光良来到东方报社。
《资本》杂志主编冯志铭,第一时间拿着一份资料,来到他的办公室。
此时的《资本》杂志已经变成‘周刊’,并成为商业人士的必备书刊,它每期销量28000册,不仅全国畅销,而且还向香港及东南亚销售。
虽然不及《良友》的4万册销量,但《资本》杂志的利润却更高,广告商明白一点——《资本》杂志的读者更有消费能力。
杂志本身是‘亏本印刷’、‘亏本编辑’,真正能带来收益的,只有广告费。
正因为如此,不管是《东方日报》和《资本》,现在都不追求销量。两种刊物每个月可为报社带来15000的利润,便是最成功的一件事。
“老板,这是你要的电影院、电影制片公司方面的资料,已经给你整理好了!”冯志铭将资料放在陈光良的办公桌上,恭敬的说道。
“行,等会我认真看一下。《资本》杂志怎么样?”
冯志铭站在办公桌前,当即汇报起来:“在商业领域,我们的内容已经日渐全面和成熟,目前成为华夏商业杂志的标杆。下一步,我们继续深入‘吃喝玩乐’这个内容板块,继续丰富杂志的内容。”
本身在市场上,是有同类型的商业杂志,叫做《商业杂志(上海1926)》,撰稿人包括有虞洽卿、方椒伯、马寅初、冯子明、张振远、蒋梦芸、朱景逸、沈庭凯、黄其刘、沈维挺、屠广钧等。
但随着《资本》杂志的诞生,这家杂志在去年底,就彻底停刊了。
第一,《商业杂志(上海1926)》没有《资本》更具商业权威性,包括原来的撰稿人都纷纷倒向《资本》。
商业人士更有‘吃喝玩乐’的本质,哪家的舞厅有什么特色,哪家的饭店新到一位大厨等等,这些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陈光良随后说道:“可以搞一个企业榜单——以资产和销售论,十大官企、十大民企、十大航运企业、十大地产企业,别排富豪榜就行。”
要真排了富豪榜,不知道有多少人找报社的麻烦。
冯志铭也马上明白这里面的吸引力,当即说道:“这个榜单就是调查稍微难一点,但肯定大家都感兴趣。”
陈光良说道:“很简单的统计,例如招商局,就找几个知晓行情的人,有多少船只、有多少物业,通过统计来推算出他的资产。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准确,只要有说服力即可。涉及到民企,主要是统计那种股份公司,独资企业就不要统计了。”
“明白”
为什么不统计独资,这还不是陈光良不想自己的企业曝光么。而且‘独资企业’,不就是这个人财富,也适合统计。
但实际上,基本所有的企业都是股份制,无非就是大股东占股权的多少而已!
和冯志铭沟通一番,他便离开办公室,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又学到了一些。
此时的陈光良,虽然不再担任东方报社的总经理,但却是这家报社的灵魂人物,下到编辑和记者,上到管理层,都是他的‘门徒’。
哪怕是总经理黄春荪,也是绝对倒向陈光良,疏远洪雁宾、杜月笙等股东。
随后,陈光良翻阅起资料来。
东方报社的‘商业板块’,实质上也是陈光良的‘商业参谋团’。
关于沪市的电影院、电影制片资料,很快就可以给他整理成资料,供他阅读、思考。
电影院方面:
如今上海滩总计拥有32家电影院,占全国的25%左右。
电影院分为‘一轮电影院’、‘二轮电影院’、‘三轮电影院’、‘四轮电影院’,新上市的影片首先在一轮电影院播放,而后依次递减,价格也相应降低。不论进口片还是国产片,都遵循这一发行规则。影片发行放映分轮制度的实施,既遵循了优先、优质、优价的市场原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量中低收入群体观看电影的休闲消费需求。
首轮影院的比例一般是5: 5,其他轮次可能是4: 6或3: 7不等。外国片在华夏也用两种方法发行,其一是规定每片的租费,租给戏院;其二是与开映此片的戏院,三七拆账。
目前沪市最大的电影院有:大光明电影院、南鲸大戏院、新光大戏院;还有一个在建的国泰电影院,这四家电影院就是前世三十年代的‘四大电影院’,仅一家是华资——在建的国泰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有华资的参与,但地皮完全属于洋人。
四大电影院,每个都是可以容纳1500~2000人的,一般是每天放三场,特殊情况会加场。
而投资一家‘一轮电影院’至少需要60万大洋,投资一家小型的三、四轮普通电影院的资金约为3万-4万元;而作为“远东第一影院”的大光明,更是以百万元巨资进行打造,成为上海滩娱乐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像荣金大戏院,也就是黄金荣投资的电影院,只不过是一家三轮电影院,不过这家主要是戏院(唱戏),所以投资还是挺大的。
从电影院的票价看,一般分为两类,比较豪华的电影院价格相对较高,如1909年开业的维多利亚大戏院,最高是1.2元,最低为0.7元,其昂贵的价格在当时令人咋舌,主要是满足外国侨民以及商务人士。又如1926年,奥迪安电影院最高票价为1.5元,而大光明电影院的最高票价高达2元。
当然,位于曹家渡或闸北地区的电影院,一直采取低廉的价格,花费一两角就可看一次电影,大致与看一场戏曲相近,主要服务于收入低下的本地居民。
‘高低贵贱’在电影市场,拿捏的相当到位。你没有钱,那么就去三四轮电影院看,一两角也能看到;你要有钱,就花个一块,看第一轮的电影。
合理,很合理!
