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81节
这点钱,陈光良后面顺便‘炒’点东西,都不知道赚多少!
在这上海滩赚钱,要么‘投机’,要么‘灰色产业’,而最赚钱的便是‘投机’。
回去的路上,严仁美在车上说道:“你怎么连干妈的玩笑都敢开,还在他们面前牵我的手?”
一双美目向上仰望,或娇羞,或多情,漂亮的柳叶眉,更是徒增几分美丽动人。
这丫头,要是好好开发一下,那可不得了,当真是倾国倾城。
陈光良故意说道:“莫非你喜欢封建思维的未婚夫,那也不是不行!”
严仁美当即说道:“不准!”
想起父亲的封建思想,她就深感厌恶。
“哈哈”陈光良笑道:“那就是了,大家都算年轻人,你干妈也没有结婚,再说我们现在又一起做生意,自然相处要自然一点。更何况,我也是在开导她,你没看人家很感激我么!”
严仁美顿时心情美滋滋的说道:“你和谁都可以放得开!只不过,我觉得干妈对宋仔文不会那么轻易的放下,感觉挺恨的。”
女人嘛,哪里都有八卦!
关键是,这个时代的八卦新闻,一点不比前世差,而且都还是玩高端局。
说到底,不管是香港,还是后世内地,其实都是这个时代上海滩玩过的东西。
陈光良笑道:“我就觉得宋仔文没有错,是你干妈有错。”
眼见严仁美有些急,陈光良笑道:“你想想,人家让她跟着去粤省,她又没有胆量。现在人家宋仔文和张乐怡过得好好的,珍惜眼前的人,能有什么罪过。”
说完,又拉起严仁美的手。
在这个礼仪尚未崩坏的时代,拉拉手还是可以的,更何况两人已经订婚了。
严仁美鼓起勇气的说道:“那他们以前浪漫的过去,就可以一笔勾销嘛?”
陈光良说道:“什么叫做浪漫,我们这个才叫做浪漫。他们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
严人美马上说道:“那我们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不是?”
这一颗,她的心都已经是陈光良。
陈光良却又打趣道:“时间是对的,就是我好像不是你一开始对的人!”
严人美马上紧紧的挽着陈光良的胳膊,说道:“不是那样的其实,第一次见面,我对你是有一些好感的。”
着急的解释起来,无非就是担心是封建婚姻,再加上读书中断。
陈光良这才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严人美马上发现陈光良是在打趣她,立即收回手,捏着小拳头的说道:“记住了,下次不准再提这个事情了,不然你约我,我就不出来了。”
提这个事情,感觉就像给这段感情加苦的成分。
陈光良将严人美搂到怀里,说道:“不说”
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用一些肢体动作,来增加两人的感情。
严人美并没有反抗,而是说道:“对了,孔令仪的妈妈我当时觉得不好意思,就答应传话。你要是不方便,我就再传话给他们,不用考虑我的原因?”
这让陈光良刮目相看,这丫头居然还有这样‘识大体’的一面。
“有什么不方便的,我和孔先生有过见面,再见一次面有什么!”
“真的?”
“千金还真,而且我还知道,这次见面不会是坏事。”
“那就好”
陈光良稍微过了一下脑子,觉得大概率是为了‘制糖’的事情。
这事,陈光良本来不是为了‘利’,不管孔祥熙怎么掺和,他都不会反对。
反之,陈光良心中还对和陈济棠交往保持着警惕,因为他知道陈济棠倒台后,他的经济参谋也难逃。
例如前世的‘粤省制糖奠基人’冯锐,待陈济棠倒台后,便被南鲸政府给枪毙了。
当然,冯锐是粤省建设厅的厅长,他的贡献很大,但是他的问题也不小:第一,掺和陈济棠走私白糖的事情,减少了关税收入,蒋自然不喜;第二,冯锐本来就很贪污,还养小妾,又被人举报。
综合起来,冯锐是很有才华,但不该卷入官场的事情。
陈光良自然不会卷入陈济棠的事情,毕竟他是商人。
第206章 染指
这一日。
陈光良携严人美,来到思南路的孔祥熙居所。
据说孔祥熙在沪市有不少房产,而且一直在购买当中,看来应该是真的。
踏进孔府的大门,孔令仪便认真的打量着陈光良,似乎要看清这个抓走‘好闺蜜的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孔大小姐”
“你人长得还挺好看的,难怪仁美读书的心思都少了。”
严人美一听,急迫的说道:“令仪,乱说什么呢!”
只当是小姐们之间打闹,陈光良并没有放在心上,随后来到孔府的客厅。
孔祥熙和宋大小姐都在,他们本来坐在沙发上,见陈光良等人走进来,还是笑着起身迎接。这里面充分说明,他们没有将陈光良当做晚辈看,而且今天自然是商业交谈为主。
众人招呼一番,便在沙发上落座。
孔令仪懂事的将严人美拉到楼上的闺房,让父母与陈光良交谈,她现在岂不知道,今天父母找陈光良是有公事要谈。
“陈先生最近的‘华夏白糖论’和‘华夏航运论’,我也有阅读,南鲸方面也有关注。”孔祥熙用略带官腔的口吻,说道。
陈光良很自然的说道:“我毕竟是《东方日报》的创始人,写这些文章的初衷,也只是撰稿,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我毕竟是纸上谈兵,相信很多人都会比我更懂行!”
