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38节
这次召见魏永和的,乃是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治的老中田沼意次。
所谓老中,可以理解为德川幕府的幕僚长,当然,原本幕府老中之上,还有一个大老,这才是真正的幕僚长。
不过由于大老这个职位权势太大,有资格担任的人也威望太高,有些喧宾夺主之嫌,所以在日本正德四年(1714)当时的大老井伊直该退隐后,就没有再任命。
田沼意次看了一眼跪坐在他面前的魏永和,露出一贯倭人的招牌假笑,带着一丝倨傲的点了点头。
“中土大虞皇帝重拾山河的事迹,本首座早已闻名,如雷贯耳,确是一代人杰。”
这田沼意次出身并不高,但很得将军德川家治的宠信,因此可以在将军的白书院中,召见一个在此时日本地位并不高的商人。
而这家伙,也很有意思,在一贯重农抑商的日本,他为了解决幕府的财政问题,竟然反其道而行之,来了个重商主义。
搞出了一系列铜座专卖制和一系列刺激商品经济的制度。
比如加大力度开发矿山,加大对外贸易出口裱物,也就是日本传统的干海参、干鲍、鱼翅这老三样等等的猛药政策。
嗯,怎么说呢,短时间确实解决了一些幕府的财政问题。
至少将军德川家治的吃穿用度档次上去了,赏赐下面的侧用人、奏者番、小姓等身边人大方了许多。
甲贺百人铁炮组的铁炮终于用上了新的,偶尔也舍得让他们开火听个响了。
但留下的问题,那就太严重了,就日本这生产力和土地质量,以及更重要的幕府制度和官吏素质,搞重商,鼓励商品流通,跟直接抢劫没什么区别。
于是,田沼意次在上面收钱,下面跟幕府关系好的大豪商,就到处囤积居奇,低买高卖,甚至欺行霸市,垄断市场。
幕府将军是拿到钱了,可下面从最底层的百姓到几百石甚至几千石的武士阶层,那就遭了老罪了。
这很有一种穿越者跑到古代,发现国家混乱割据严重,朝廷经济濒临崩溃,然后不顾生产力玩商品经济,大大收商税的美。
也有一种米莱在阿根廷玩无形大手的哈耶克之美。
不过这一切,跟魏永和无关,阿不,跟他有关,他希望倭国越乱越好,那么他这样有后强力后盾的人,才有更多的浑水可以摸鱼。
不过虽然双方关系是互相需要的,但老中田沼意次的话,魏永和没有接口,而是很奇怪的看了这个只有一米五左右,还跪坐在榻榻米上,看起来跟一只穿了衣袍猕猴一样的家伙一眼。
你什么身份,什么档次,哪来的勇气以边荒小国臣子的身份,品评中土皇帝,你配吗?
田沼意次见魏永和奇怪的看着他,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于是立刻用一把日式团扇挡住自己脸,然后饮了一口热茶,把这尴尬给遮掩过去了。
“今年我日出之国与中土上国的贸易量又增加了不少,相国十分满意,希望魏君能通报复兴商社,把明年的贸易金额也定下来,如此幕府才能知道如何规划。”
此时日本对外交往,特别是与中国交往的时候,是不会称呼德川将军为征夷大将军的。
因为按照法理,你倭国就是夷,哪有夷人还要征夷的?而且德川将军这种僭主,说出去并不好听。
所以与中原朝廷交往的时候,幕府往往用倭国朝廷内,名义上由天皇封的官职。
所谓的相国就是指这一代的幕府将军德川家治,来源于他在朝廷中任职正二位内大臣,倭国唐名称为内相国。
魏永和知道为什么田沼意次这么着急,因为这几年不知道怎么的,天气越来越干旱,冬天还冷,粮食产量常年走低。
而且田沼意次还突发奇想,他想把江户附近的印蟠沼和手贺沼的水放干,开发成农田的神操作,又遭遇了重大失败。
这两沼泽位于后世千叶县我孙子市附近,不过此时的面积非常大,可不是后世那两小湖泊。
田沼意次为了把这两大泽开发出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持续了快二十年,但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让幕府背上了极重的财政负担。
而此时的日本,虽然有各种金小判、银判作为货币,但主要的税收和等价物还是稻米。
所以田沼意次在与复兴公司的贸易中获得好处之后,就起了小心思。
他想利用日本国内米贱银高的特点,反向通过贸易从大虞获得白银,再把这些白银折算成米,用来填补财政上的巨大空缺。
这真是倒反天罡了,历来日本都是将银矿出口,用来换取中国货物,以至于出口多了自己都不够用的,还真没听过反向引入白银的。
嗯,也不是不想,而是日本几乎所有的物产,都要用来换中土产的各种急需品,他们没资格反向引入白银。
但在莫子布这,那是相当可以的。
“当然没问题,不过商社大佬,皇帝近臣郑公锦水,托在下带了个话,郑公建议首座阁下直接用大虞的银元。”说着,魏永和递上了六七枚大虞银元。
田沼意次接过来一看,果然制作精良,花纹十分精美,还有十两银元、五两银元、一两银元、五钱、一钱等等面额,用起来也应该很方便。
不过,好像不太足称。
“当然,大虞的银元是按照库平七钱三分来造的,对于泰西夷人,皇帝陛下自然是按照一两银强行兑换。
不过日出之国的文华源自中华,咱们算是自己人,皇帝陛下愿意就首座阁下兑换的银元,按照八钱三分来算,中土只收大相国一成七的锻造、损耗和运输费用。”
田沼意次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一来,又能多出一成七的收入。
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学着汉人的样子,朝右上方拱了拱手。
“中土皇帝仁德,外邦感激不尽,不过小邦穷苦困顿,还请魏君与郑公言语几句,请他奏明光中陛下,请再让一点吧。”
魏永和一听,这是讨价还价啊,那生意就是成了。
他见田沼意次态度没有那么高高在上了,于是故作沉吟,显得很是为难的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哪怕就是让一分,也是天大的利润,空口白牙,小人也不好去分说。”
“你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田沼意次抬了抬手,示意魏永和直说。
魏永和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稍微把头靠近了田沼意次一点!
