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93节

  他核算了一下,幸福家园一期一共是135户人,倘若一年的物业费是20大洋,也能收个2700元。而养活一名物业人员,一年需要160元,六个也才1000元,再加上其它成本,也就1200~1500元的样子。

  利润还是有的!

  “好,我们马上安排。”

  随后,陈光良看起资料来。

  长江地产第三个地产项目,叫做‘幸福家园二期’,因为幸福家园第一期也在愚园路中段,所以这个项目干脆叫做幸福家园二期。

  占地面积是13.5亩,计建成42幢三层砖木结构的洋房,整体格局呈现‘鱼骨型’布局。每个弄堂的宽距,还是可以的,通汽车式毫无问题的。

  总建筑面积为10600平米,设置前门、后门两个大门。

  这一次的售价,每层都要涨100,最低都要3799,中间则要4199,最上层则要4799元,相当于均价4200元一层。

  这个价格也还好,以目前沪市人均家庭30大洋月收入计算,不吃不喝10年出头而已。

  当然,普通人哪里买得起房子,至少也得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因为这个要存款才行。

  这个时候,如果是搞个‘分期付款’,那简直是绝杀,因为很多中产阶级完全有消费实力。

  所以说,陈光良先不急着搞‘分期付款’和‘销售期房’,后面等这个模式饱和一些后,他再拿出来搞,就可以继续大赚特赚了。

第121章 牌局赢地皮

  回到长江车行,这里已经只剩下‘长江车行’、‘维他奶’两家企业在办公室。

  目前‘维他奶’还在筹备阶段,主要是由陈光良和两个职员组成,工作是搜集关于世界饮品资料,研究饮品经营和市场销售策略;至于‘豆奶’的工艺,后续会招募技术人员,和陈光良共同来进行完善。

  “老板”

  周兴高、林峰两人联袂走进陈光良的办公室。

  陈光良示意两人坐下,随后开口道:“长江地产那边准备成立长江物业管理公司.所以说,我想让安保公司来负责这个长江物业的保安培训,也乘机壮大我们的后备力量,你们明白了嘛?”

  长江物业可不打算招募老头做保安,而是打算招募年轻人来做,毕竟薪水12~15大洋一个月,简直收入算很好的了,不愁没人来做。

  而陈光良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安保公司,目前拥有十二名保镖,还有十二把枪,自保是没有问题。更不要说,谁打他的主意,也只有死路一条。

  周兴高说道:“这个不错,长江地产都已经准备开发第三个项目,以后每个项目都会有保安,我们派人去稍微培训一下,便是不错的安保公司苗子。”

  林峰也说道:“那不如纳入安保公司来,由这边付工资岂不是更好?”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当然不行,当保安才几个工资,保镖最低档次也有20大洋,这岂不是让人家心里不舒服。”

  做保安,一个月12大洋已经算不错了,再加上一些福利,一年也就收入个160~180大洋的样子。但陈光良的安保公司,保镖最低是20大洋一个月,如果能升到‘铜牌保镖’,那就是25大洋一个月,还有各种福利。

  林峰顿时摸摸后脑勺,显露出尴尬的神情。

  虽然是他和周兴高负责安保公司的事情,但显然周兴高才是真正的‘文武全才’,对陈光良的帮助更大。当然,陈光良也是耐心的培养林峰做事,总归有成长的那一天。

  这一日,陈光良在方椒伯的邀请下,来到宁波旅沪同乡会。

  自从加入这个同乡会后,陈光良倒是认识了一些人,甚至连‘阿德哥’虞洽卿都有过一面之缘。

  “光良,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煤炭大王谢先生,你该知道吧?”方椒伯又当起介绍人,替陈光良介绍人脉。

  陈光良连忙行礼,躬身后说道:“自然是知道蘅牕先生,他可是我们宁波帮的先贤!”

  谢天赐,号蘅牕,煤炭巨商,上海煤业公会会长,被誉为“煤炭大王”。

  财富数千万,远不是陈光良可以比拟的。

  谢天赐和气的说道:“我听说过你,愚园路的地产大王!”