孔祥熙、宋大小姐夫妇对视一眼,两人此时都认为陈光良也算是‘老谋深算’,丝毫不向他们靠拢,但也保持着有理有据。
一般的商人,在对待孔氏、宋氏时,都是巴结的。
这个陈光良倒好,有着未婚妻和他们女儿的关系,居然还不顺势靠拢。
宋大小姐直接说道:“你觉得上海适不适合开糖厂?”
孔祥熙当年花费150万大洋,买下原来的国民制糖厂,随后又以这部分资产和南鲸政府合作,开设了一家糖厂。
但是,这家糖厂的经营却一直不见好转,甚至在洋塘的倾销下,已经处于快停产的程度。
陈光良说道:“孔部长、夫人,制糖厂的设备只有采取甘蔗榨糖,才能和洋塘竞争。当然,我也考察过沪市及周边的情况,这里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情况也是不错的,比如崇明岛就很适合种植甘蔗。当然比起粤省的情况,又差了一些。恰逢这几年,我国的生丝等农作物会遭遇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倒是可以尝试一下种植甘蔗。当然,这必须由制糖厂来给农户保底,大家才会有这个积极性。”
孔祥熙是实业部长,闻言后说道:“你的意思是,江浙农户要受到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严重影响?”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必然的,生丝等价格,已经大幅回落,还有日本人趁机倾销种种发生的事情都证明,这几年农村经济将受到很大的打击。”
孔祥熙说道:“你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一下。”
这是什么话,不是你们主动问的么,怎么成了自己的建议。
一个唱官脸,一个唱商脸,宋大小姐马上说道:“听说你在发起粤省制糖厂招股?”
陈光良马上说道:“是受粤省府主席陈铭枢的邀请,我们江浙财团打算出资50%,参与粤省第一家大型制糖厂的投资。”
话里的信息透露出两条,是受‘陈铭枢’为代表的省府邀请,是‘江浙财团’全体参加。
不然以后,追究他和陈济棠有关系,岂不是麻烦事。
宋大小姐并不在意,继续说道:“还差多少份额,既然是对国家有益,我们也有意支持!”
好家伙,这话说得多漂亮!
还差多少份额?那说明一定要有‘差额’。
对国家有益,他们才想入股的。
陈光良马上说道:“江浙财团差不多已经发起150万,还差50万的份额。”
此时,也就虞洽卿、张元济、方椒伯等人发起,他们也就最高十万认购。
见事情谈得差不多,孔祥熙马上说道:“好,剩下的50万由我来认购。另外,南鲸政府也有意办榨糖厂,想请你做下参谋!”
这,历史是这样的嘛?
南鲸居然也想染指榨糖厂,殊不知,孔祥熙正是看中陈光良在这方面的本领,才决定继续投资糖厂。
“好,不过我建议等粤省那边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南鲸方面再考虑投资。包括和榨糖机械设备厂谈判有利、引进甘蔗品种等事情,有一些苗头后,再加入。这样不仅设备可以省钱,甘蔗品种也无需麻烦。”
孔祥熙高兴的说道:“好,就听陈先生你的,等那边筹备得差不多,你就写一份方案给我们实业部。”
“好”
陈光良也是会用心做事,毕竟这是好事。
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南鲸政府只需要投资一家日榨1000吨(这里1000吨是指甘蔗)的工厂即可。
这第一是条件不急粤省,第二是慎重起见。
日榨1000吨甘蔗的工厂,保守估计得投资100万美金(即400万大洋)。这样的工厂,一天预计可以榨糖200吨。
一吨糖在香港明年的行情,估计在140大洋每吨,但在国内最起码是250左右,因为关税明年就要出台。
这样一来,就算价格按照200计算,一天的产值便是4万大洋,一年产值便是1400万。
可以说,基本上一年就能差不多回本。
随后,陈光良在孔府吃了一顿饭,多少有些‘公事公办’的态度,不算靠上孔氏和宋氏。
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不掺和官场的事情’,但是又不会去得罪官府,不去和官争利。就拿报纸来说,《东方日报》比《申报》和《新闻报》在政治上灵活的多,虽然会失去一些激进的读书人,但本来就是以‘商业新闻’和‘时事新闻’为主的报纸,反倒是不会去可以追求‘犀利评论’。
待陈光良和严人美离开后。
宋大小姐在书房里,询问孔祥熙:“你怎么看这个年轻人?”
孔祥熙打着官腔的说道:“识趣,处事圆滑,但没什么问题。看似很多地方,他保持着警惕,实则是很好拿捏,而且对南鲸政府,一直是支持的态度。我们家令侃要是有这份能力,那就好了!”
处事圆滑,对孔家人来说,是最好的优点。
山西孔家,也是山东孔家的分支。
宋大小姐马上说道:“我们家令侃只是年龄不到,以后出来做事,比陈光良的条件好多了。”
她的眼里,自然是认为儿子以后的成绩,会超过陈光良,毕竟有孔宋蒋三家做后盾。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