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北美新神

北美新神 第377节

  韦恩点头微笑,一副“尽在不言中”的表情,“主要是因为目前侦探社的探员人数逐渐多了,饮食方面开销稍微有点大,所以我想着不如顺便开一家餐馆,说不定还能平衡一下。”

  菜鸟倒是对侦探社的食物有印象,这会儿还插了句嘴,“韦恩先生侦探社的食物相当不错的,上次他们发行彩票的时候,我还顺便买了热狗和汉堡,确实是实惠而又有特色的美食。”

  唔……

  韦恩小心地瞅了菜鸟一眼,这家伙看起来心情还不错的样子,上次买彩票应该没亏钱……吧?

  几句话下来,税务官员觉得自己似乎弄清楚了状况,于是很快就开始在他的专业领域里进行输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开办餐馆和进行食品销售,影响比较大税费主要是州内的财产税和商业税。财产税基于你们餐馆的房产和占用土地进行征收,商业税除了行业税以外,还有一部分是用于取得经营许可的执照费。

  “联邦在餐馆经营方面不直接征收税额,但受关税的影响,有些进口的工业品、装饰材料和食材其实是被事先征收了税费了,这方面也会影响你们的成本——事实上影响还可能比较大。

  “除此之外,如果涉及到酒精饮品和烟草等,联邦还会征收特定的消费税,涉及到雇员的话,需要缴纳州内的人头税,要是市内或者所在的街道需要修缮,还会需要负担一些摊派费用或者临时特别税。”

  熟练地一口气说出了一长串内容以后,税务官员依旧显得很轻松,“我看报纸上说,韦恩先生你是‘学院’出身,这方面的事务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弄懂。既然选择了从事侦探行业,而且还获得了认可,想来韦恩先生你应该就读于‘法学院’或者‘艺术与科学院’?”

  “我其实是神学院的人……”

  韦恩脸上的表情不变,还顺便补充了后续,“学的是历史专业。”

  “额……”

  这倒是让两个老鸟稍微有点愣住了,财政官员的反应很快,“这确实有点让人意外,没想到圣灵的指引居然也能对查案有帮助,或许这能锻炼人的思辨能力和坚韧意志吧。

  “如果有需要的话,韦恩先生你或许可以考虑求助学院出身的校友?税务方面的事情对外行而言还是比想象中复杂,可能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才能最合理地进行统筹。”

  韦恩点头,“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还有,如果我想从堪克斯采购一部分食材,并且做出一部分肉类食品在市内销售,这些又涉及哪些税费?”

  税务官员依旧老练,“从州外采购食材的话,除了我刚才提到的商业税,还可能会涉及到另外的一些行业税——有些州内的行业是需要保护的,类似联邦之内的‘关税’,但额度不会太高。至于在市内销售肉类食品,则需要……”

  之后又是稀里哗啦的一长串,为了让韦恩能有个大致印象,税务官员还引用了各地的律法和规定,篇幅就变得更长了,差不多一直聊到了第三支舞结束的时候,

  不过总的来说,福吉尼亚所在的南方州,在内部商业方面征收的税额还算是比较低的,执照费就快占了商业税的一半,剩下的主要还是财产税,以及用于本地的一些摊派费用——但这些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关税的“间接影响”大,有些商品的进出口关税达到了45%,商业税在它面前只能算零头。

  聊到关税以后,税务官员还忍不住抱怨了起来,也让韦恩明白了南方人为什么会对联邦的高关税政策不满:

  “别看联邦的关税收得不低,但都主要用在了北方各州,消耗在了维持北方那些幼稚的工业和基础建设上。

  “反而我们南方人,不但要承担各国对等关税造成的销量损失,还因此被削减了本应用于造福大众的福利费用——明明我们南方各州才是关税的主要负担方,北方的那些工业产品在旧大陆和温莎基本没什么销路,同时还拉高了我们的生活成本。”

