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68节
“元辅先生是忠的,那张士元也是小孩子脾性,你与他一般见识?”
朱翊镠察言观色,摸到一点端倪,便撇撇嘴很不服气地说道。
“天底下间孺子多了去了,可也不见有人与他一般荒唐跳脱。
自张士元发迹以来,京城内外被他弄得乌烟瘴气,朝堂上也不似从前那般庄重。”
朱翊镠心中憋着一股气呢。
他乃是天潢贵胄,尚且时刻需要注意言行,从小便是敬小慎微。
可那张允修倒好,行事肆无忌惮,风头都给这小子出了。
显得自己这个王爷,倒不如他了。
李太后却是用教导的语气:“那张士元也是有可取之处,你且安心着,他些许是荒唐着,自有张元辅管教。
这天下之事急不得,说到底还是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祖宗基业。”
说完这话,李太后顿了顿,似是在思考什么一般,又话锋一转。
“不过.这京城上下少有人能制住此人,便连张元辅也常常焦头烂额,他年仅十四岁,寻常人都有以大欺小之嫌。
潞王即为国家分忧,可时常看着点,莫要让其惹出大乱子来。
皇帝那头,哀家回去说的。”
朱翊镠本不抱希望,可听闻此言,立即眼前一亮。
便连他这个闲散王爷,心里头都清楚的很。
从前,朝堂上张元辅、李太后、冯大伴,那乃是妥妥的铁三角。
有这三人相互扶持,就算是万历皇帝,也被治得服服帖帖。
听母亲这口风来,想来也是对张家有了些意见?
朱翊镠起了些心思,身子不免有些激动,立马拱手说道。
“儿臣,谨遵母后懿旨!”
第160章 二次元的婆娘能人手一份呀!
西山德允社成立了。
为促进西山工坊更好更快发展,助力流民完成向“西山工人”身份的蜕变,全面提升工人群体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
六月底的黄道吉日,迎着初夏暑气,大明朝第一家相声社团成立了!
西山脚下,锦衣卫指挥同知张士元大人,工部尚书曾省吾,内官监太监张诚,仁民太医协会副会长兼常任理事杨济时,以及徽商代表等一众人物齐聚,共同见证德允社开幕盛世。
按理来说,一个小小的“西山德允社”成立,本不该是这般声势浩大。
甚至引得朝堂官员、宫廷内官、京城商贾等各方势力共同参与。
这场看似是相声社团的开幕式,实则是为补行“西山工坊”的开幕仪式。
倒并非是张允修不重视,实在是西山工坊创立过程坎坷,筹建过程又十分仓促。
老实讲,他还是将在古代发展工业这回事情,看得太过简单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
自工坊落成首月以来,张允修根本无暇想着赚银子,首要还是妥善安置万余流民。
历时一个月,张允修用尽了“坑蒙拐骗”,将一切能够争取的助力,联合的势力,悉数卷入了这场变革之中。
要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诸如掌管京营的英国公张溶,尽管双方合作磕绊不断,可世伯还是很尽心尽力的。
在张允修眼中,双方同样都是姓“张”,那便可算是远房宗亲。
此番相互协助,乃是本家之间的情谊,绝非是什么自己用几万两银子和张元昊威胁他,这般肤浅市侩的原因。
今日,在西山德允社门口。
西山工人们排列成一个又一个的方阵,个个都是井然有序的样子。
方阵前头,临时高台拔地而起,高台上特设有一讲台以及简易扩音器。
时任仁民医馆副会长的杨济时,在讲台上激情言语,为工人们说起了矿井内一干安全注意事宜。
当然,以简易喇叭来充当扩音器,效果还是不显。
张允修想到这一点,便设立一些传话员在会场四周,为工人们实时说明讲话内容。
“不想,杨御医竟有这般口才,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只怕西山流工人,不能够听得明白。”
张诚坐在后手边的“领导坐席”,看向那讲台上,不免有些感慨。
在他身旁,张允修笑着解释说道:“张公公有所不知,这杨御医虽说没有功名在身,可自小也是饱读诗书,这些讲话不过是信手捏来。
至于工人们能不能听懂,自有讲解员坐镇。”
张诚面露古怪地看了一眼对方说道:“讲解员?”
