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409节
康熙那时候,也是命子孙代为叩拜的,从山门到神功圣德碑前,三步一跪,五步一叩首,这可足足有四里地啊。
这一路磕过去,不死也得脱层皮!
不过嘛,此刻他两知道,这可不是讲价钱的时候,反而是荣耀,因此只能赶紧扑出来,跪在自己弟弟面前,嗷嗷叫着自己愿意。
莫子布哈哈一笑,“准了,就由两位兄长代劳吧!”
。。。。
过了神功圣德碑不远,就来到了康麻子祭祀洪武太祖的地方,莫子布拈香奠酒,亲自朗诵祭文,莫子潢、莫子淌和其余文武百官则三跪九叩。
只有太上皇帝莫天赐和现任皇帝莫子布没有下拜。
完事之后,我莫大皇帝挽起皇帝冕服的下摆,飞起一脚就把康麻子手书的治隆唐宋碑给踹翻,哗啦啦一声碎成十几块。
随后,莫子布命人将在九江和南昌俘虏的三个黄带子当场斩首,头颅当做贡品,上贡给朱元璋。
“太祖爷,鞑子杀了你好多子孙,今日我也把逆贼奴儿哈赤的子孙带来了,你且先享用三头。”
随后,莫子布把手一挥,澄海侯陈联走了上来,他双手各拿着一把牛耳刀。
“阿联,当着太祖爷的面,可不要出丑,此贼你最少要活剐他三百刀,给太祖爷爷消气!”
“陛下你就看好吧!”陈联残忍的一笑,“拿下福州城后,臣专门找了鞑子高官练手,亲手剐了三十七人,已经把手艺磨炼的出神入化,三百刀,一刀也不会少。”
范建中惊恐的大叫了起来,他这时才知道,莫子布下令给他治伤,赐他饭菜,甚至还专门给他找了几个旗人娼妇暖床。
不是因为原谅了他,要给他高官厚禄,而是要把他当着朱洪武和马皇后的面,给千刀万剐呀!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范建中尖利的嚎叫着,被吓得屎尿齐流,臭不可言。
莫子布残忍的一笑,“狗东西,你祖宗范文程当汉奸的时候,就注定就你不得好死!”
第412章 大虞四京
祭拜过明太祖朱元璋之后,莫子布这个建立的有些匆忙的大虞朝,终于是走上了正轨。
而中国历朝历代,建立新朝后的制度礼仪等建设,就没有莫子布这么轻松的,他完全可以照抄明朝就行,从制度到衣冠,都悉如明制。
甚至连五德终始说都可以照抄。
因为按照这套理论,汉家王朝推翻或者取而代之上一个王朝的,才会五德相克来确定下一个王朝的德。
而大虞则是驱逐满清而建,不是推翻的大明,所以要五德相生,也就是可以继承。
那么大虞就跟大明一样,是火德,尚红色,一切礼仪制度都可以不变。
当然,明朝当年也是驱逐蒙元而建,所以他这个火德,实际上是承袭自宋朝。
这样一来,宋明虞三朝,都是火德,尚红。
不过制度也不是完全一样,莫子布将负责接待外夷的会同馆撤销,功能再次并入了鸿胪寺中,同时主客司、四夷馆功能也并入鸿胪寺中。
除了这些以外,鸿胪寺还要掌管泰西书籍翻译,管理留学生,负责与泰西诸国列强交流等等。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经过莫子布变革,已经在事实上把夏君夷民这套系统给干废了,因为这套系统,是跟华夷之辩伴生的。
那么现在按照莫子布的大义忠奸论,天下间原本属于华夏文化边角料的朝鲜、日本、安南就将不再拥有藩国地位,是要直接纳入统治的。
暹罗、缅甸、荷属东印度、西属吕宋则是要经过拉拢、打击后变为封臣之地的领土。
同时,泰西列强,具体指英法哈西俄普等国的地位则会抬升,按照莫子布的理论,他们将与中华一起进入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战国时代,属于战国列强。
那么既然成为了战国列强,自然就不能用会同馆、四夷馆这样夏君夷民的态度跟人打交道了。
其实在此时来说,欧洲还没强到是个国家都能跟中华平起平坐的地位,最多英法两国勉强有这资格。
但莫子布就是要抬举一下他们,因为只有莫子布这个皇帝都抬举他们了,才会引起国内士绅阶层极大兴趣,间接引领他们走出去,开眼看世界,增强交流。
只不过这么一来,礼部的权力就被大大削弱了,于是莫子布将满清负责管理各少数民族的理藩院功能也并入进礼部去了。