  好在韦恩搞的快餐店并不走高端路线,既用不上进口的装潢和食材酒类,也不打算搞出口,

  联邦的关税收得高不高,跟韦恩这边都没什么关系。

  于是韦恩就只是随便听听,也不打算探讨“扶持本土工业的重要性”之类的事情,

  还顺口吐槽,“确实。单看比例,人们在高级餐厅里的花销,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在‘吃关税’。”

第555章 签名

  大致听懂了税务方面的事情,更主要的是“认识了人”,韦恩算是完成了今晚参加舞会的其中一个预定目标,

  然后趁着市长和几位贵宾此时都已经默契地不见踪影,韦恩就先跟老鸟们暂时中断了交际,走到了摆满了食物的长桌旁,打算先垫垫肚子。

  税务官员看韦恩同样也是受邀的宾客,而且似乎已经进到了市长和比顿家族的视野之中,对这方面的事情也是做了允诺的,大概就是“遇到问题到时候可以过来找我”之类,

  下一个小目标是找找警察局那边的人,看看他们对码头区那边的黑帮有什么看法,要真是“三不管”的话,那侦探社除了正经查案以外,在抢地盘的时候其实也是可以“敲闷棍”的。

  不过韦恩总觉得侦探社在这方面应该克制,要真是开了口子,那按照滑坡理论,侦探社早晚都得变成一个新的黑帮,

  还是先尽量走正道,在大家都不玩阴招的情况下,韦恩也有信心在竞争中获胜——至少侦探社目前,算是跟教会和市政厅还有比顿家族这边都“关系相对友善”,韦恩也不担心随便来两个黑帮的外围成员,自己就会被人给抓了去。

  再怎么讲,“扶持产业”的路子,都比“收保护费”之类的路线要光明正大和可持续,

  连人家安利都说直销比传销合法呢,关键还是看有没有自己的产品和产业。

  “请问是韦恩先生吗?我能让你给我签个名吗?”

  韦恩一边想着,一边往自己手上的餐盘里堆吃的,听到声音扭头一看,发现是个不认识的年轻小姐,怀里还捧着一块不知道从哪弄来的画板,

  从这年头的南方礼仪上来说,年轻男女在舞会中私下单独交谈,是稍微有点“出格”的事情——合乎礼节的做法是先由家人或者长辈进行引荐,又或者男方先邀请跳舞,然后再趁机交谈——年轻小姐身后的不远处还有两个同伴,既是在围观吃瓜,同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旁观见证人。

  看到韦恩稍微迟疑了一下,年轻小姐连忙解释,“我最近在报纸上看了不少关于韦恩先生的报道,还找了之前的一些,对像您这样正义的大侦探很崇拜,也觉得打击罪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没想到自己居然也有小迷妹了,但宣传上的那些东西,可不一定值得太过相信啊……

  韦恩对这方面的事情倒是不太抗拒,欣然颔首,甚至还挺有服务精神:

  “没问题。需要我再写上‘给某某小姐’之类的话吗,或者是别的备注?”

  年轻小姐的脸蛋这会儿已经泛上几分绯红,单从个人偏好上来讲,南方这边接近温莎王国风格的含蓄保守风气,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比西部那边的“热情奔放”更符合韦恩的审美——当然有些时候“热情奔放”显然更快乐,

  面对着韦恩的注视,年轻小姐赶紧摇头,“有签名我就已经很满意了。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可能还会为你创作几幅肖像画,到时候或许会被刊登到报纸上。”

  唔……

  这感觉好像就有利有弊了,韦恩稍微想了想,没有完全拒绝,“可以是可以。但出于职业需要,我希望你的肖像画不要过于写实。画像太真实的话,可能会不利于我之后的调查工作。”

  受限于这个年代的印刷水平,报纸上的版画多以素描风格为主,当然也有画得很厉害的,不过雕刻起来的成本也很高,不会全部都是,

  仅仅只是不太写实的版画的话,其实也没那么容易认出人来,要不然通缉令上也不会额外附加那么多外形描述了。

  “啊……”年轻小姐轻呼了一声,“是我考虑不周了,这方面我会注意的。其实我也是看到最近报纸上的新闻这么多,却都只有文字内容,才想到要画肖像画的。”

