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太上金阙

太上金阙 第115节

  大荒之民,故老相传,天地为太一所生,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始成,故有这世间森罗万象。

  又因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一元分十二会,一会一万八百岁,是为一纪。

  而从开天辟地始,至夏后帝禹成道,其间已历天皇纪、地皇纪、人皇纪、伏羲纪、五龙纪。

  其中天皇纪,是鸿蒙初辟,众神矇昧,太一真灵显化,制天规,定地矩,划九天九野,使天地有序。

  诸神共尊,是谓天皇,是山海大荒第一位皇,天皇治世一万八百岁后,天皇道化重归太一。

  天皇之后,娲皇氏生有圣德,是天皇真灵所孕,为上帝神女,众神共推为皇,是山海大荒第二皇,是为地皇,亦称地母,地皇治世一万八百岁后,损身合道,补天之缺,遗蜕化归墟。

  地皇之后,九头氏生具至德,是地皇真灵所孕,诸神公推为皇,是山海大荒第三皇,是为泰皇。

  泰者,泰壹,近乎太一!

  自此三皇之道圆满,神道大兴,诸神降天为人,上古人族由此而始。

  上古人族既为神族,泰皇是神族之皇,又被称为人皇,人皇治世一万八百岁后,参天地玄黄,尽宇宙洪荒,神于天,圣于地,宰执天道。

  只是,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九头氏登三皇之道尽头,为超脱天地之数,炼星斗大磨,化无边灭世劫,欲让天地重归混沌,证太一真身。

  此举引得天地降劫,诸神皆反,九头氏道化。

  三皇既殁,人皇真灵孕生伏羲,伏羲氏参先天之数,尽后天之术,遵三皇道统,循大道至理,终于在三皇之外另辟一途,返还先天,跳出天地玄黄之数,诸神共尊为天帝,入主苍天。

  伏羲王天下后,分封诸侯,治世一万八百岁,其中伏羲氏神裔,有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庐氏、混沌氏、暤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此十五神圣,皆承袭伏羲王之号。

  伏羲纪后,朱襄氏旁支烈山氏,参众生薪火,践火德昭彰,号曰炎帝,入主炎天。

  伏羲氏旁支帝鸿氏得人皇道统,参天地玄黄,践土德之瑞,号曰黄帝,入主钧天。

  帝鸿氏旁支金天氏参金德之瑞,号曰白帝,入主颢天。

  金天氏旁支高阳氏参水德之瑞,号曰黑帝,入主玄天。

  至此,伏羲氏、烈山氏、帝鸿氏、金天氏、高阳氏,五方天帝治世,并称五龙,五龙圆满,高阳氏绝天地通,不使人神相通,天人相犯。

  五龙纪后,便是如今的人王纪,帝鸿氏旁支高辛氏帝俊王天下,高辛氏妻羲和生十日,高辛氏妻常羲生十二月,高辛氏帝俊为日月之父。

  高辛氏传天下二十一世,被旁支陶唐氏帝尧取代,帝尧命神人大羿射落九日,诛除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六害,以此王天下。

  帝尧之后,陶唐氏传六世而德衰,有虞氏帝舜趁势而起,制五刑,明典章,正度量,得诸侯拥戴王天下。

  帝舜之后,有虞氏三世而失天命,帝鸿氏旁支夏后氏崛起,夏后氏帝禹治九州之水,封镇巫支祁等巨妖,得天下诸侯之心,进而王天下。

  “夏后氏,”

  吕尚抬眼望向暮色深处,仿佛能跨越十万山海,望见万万里之外的夏都。

  耳畔似有惊雷乍响,那是天地大道对他的回应。

  “成道,就在今朝!”

  他不再迟疑,紧握祝融旗的手骤然发力。

  赤红小旗无风自动,旗面火纹如活过来一般,腾起熊熊烈焰,却不灼人,反而化作赤金色流光,如星雨没入他的眉心。

  与此同时,他体内的共工血脉轰然觉醒,不再是此前隐隐约约的涌动,而是如江河奔涌,咆哮着冲遍四肢百骸。幽蓝色水纹自皮肤下浮现,与祝融旗涌入的赤金火光在血肉中交汇。

  水火相生之下,吕尚背后的半人半蛇虚影愈发清晰。

  蛇身鳞片闪烁着幽蓝水光,人面泛起赤金火纹,水火二气不再是杂乱环绕,而是沿着虚影周身,渐渐形成一個太极般的涡漩,一股阴阳初分的韵律,在其中缓缓流转。

  许都城楼之上,风云变色。原本沉下的暮色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撕裂,半边天空燃起赤霞,半边天空腾起幽雾,赤霞与幽雾交相辉映,引得许都国人纷纷抬头,惊疑不定。

  与阎浮世界武学人仙成道,有天机地场之变一般,大荒山海的神人成道,一样有异兆生出。

  “那是?”

  “天现异象,莫非是有神人降世?”

  许都之内,唯二的俩位至人伍文和、吕冲,神容凝重,望向吕尚所在。

  以他们至人修为,自然能感应到吕尚吞吐时,外溢而出的天地之机。

  “定是君上!君上天纵之资,这是要证道成神了!”

  伍文和心头一动,猛地转身,对着身后亲卫,沉声道:“传我大令,紧闭四门,各旅旅帅率甲士巡守各街各巷,勿让国人惊扰君上。”

  “诺!”