以后各地封臣,各少民土司,青塘将要实行的金瓶挚签,日韩保留的封臣,这些内藩的各项事宜,都将由礼部管理。
除了礼部和鸿胪寺以外,大虞的分封制度也将与大明完全不一样,不会再把皇子封在国内,留在国内的,最多也就能封到郡王,去外面拓地殖民的,才能到亲王这一级别。
但其实,上面的这些并不算大虞和大明最大的区别,大虞和大明最大的区别,是大虞的内司丞(司礼监)并不是像大明那样,完全由皇帝的亲近宦官担任。
因为大明已经用它的命来告诉了莫子布,单纯用宦官的司礼监,还是不可能斗得过文官系统。
所以莫子布准备一面不让勋贵武臣堕落的太快,又开始培植新兴的实业资产阶级进入权力中心。
还将内司丞改称鸾台,鸾台官员来源完全敞开,所有具有举人以上功名者,不用参加科举,只要得到皇帝的征召,就可以成为鸾台的一员。
当然,鸾台的官员,就不能叫什么首领太监、秉笔太监了。
鸾台分为侍从文官司、参谋军官司、内廷转运司三个衙门。
官长分别为侍中、参谋将军、转运督监,鸾台首领为枢机大臣,分设左右大臣,掌握批红大权。
这官制和礼仪基本一样了,军队编制也要立刻趋同。
原本大虞由近卫、镇军、临时征召义从这一套模式,转换为由皇室提供饷银的禁军,驻扎京师的京营和分驻各地的镇军。
禁军以近卫军为番号,特殊会有赐名,比如现在的羽林近卫、龙骧近卫等。
禁军目前保持一万五千人的规模,共分五团,每团三千人,采用欧式的团-连模式。
又恢复明朝的京师十二团营制度,这十二团营由原本的镇军组成,各团的番号取消,采用明朝四武、四勇、四威命名法。
不过团营改称军,冠以兴唐称号。
每军一万人,设一统军总揽,其下分三团和一督标标兵营。
此外地方上则分为镇军和卫所军,这是因为明朝卫所军,实际上是跟户籍制度绑定的,大虞不可能再采用朱洪武那样的户籍制度,是以卫所军在大陆根本就铺不开。
于是莫子布在大陆上沿袭清朝的绿营制度设立镇军,官职、编制与绿营兵相同。
而广南和南洋四省有足够的土地实行卫所屯田制,移民合作社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军户制度,所以这五省就不设镇军,而是直接设立卫所军。
这一套军改下来,以后大虞的主力就是京城兴唐十二军,近卫军一万五千,地方则是绿营和卫所军夹杂。
这所有的变动,都是根据现实来的,原本兴唐军的编制,大体是从欧式陆军学的。
因为彼时兴唐与欧洲诸国一样,人口不怎么多,海军非常重要,陆军相对袖珍。
所以直接用团-连两级,保证君主或者主帅的垂直指挥,不用考虑大兵团作战。
而现在自然不行了,在北河之战时就出现指挥不畅,权责重叠的等缺点,所以要在一定程度上沿袭明朝的旧制。
虽然土木堡之后,明朝也基本丧失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但框架是适配的。
西元1779年,2月20日。大虞光中三年,满清乾隆四十四年,正月初五。
刚刚过完除夕,莫子布就把百官召集起来进行了大朝会,除了册封一批有功的勋臣以外,莫子布还宣布了大虞的官员设置。
莫子布恢复南京城的旧称,称京师应天府,把广州改为南京,称南京承天府,在广州设立南京留守衙门。
此时的大虞,都城是比较难选的,因为在南洋的利益太大了。
在蒸汽明轮、蒸汽机车、电报这三样没有出现以前,哪怕就是定都应天府,也很难对南洋的事情做出及时反应,所以必须在广州保留一个缩小版的政府。
同时,你要拿下北方,甚至是保护和开发北方,北京你就不能丢。
虽然此时的游牧民族在即将到来的机枪和大炮面前没有多少反抗能力,但人心却是一个非常难以控制的东西。
皇帝长期居于南方,经济重心也在南方,用的也基本都是南方人,就很容易给北方人造成一种皇帝压根不重视他们,有他们没他们没有多少关系的感觉。
真要长期不管北方,出现这种印象后,西北的汉人会被绿化,北方汉人的独立意图肯定会不断增强,东北开发就更不想了。
且要是一直倚重南方,不把北方当回事的话,等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莫子布相信,这些资本的第一步,肯定不是出去拓宽销售市场,而是会试图把北方先当成殖民地。