  “没关系的。”韦恩稍微宽慰她,“只要别画得那么真实就好。顺便你还可以进行一些艺术加工,比如说给我头上画上猎鹿帽,手里再拿着放大镜,或者戴着单片眼镜也不错。”

  签完了名字的空白画板刚递过去,后边的几个围观小妞就已经在低呼起哄了,年轻小姐红着脸正准备要告辞,旁边一个身影就已经走了过来,

  这次来的人反而是熟面孔,威廉警长先是稍微训斥了年轻小姐一声,“哈莉你这样是不合礼节的,还不快和朋友们回去”,

  接着扭过头来又跟韦恩稍微致歉,“她是我姑姑的女儿,和我是表亲,在家里胡闹习惯了,希望韦恩先生你不要介意。”

  “没关系,哈莉小姐只是想要个签名,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而已。”韦恩既是在回应,同时也是在解释“我们真的没啥”。

  威廉警长对此也算心知肚明,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再怎么说这里也还是在舞会大厅里,他应该也是刚看到没多久就直接过来了,估计主要还是觉得这样“影响不好”,倒也不怎么担心“会出事”。

  而且把警长勾来了正好,韦恩还想要要去哪里找警察局的人呢,这威廉警长背后的立场虽然看着有点怪怪的,但怎么样都算是专业对口,

  韦恩还顺便脑补了一下,捧着画板正在和小伙伴们一块开溜的那个年轻小姐居然叫“哈莉”,不知道她的姓氏会不会是“波特”?

  刚才大意了,都没有观察她的脑门上有没有闪电型的疤痕。

  于是“表妹”可以走,但“表哥”可就得留下来才行了,

  韦恩接着就继续跟威廉警长交谈,“正巧你过来了。我最近在调查码头区那边的事情,还有事情想要向警方询问呢。”

  “码头区?”

  威廉警长先是稍微嘀咕了一声,为了避免自己太引人注意,他也顺手拿起了一个餐盘,假装在挑选食物,同时假装不经意地问道,“韦恩先生你们现在已经开始调查新案件了?是有哪些事情想要了解?”

  我想了解的事情,那可就真不少了……比如说警方在码头区那边的布置,日常执勤的标准是什么,还有对于“黑帮打架”之类的情况会怎么处理之类,都是一些只有内部人会清楚的干货和细节,

  然而韦恩略一思忖,还是打算先解决自己的好奇心,“也许这样问会显得稍微有点奇怪和失礼,但我其实有更正经的理由——请问哈莉小姐的姓氏是‘波特’吗?”

  威廉警长似乎完全没想过韦恩会问出这种问题来,闻言瞬间一愣,接着才摇了摇头:

  “不是。其实韦恩先生你刚刚还在跟她的父亲聊天,就是那边的那位奎因税务官。”

  这就可惜了啊,没能凑成巫师世界的梗……

  不过等一下,

  “哈莉·奎因”这个名字,怎么感觉好像也有点耳熟?

第556章 “预防针”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总的来说,码头区那边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构成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无法负担其他城区房产税务的低收入群体,还有随着货物集散暂时停留的外来人员、不定期居住的临时体力工人、各类从中看到了‘商机’的投机分子等等。

  “这样的环境本来就是会出现各种犯罪行为的温床。我们警方的任务是尽可能维持码头区总体的治安平稳,确保往来贸易能正常进行,但很多案件也确实无法详细调查,甚至无法正式立案。”