  亲卫领命疾奔而去,甲胄铿锵声在暮色中格外清晰。

  伍文和再抬眼时,城楼之上的异象已愈发惊人。

  赤霞如熔金泼洒,映得半个许都如坠火海,却无半分灼烫。

  幽雾似寒潭凝冰,漫过西隅城堞,触之竟生温润之意。

  两股气息在城楼上空纠缠,水火本是相克,此刻却是相融相济,妙不可言。

  “水火相济,”

  伍文和抚须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过惊叹:“君上这道基,竟已深厚至此,”

  城楼之上,吕尚已浑然忘我,背后的半人半蛇虚影缓缓抬起头,与人首重合。

  “造化之元,阴阳之枢,非形骸所拘,非时空所限。其体无形,其用无穷,贯乎天地而不盈,育乎万物而不恃,此谓之神也!”

  这一刻,他所思所念,无不豁然开朗!

第204章 神人(上)

  “原来如此,”

  吕尚长叹,他的肉身终于在这一刻迎来蜕变。

  周身骨骼化作玉色,血液流淌着水火真精,皮肤泛起淡淡的琉璃神光,背后的人首蛇身虚影,更是猛的向前一扑,与他肉身彻底重合。

  轰!

  一声仿佛来自亘古的巨响,在吕尚体内炸开。

  他蓦然睁开双眼,眸中绽放的不再是凡俗之光,而是真真正正的神人之瞳。

  吕尚左眼如幽潭,深不见底,右眼似烈日,光芒万丈。

  若有大神通者在侧,必能看出吕尚神人异兆非比寻常。

  或许是因为阎浮吕尚,所修《太乙金旨》的影响,再加上共工氏、祝融氏俩位大神的遗泽。

  吕尚的神人真身,竟有了一点烛龙那种‘视为昼,瞑为夜’的韵味。

  《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烛龙,烛九阴,也是人首蛇身,是山海最顶尖的大神。

  嗤啦!

  他缓缓抬手,对着虚空轻轻一点,一道细微的气机射出,划破虚空,转瞬即逝。

  虚空深处,几处原本暗藏的气息骤然缩回,再不敢有半分停留。

  “成了,终于成了!

  吕尚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的力量,天地间流转的道韵仿佛触手可及,自己与这山海大荒的联系更是变得无比清晰。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此时的他依旧是凡人模样,但他能清楚的感觉到,只要他心念一动,就可化出共工真身,人首蛇身,移山填海。

  “这便是,神人!”

  吕尚缓缓舒展身躯,玄色衣袂无风自动,与天地间的赤霞幽雾交相呼应。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神念可以延伸出千里之外,以此洞察万物,明晓事理。

  这就是神人之道,日月经天,光照八荒!

  “以共工之基,融祝融之火,成就神人。”

  天地间异象缓缓收敛,赤霞与幽雾渐渐散去,重新恢复暮色。

  吕尚立于城楼之上的身影,仿佛烙印于天地之间,一股无形神威笼罩许都。

  “君上!”

  夜色渐浓,星宿初升,伍文和与吕冲快步登上城楼。

  远远便感受到那股沛然莫御的神威,让人心生敬畏。

  二人皆敛衽躬身,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道:“恭喜君上,证道神人!”

  “相父,大兄,”

  吕尚转身,目光落在二人身上。此刻他的眼神已全然不同,既有少年君主的锐利,更有神人本性的淡漠,仿佛能看透人心最深处的念头。

  他微微抬手,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托住二人,沉声道:“无需多礼,”

  伍文和眼中精光一闪,顺势起身,道:“君上成神,当举国同庆,以后我许国在列国的角逐中,必能占据更多主动。”

  吕尚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城中渐次亮起的灯火,沉声道:“神人之力,固然能壮我国威,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我证道神人之事,不出三日便会传遍豫州。届时,豫州列国皆知我证道,甚至连夏都的天子,都会投来目光。”

  “夏都那位天子,虽久居王畿,却如悬于九天的骄阳,天下九州任何异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吕尚成道,气象极为宏大,其神人气息浩浩荡荡,向千里万里之外漫溢。如此异象,根本无法遮掩,也无从遮掩。

  伍文和抚须的手一顿,低声道:“被天子关注,福兮?祸兮?”

  在绝地天通后的九州,神人已是人间的绝顶,每一尊神人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虽然神人之间也有强弱,但谁也不能否认,一尊神人的分量。

  吕尚眸色沉静,缓缓道:“福祸相依,全在人为。”

  他顿了顿,望向东南方,那里是夏都所在的方向,道:“况且,天子将崩,就算有心干涉,也是有心无力。”

  伍文和心念一动,道:“君上的意思是?”

  吕尚的声音在夜风中轻扬,道:“自帝禹封九州,夏后氏传至如今,已历千二百载。天命有常,盛极而衰,非人力可强挽。”

  说话间,他抬手指向星空,北斗七星在天幕上熠熠生辉,道:“你们看,这紫微垣星光渐暗,帝星摇曳不定,已是天示。夏都那位,怕是撑不过今冬了。”

  伍文和闻言,心头一震。他虽知夏后氏天子将崩,却未想吕尚竟能从星象中,窥见这等天机。神人之能,果然可以洞彻幽冥,洞察天人。

首节 上一节 115/1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