“告诉公公知道。”
张允修简单解释一番。
“我自京城中招募了一群说书先生,平日里不单单给工人们说些话本小说,也负责各类宣传工作。
公公应该知道的,宣传乃是顶顶重要的事情,若西山工坊不能够上下一条心,如何能够将各项事务办好。
若不能够将西山工坊创办成功,我又如何对得起陛下对我之殷殷期盼呢?”
“呃”
张诚吃惊地张开嘴,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他随即叹了一口气说道。
“咱家不知商贾之道,只是替陛下来看着这西山工坊,毕竟乃是数十万两的买卖,张同知犹记得要慎之又慎!”
前前后后投了数十万两银子,近乎是内帑的十分之一。
若真是打了水漂,年轻皇帝说不准会气晕过去。
张允修自信满满,拍了拍胸脯说道。
“还请公公放心,我张允修办事,你还不清楚么?突出一个靠谱,这仁民医馆能够办成,西山工坊同样也可以。”
“张同知还是要谨慎才是,出了事儿,咱俩都受不了陛下的雷霆之怒,小命不保啊~”
张诚苦着一张脸,总觉得眼前这人不太靠谱,关键对方行事过于“跳脱”,若能够沉稳一些,以他创办医馆的诸多成就,没有人会怀疑。
可张允修这性子
张诚又重重叹了一口气,他太知道皇帝的性子了。
这位皇帝陛下,视财如命自古罕见。
如今西山工坊欣欣向荣还好说,若真是亏了银子,怕真是要翻脸不认人了。
“小命不保?”
张允修一脸奇怪。
“张公公此言差矣,并非我们,我张允修还是能保住一条命。”
唰地一下,张诚脸都绿了。
确如对方所言,他仗着爹是张居正,再与皇帝有个发小的情谊,有功于朝,怎么着也不能丢了性命。
自己不过是一介家奴.
一时间,张诚快要哭了。
“安心安心,不过是玩笑之语,我这西山工坊定然是不可能亏的,公公放心吧~”
简单安慰两句,张允修便压低了声音说道。
“说起来,还有个最为重要的事情,公公是否有东西要交给我?”
张诚本要动怒,听闻此言脸色顿时一僵。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从怀里一打用黄色锦帕包裹好的稿纸,手略微有些颤抖地递给了张允修。
“我瞧瞧!”
张允修眼前一亮,抢过那份稿纸,仔仔细细地端详起来。
越看脸上则越是欣喜。
张诚却跟做贼一般,四处瞧了瞧,压低声音说道。
“张同知切忌不可声张,万万不可让旁人知道此乃陛下之作,不然你我定是要受雷霆之怒!”
张允修满不在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咱们不说出去,天下人谁能够想到,此春宫图乃是陛下所作?”
“错啦错啦!”张诚脸上十分急切的样子。“非是什么春宫图,乃是仕女图仕女图!”
他真的要哭了。
自从张允修出现后,张诚觉得自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每每都是各种离经叛道之事,稍微不慎,那便是要被拉出去当替罪羊的。
这造得什么孽啊!
“那便是仕女图!”
张允修砸吧砸吧嘴,端详着春宫图上面的女子。
为了让万历皇帝不照着宫里头来画,他前次还寻了不少市面上的春宫图给皇帝作为参考。
特别还找了一本以《金瓶梅》为蓝本的,皇帝简直是爱不释手,并以此灵感大爆发。
这画工越发精进了,也便是在明朝,若放在后世,定然是自成一派的大师。
张允修发出一阵感慨说道。
“想来有这些东西,西山工坊的工人们,又能够干劲十足了!”
毕竟三次元的婆娘不好每人配上一个,可这“二次元”的仕女图却能够人手一份呐!
可惜工业水平跟不上,橡胶也不好获取,不然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