  威廉警长介绍得比较隐晦,不过韦恩这会儿已经对码头区乃至整个里士满都有了初步印象,所以倒是也能听懂,

  大体上其实还是那么一回事——有些人并不是本地的“居民”,或者本来就属于“对选举不热衷”的群体,收入还不高,

  既不怎么纳税,也不参与投票,可能还没什么钱,“自由”是自由了,但出了事却也彻底没人管了。

  于是干脆就放着“养蛊”,除非案件发生在“真正的本地居民”或者“体面的自由人”身上,不然就很容易不了了之,在暗处便会自然消弭,

  而反过来来讲,这种策略其实也促进了码头区黑帮的迭代,行事不挑对象的“不长眼的”,以及影响过于恶劣的“没分寸的”,很容易会被官方和同行联合绞杀,那往往就“事业毁于一旦”了。

  韦恩特意提及了自己最近接触过的那个“吉米仔”詹姆斯·达莫迪,

  威廉警长居然也知道他:“码头区的一些外来劳工,难免会遇到生活拮据的情况——有些其实是欠下了小额赌债,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是‘巨额’——那家伙好像是做这方面生意的。谈不上合法,却似乎也没造成过什么案件。”

  这就和韦恩了解到的情况不一样了,韦恩特意点了一下,“可是我听说,他的帮派之前应该是牵涉到了一起命案?据说当时警方已经开始展开了调查。”

  按照“吉米仔”本人的说法,他们之所以会被指使着去杀害记者,就是因为帮派里的手下被盯上了,加上幕后指使者的威逼利诱,才一块导致了后来的冤案。

  威廉警长的目光短暂一凝,随后很快又恢复了常态,表情也变成了疑惑状:

  “有这种事情吗?我似乎没听说过这样的案件。也可能他们只是短暂地被列为了调查对象,后来又被排除了嫌疑。”

  韦恩点头,“确实,这样听起来还挺合理。”

  威廉警长这边大概也就这样了,韦恩扭头又端着盘子去找了之前的那个“三人组”,

  正巧“三人组”此时已经分开,财政官员带着“菜鸟”位阶的奴隶巡查员又去认识别的老鸟了,而奎因税务官则同样好奇自己的女儿刚才为什么会去跟韦恩搭讪,两人一拍即合,便又组了个新“群聊”。

  简单解释了情况,又消灭掉了食物,奎因税务官在韦恩提出的“想去认识警察局长”或者“想去邀请哈莉小姐跳一支舞”的二选一中,主动帮韦恩挑了前者,拉着人就直接找了过去,

  警察局长算是市政厅官员里有资格“开府治事”的大佬之一,可税务官却也不是没有牌面的职务,很快两人就插入到了他那边的人堆里,而之前的聊天对象也很快另投它处。

  “原来你就是最近名声大噪的私家侦探韦恩,我之前听过你的事迹好几次,终于有机会见面了。”

  警察局长虽然好像对“为什么会是奎因税务官带着韦恩过来”稍微有点疑惑,但这位年近五十的老鸟并没有为此纠结,依旧像对待其他宾客一样热情,

  韦恩之前还从警察局领了“红包”的,这会儿也同样友善,“在刺杀案的调查中,我们侦探社承蒙了警方的很多帮助,于是就专程过来表示感谢。”

  大城市的警察局长,在“地方事务官”的这条线上已经差不多算是走到头了,往上要么争取进入更高级别的政府机构,要么就得转型政务官,参与市长或者州议员的竞选之类,

  相比很多的纯粹政客,这样老资格的事务官,对本地的情况往往会掌握得更加清晰和细致,为人处世也通常更加通透——毕竟是从“实际干活”的人里卷出来的。

  警察局长坦然接受了韦恩的感谢,不过他显然对韦恩接下来想谈论的内容更感兴趣,

  韦恩也很快把话题往下延续,直说自己最近调查码头区的“吉米仔”,还提到了他很可能跟之前记者死亡的案件有关。

  也算是提前给警察局长打个“预防针”,暗示侦探社可能会翻案,

  职场上最忌讳搞“突然袭击”了,韦恩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懂事的。

  警察局长稍微皱起了眉头:“那个案子的卷宗我看过。尽管罪犯始终没有认罪,可是有目击证人,又经过了陪审团的一致认定,我认为重启定案的调查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节 上一节 377/4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猎人开始成为道祖

下一篇: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