  陈光良是名气大于财力,外人只道他在愚园路开发了八十多幢房子和拥有几十亩地皮,对他真正的财力反而不加重视。

  殊不知,陈光良的财富也就二三十万的样子,都称不上富豪。

  “蘅牕先生说笑了,那些不过是投机而已,业权都不属于在下。”

  “哈哈,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不过你也算是地产界的新贵,不用妄自菲薄。”

  一番介绍后,方椒伯提议搓麻将。

  本来陈光良是不和大家搓的,因为他自知财力有限,本身也不喜赌博。但奈何这个时代的应酬,也是必须学会这样本领的。

  “光良,算你一个,今天正好缺个人!”方椒伯马上点兵,让陈光良躲避不掉。

  此时,有方椒伯、谢天赐,以及另外一位宁波籍著名实业家刘聘三。

  陈光良为难道:“陪各位前辈搓麻将是没问题,只是这赌注若是太大,怕是我上不得台面。”

  方椒伯没有为难,说道:“小赌怡情,那就50大洋一番。还有,你不是想买地皮么,蘅牕在威海路就有幅地皮,陪好了,人家说不定愿意卖给你!”

  谢天赐笑骂道:“好你个方椒伯,主意都打道我的头上了,不过50大洋一番不过瘾,只要光良你陪我们玩100大洋一番的,输赢我的考虑下,卖给你一幅地皮。”

  陈光良咬咬牙的说道:“既然蘅牕先生都这样讲了,我自然是奉陪!”

  前段时间,可口可乐那边给了他4000多的大洋的报酬,再加上他手中可以活动的钱,加起来也有大几千近万大洋。

  另外一方面,陈光良虽然不喜欢赌博,但不代表他牌技不好;相反,他牌技在他的超强大脑的加持下,还是不错的。

  “那就上桌子吧”

  上了牌桌,陈光良心态也平息下来,打牌最忌讳的事心浮气躁,今晚他就拿出几千万大洋玩,输赢无论。

  牌局开始后,陈光良打起了保守局,不求大牌,只求胡牌,宁拆不放炮的原则。另外,对于大家的话题,他总是主动参与,并发表言论,以此来混淆这些老头子的思维。

  方椒伯:“《商报》怕是办不长了,最近两个多月的销量,连成本都不足以回来。光良,你还打算办么?”

  陈光良:“碰有机会当然可以接过来办报,《商报》失败的原因很简单,没有自己的东西,就很难在报业立足。”

  谢天赐不只是计,陷入这个话题中,说道:“你还懂办报?”

  陈光良一边打牌,一边说道:“似懂非懂,毕竟按照晚辈的想法,办好一份报纸,一定找到吸引人的内容,提高报纸的娱乐性。市面上都是‘雅报’,我办报纸就要办一份‘俗报’”

  “雅报怎么说,俗报怎么说?”

  众人被陈光良的话题吸引,不一会陈光良就自摸胡牌了。

  最近他也在考虑办报的事情,一开始他认为办商业性质的报纸有前途,可眼观此时的《商报》,他觉得自己竞争不过《新闻报》、《申报》这样的大报。

  陈光良又想到‘大众报’、‘娱乐报’,将马经、狗经、武侠小说,引入报纸中,再增加销量的同时,逐步提高新闻的数目和质量,最终一定可以销量大增的。

  当天晚上,陈光良运气没错,赢钱了,不过只是小赢,也就2000大洋的。

  至于谢天赐的那幅地皮,他也是有意卖给陈光良。

  这幅地皮在威海路上,面积有10.2亩,价格在9000多一亩。

  而威海路是夹在静安寺路(南鲸西路)、霞飞路西段(延胺西路)的中间;谢天赐要出售他的地皮,一直被他空在手里。

  其实,若是没有今天这个牌局,谢天赐未必愿意出售。

  但事前已经讲好,他也推辞不掉。

  一周后,陈光良如愿以10万大洋购入威海路的10.2亩地皮。

  这幅地皮如此昂贵,陈光良暂不打算兴建新式里弄,后续看看能不能修建4~5层的公寓,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与此同时,金城银行也和哈同签署了苛刻的合约,主要内容为:

  此块地皮租期32年,租金每年18万两白银,分四季支付;租金不得因为他人他事之压迫而有所变更;租约期满后,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全部无偿归还哈同所有;承租人应使用最好之材料建筑新屋,总建筑费用不得少于45万两白银,其建筑蓝图须经哈同签字认可;该处动拆迁由哈同负责完成。

  程子康虽然感到条件苛刻,但还是勉强在协议上签了字。

  “老板,这是后天的广告内容,拿给您过目?”郭德明递给陈光良一张纸。

  ‘幸福家园第二期’将在11月初开盘,总计126层住宅,依旧采取的是十六字真言——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还本,屋归地主。

  而这十六字真言,已经有其它地产公司学会,本月出现一家同样地产商的广告。

  这样算下来,差不多八个月时间,才被人真正学会。

  “这里不行,要加一个‘著名开发商,信誉有保证’,我们长江地产在这个模式领域,不仅是开拓者,更是信誉的保证。”

  以前,主要是银行的担保,如今虽然依旧有银行担保,但长江地产应该也要成为一个信誉的保证。

  “好的,我马上改一下!”

  陈光良又说道:“广告还是五天时间,早售罄就早下架,没必要省两天广告费。”

  “知道了”

  郭德明离开后,陈光良倒是期待着明年——长江地产会成长到何种地步?

  毕竟一旦‘分层出售’、‘售期房(售楼花)’诞生,那长江地产就是沪市真正的‘地产巨头’,能让陈光良的身家几年就达到数百万的样子。

  当然在这之前,陈光良要将报纸、实业的事情,先给整出来再说。

第122章 买房困难的大文豪

  11月伊始。

  长江地产的第三个地产项目‘幸福家园第二期’,在《新闻报》打出广告:

  长江地产信托部第三批代建洋房。地点:愚园路409弄(静安寺附近),环境绝佳,1路、9路公共汽车直达弄口。建筑:真西式构造,阔15尺,深52尺,花园、钢窗、卫生器具、冷热水管,一应俱全。造价:二层每宅3699元,计有大小房间六间;假三层每宅4199元,计有大小房间8间;三层每宅4799元,计有大小房间9间。特点:由著名地产企业长江地产开发,建筑期内由殷实银行保证交房;住满20年由著名银行保证还本;自来水免费供应。

  广告一出,反响热烈。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长江地产已经开发120多幢洋房,这份实力已经是上海地产企业的佼佼者(后世巅峰时期的四明银行,一共有1200幢楼供出租)。

  当然,这120多幢洋房的业权,并不属于长江地产,不过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

  景云里18号。

  鲁迅和许广平夫妇,和周作人一家住在一起。

  原本鲁迅夫妇住在景云里23号,但因为和邻居关系并不好,所以最近选择搬到弟弟家一起合租。

  然而,景云里18号也让鲁迅不甚满意,因为周作人的孩子太小,导致一样的嘈杂。

  “这个愚园路的房子倒是不错,如果拿的出钱,可以买下一层,一劳永逸。”鲁迅看着报纸的地产广告,忍不住对妻子说道。

  许广平接过报纸,看了眼后,说道:“是呢,只需存如一笔钱,靠着利息就可以免费住房二十年。关键是我们没得那么多钱,所以就别想了!”

  鲁迅只能无奈的摇摇头,他的收入虽然高,但购买书籍、支持进步青年等开销却非常大,所以哪里有什么存款。

  但他对在沪市的住房,却非常不喜欢,两次搬家都不甚满意。

  “我观景云里17号房子要空出来了,我这就和房东谈谈,争取我们单独住。”鲁迅对于搬家,势在必得,毕竟创作需要一个好环境。

  许广平点点头,说道:“嗯,再说我们准备要孩子,确实要找个安胎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93/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