就像是美国的南北战争那样,只不过方位调动了一下而已。
所以,莫子布在选择将南京变为京师应天府,广州变成南京承天府以后,还宣布将北京正式命名为北京顺天府,开始组建顺天府留守衙门。
而且在莫子布的心里,未来为了管理西域,向中亚投射力量,很可能在西安或者兰州成立西京奉天府的可能。
皇帝也会在这四京中随时宣布某一京为行在,前去处理政事。
而关于在这个时代,国土面积太过广阔,留守的军政大权一把抓,很可能权力过大的隐忧,就需要共和议会来制衡了,这也是莫子布从最开始就启动共和议会的一个重要原因。
位于京师应天府的全国共和议会可能不会马上启动,但是在南京承天广州府,共和议会可以先试点。
此后,莫子布又宣布了官职任命,银川侯李献文被任命为首辅中极殿大学士,恩平伯林通为次辅建极殿大学士,侯官伯林乔荫为文华殿大学士,香茶伯陈太理为武英殿大学士,钱大昕被调整为文渊阁大学士。
梁国治出任鸾台枢机左大臣,莫子布义兄赞义伯魏日坤的侄子魏长乐为鸾台枢机右大臣。
武世秀出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京营十二军总政。
延平侯郑庆为福建巡抚兼福建提督,阴承方为江西巡抚,赵翼为江南巡抚,闵鹗元为安徽巡抚,钱大昭为浙江巡抚。
至此,莫子布这大虞朝的政治框架基本搭起来了,并下令将于三月举行恩科科举,题目非常简单,那就是让天下士人论总结论述大明亡天下的教训。
嘉定,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钱大昕家中,看着儿孙们都在苦读,还没过中元节,不用正式上班的钱大昕苦笑了一声,对弟弟浙江巡抚钱大昭说道:
“这大明亡了天下的教训有很多,但我看在陛下眼中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江南文官把朝廷应得的赋税给截流了,大明朝先财政崩溃,然后才总崩溃的。”
钱大昭也苦笑一声,“这话可不是没有道理,前些日听说,陛下对五人之墓可是不满的很。”
五人之墓就是当年苏州发生的民众闹事事件,张浦还写了五人墓碑记,轰动一时。
“在帝王的眼中,五人墓碑记自然是非常不利于统治的。”钱大昕叹息了一声。
“不过当年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有大明在江南压榨过甚的原因。
苏淞赋税天下第一,北面则以陕西最为痛苦,其他省份由于存在大量免税的进士、举人、秀才,因此根本不能向朝廷提供多少钱粮。
这样一来,天下承平时期还能勉强运转,一到了万历末期至甲申,朝廷消耗过大,就只能拼命压榨苏淞和陕西。
于是咱们出了东林党,打着正义的旗号,实际上是在反对朝廷不停从苏淞乃至江南抽血。
陕西则出了大顺王和大西王,抽出刀子彻底把天下给搅成了一锅粥。”
钱大昭听到兄长这么说,顿时瞪大了眼睛,“兄长,你不会是要协助陛下搞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吧,这可是鞑子都不敢强推的事情。”
钱大昕沉默了片刻,“你颇得万岁爷信重,智取苏州也有大功,后日你和我一起去觐见陛下,在旁边帮忙看看陛下的具体意思,大虞朝初立可不能折腾啊!”
钱大昭一听,就知道是皇帝给兄长透露过风了,当即应承下来,不过他还有些不放心,迟疑着问了兄长一句。
“如果陛下一定要搞官绅一体当差纳粮,那我们该怎么办?”
钱大昕脸上再次浮现出了苦笑,“我钱家得了陛下这么大的好处,我是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你一个举人功名就做了浙江巡抚,还兼任了提督浙江镇军,这么大的恩宠,岂容我们退缩。
所以吾要带你一起去,万一陛下下定了决心,那就只能想想怎么才能不让此事伤及国本。”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