看到这里,陈光良突然想到:“为什么非要将1500~2000人安排在一个厅里看,设计成两个厅,每厅800~1000人岂不是更好?”
其实他也明白一个道理,这个时代的大型电影院,都是有二层观影台的;所以实行多厅影院的话,其实可能受建筑条件、设备方面的影响。
但陈光良还是想到一个办法,如果两个厅的电影院,不能重叠(吕)来设计的话,何不并排涉及呢?
两个厅的好处是,能根据上座率,来调整运营成本。
目前,只有上座率达到53%的电影院,差不多才能回本。所以搞‘二厅影院’,还是很有前途的。
当然这个时代的投资者可能会想——搞两个并排的厅,那何不建两个电影院?
似乎也有些道理!
但在陈光良看来,可以搞成一个主厅,一个副厅的模式;主厅可以搞个1500人的大厅(两层),三楼再设置一个500的小厅。
这种模式,可以调解‘上座率’的问题。
但如果他来投资电影院,要不要考虑投资一百万,建个‘五大电影院之一’?
毕竟,是人有时候就希望‘青史留名’。
投资的话,可以选择招股的,毕竟他的影响力,一定有不少人愿意投资。
制片方面:
1925年前后,上海有各种电影公司141家,占全国80%以上。然而,好景不长,因受到资金、技术、人员以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量电影制片机构亏损,致使电影公司数量剧减,及至1927年,上海电影公司仅存27家。最近几年略有增长,并形成了明星、天一、联华三家规模较大的电影公司鼎足而立的局面,三家公司约占市场份额的60~70%。
陈光良对左·派电影不感兴趣,准备拍些‘功夫片’融合‘民族国家情怀’的电影,例如方世玉、洪熙官、黄飞鸿、霍元甲、大刀王五系列,亦或者黄梅调片。
当然不能拍纯粹的武侠商业片,不然这个时代能批判死你,那是不爱国的表现。
但将功夫融入爱国情怀中(抗清、抗列强),那自然谁也说不出问题来。
放下资料,陈光良合计一下,倘若成立‘制片、发行、影院’一条龙的企业,怎么也得100万资金。
这对其他人来说,自然是个天文数字,但对于陈光良来说,也不算大数字。
更何况,陈光良还准备招股一半!
干!
第二天,陈光良来到靖安寺路(南鲸西路),陪同他身边的是长江地产的郭德明等人。
南鲸西路大概是3.8公里,最西段目前已经非常昂贵了,例如‘百乐门舞厅’的地皮,今年买进的价值已经是7万每亩,而这幅地皮已经是距离最西段几百米的距离,在靖安寺的西段。
百乐门舞厅地皮再往东去,首先便是靖安寺,随后便到了程霖生家族的‘大本营’;程霖生家族在这个地方有近百亩地皮,当然很多地皮只能是从南鲸西路向南北方向发展。
以程霖生家族的大宅为例,最低价怕是已经8~10万大洋,后世的张爱玲故居,便是建在程霖生家族地皮上的公寓,当然那个时候归属已经是洋行的资产了。
程霖生家族的地皮,再往东边走一些,便是到了陈光良购买的大华饭店原址,也就是如今的香格里拉饭店和新城花园。
所以说,仅隔一年多的时间,陈光良购入的六十亩地皮,价值可能都高达400万(因为有些地皮面积是向外发展的,要稍微平均一下)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