“光中皇帝确实仁德,但也离不开复兴商社大老郑公的进言,如今他要开发台湾岛,颇缺粮食,还请首座继续行点方便。”
田沼意次脸上听完,脸上阴晴不定,因为他有些搞不清楚,这位天子近臣,复兴商社的大老郑锦水,是要干什么?
这两年多来,复兴商社一直在溢价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收购日本的铜、硫磺、硝土、裱物、生丝、中药材等。
这些玩意,除了铜以外,中土都不少,用得着到倭国高价收购吗?
收购了,他又卖得出去吗,就算卖出去了,还能有利润吗?
按说,能做皇帝近臣的,应该不是傻子,可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或许,就是为了让大虞的银元进入日出之国,来赚这一成七的铸币钱?
田沼意次确实是不理解,不过,有钱不赚王八蛋,这些年中土的高价收购,让幕府和一些跟幕府关系密切的大豪商,都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光是田沼意次知道的,下面幕府辖地和各藩都把大量稻田改成了桑田、药材田。
大量沿海农夫把地都荒废了出海去弄裱物,但仍然不能满足中华的胃口。
钱太好赚了,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难道他们是想以此拿捏日出之国臣服,要是不听话,就不跟我们做生意了。
这.这不就是朝贡的加强版吗?
这是日出之国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当然,也有人提醒田沼意次,这样下去,日本自己的粮食会不够吃的。
但是,田沼意次在财政上的窟窿太大了,他根本不敢放弃这个重大财源。
粮食不够吃,不过出点乱子,要是财政窟窿堵不住,搞不好哪天某个旗本,就会把他捅死在这白书院的松之廊下了。
要知道,赤穗事件中,赤穗藩藩主浅野内匠头在这在刀捅吉良义央大腿的事,但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呢。
这江户城,到处是有资格带刀的武士和旗本,杀个人不要太轻松。
再说了,江户幕府的首任大将军家康公就说过,‘使农夫半生不如死,是一种政治的奥妙。’
没粮食吃好办,反正日出之国的人太多了,饿死一些就能解决粮食问题了。
嗯,确实没毛病,但是田沼意次很快就会明白,在日本历史上,天明这个年号的含义了。
第541章 谁才是倭国最该消灭的
托了后世日本从政坛到民间,疯狂吹嘘宣传他们历史的福气,哪怕莫子布这样对日本历史不是很感兴趣的,也知道天明大饥馑这个事件。
甚至他还知道天明大饥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火山喷发导致的。
只不过不太完美的是,莫子布并不知道天明大饥馑的天明年间是什么时候的,到底是已经发生的,还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
然后光中五年下半年(1780),从倭国传来消息,所谓的后桃园天皇死了,新登基的天皇,拟定了明年年号为天明。
莫子布乐了,虽然这位光格天皇刚刚继位,光中六年才是天明元年。
但由于日本的年号,有个默认的潜规则,那就是除了驾崩以外,一个年号一般只用八到十年,至多十二年。
考虑到能号称大饥馑的灾害事件,肯定不是一个两年就结束的,所以莫子布当年就启动了对日本的预先经济战。
当然,对于倭人自称天皇这事,莫子布也派人四处收集了各种证据,准备到时候当借口用。
而郑锦水把倭国幕府老中田沼意次的请求,以及倭国的各种消息送来的时候,正好纪昀纪晓岚也在。
大烟袋最近很忙,忙着召集人手把许多乾隆修四库全书时被毁禁的书回忆出来,也忙着把他们暗中保存出来的书拿出来。
然后按照修四库全书的归纳和分类,为新的大虞朝修建一份囊括古今,包含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明算格物等等方面的古今百科全书-复兴大典。
所以,他时常要往莫子布这跑,一来汇报进度,二来征求皇帝意见。
嗯,所谓的征求皇帝意见,都是些不痛不痒的问题,之所以非得拿过来问,这就是纪大烟袋当官的诀窍了。
干好事,编纂复兴大典这种可以称为伟大的工程,你必须让领导,也就是皇帝有足够的参与感,未来史书上才可以为皇帝重重记上一笔。
同时也可以借着这种机会,不断跟皇帝亲近。
而这种感觉,连莫子布这种自认为无欲则刚的人,都不能免俗。
纪昀呢,实际上就是纯粹的文人词臣,在朝为相、治理地方他都不会,但是博古通今很有急智。
他看到郑锦水的报告,故意装出恍然的样子,惊呼道:“陛下可是要学管仲以缟弱鲁之计否?”
所谓的管仲以缟弱鲁之计,被称为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经济战,与莫子布今天在倭国用的如出一辙。
“哈哈哈哈,你纪晓岚读史不错,但却未能领悟其中诀窍。”
莫子布哈哈笑着,男人好给别人上课的毛病又犯了,丝毫没意识到纪昀有很大故意装傻的成分。
“管仲时,齐鲁虽称大国,但实不过一二府之地,百姓百十万而已。
特别是鲁国,能有三十万国人,五十万野人就顶天了。
这点人口,管仲故意引导鲁人编织鲁缟之计,自然可以成功。
因为地盘就那么大,人口就那么多,此计一出,鲁国改稻为桑之田至少超过一半,因而能使鲁国饿殍遍野,实力大损。”
说着,莫子布喝了一口茶,“但倭国虽然与我比不足一提,却也是外方大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