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太上金阙

太上金阙 第13节

  韩锦谦慎道:“你我既为同僚,又是应王大人所请,韩锦自当尽力而为,吕兄日后在丁字库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让人到乙字库问我。只要韩锦能帮得上忙的,绝不会推脱。”

  韩锦此言一出,吕尚笑道:“韩兄却是不知我吕尚在大兴城的名声,你要是知道了,怕是就不敢这么说了,我吕尚可从不知客气为何物,有韩兄这话在此,以后少不得要叨扰一二了。”

  韩锦讶然失笑,道:“说什么叨扰,吕兄随时可来乙字库找我,我乙字库的门一直给你开着。”

  吕尚目光炯炯,盯着韩锦,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

  在送走韩锦后,吕尚再度回到丁字库。

  “去,召集各属官属吏,让他们速来藏书库议事,”

  他指着一個卫士,直接吩咐。

  “诺,”值守卫士应了一声后,小跑冲向公事房。

  没让吕尚多待,这些属官属吏在得了卫士告知后,全都疾步来到藏书库。新任上官有命,这些属官属吏自然没人敢怠慢。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谁都不想尝尝引火烧身是什么滋味。

  三位正九品校书郎,承担书籍校对职责,一位从九品正字,负责校正文字,十位典书负责文书记录,十名楷书手负责誊写文书,这就是此时丁字库的所有属官属吏。

  “见过大人,”众官吏齐聚书库,躬身行礼道。

  “诸位应该都知道我是谁了吧,刚才韩大人带我走了一遍甲、乙、丙三库,认了一下各库从属官吏,唯独没带我走丁字库,我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让我自己与各位熟悉熟悉。”

  “毕竟,我才是丁字库的主官,让同僚带着我认自家属官,确实有点不合理。他是怕我自觉失了颜面,给我留着脸呢。”

  吕尚坐在文昌帝君画像下,漫不经心的说道。

  “现在开始,请各位自报姓名,本官想认认人。”

  众官吏互相看了一下,其中一個资历最长者站出,道:“下官,正九品校书郎付斌。”

  “下官,正九品校书郎房应昌,”

  “下官,正九品校书郎铁山,”

  “下官,从九品正字房子安,”

  有资历最长者打头,这些官吏纷纷出声,二十四名官吏都报了姓名。

  吕尚抚掌,道:“好,现在我已经认识各位了,”

  “只是,我虽认识了各位,但各位才具如何,我还不十分清楚,可有毛遂自荐者上前,让本官一睹其才?”

  众官吏默然,上官让下属表现才能,这是福是祸,还真难说得清楚,只能看有没有敢为人先者,试出这位上官的心思了。

  吕尚对还是踌躇的属官属吏们笑了笑,畅然道:“既然各位还在想要不要当这個毛遂,那我就先出题了。”

  “我听韩大人说,咱们这丁字库,收藏着各地所献的诗赋、图赞、汲冢书。你们能说说,咱们库里有诗赋多少卷,图赞多少卷,汲冢书又有多少卷?”

  在说到汲冢书的时候,吕尚表面看着平静,实在心绪已有些翻涌了。

  所谓汲冢书,乃是西晋太康年间,汲郡人盗掘战国时期魏襄王墓葬时,发现的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这批古书被称为‘汲冢书’。

  其上记录着夏商周三代之事,更有完整的《穆天子传》,详细记述了周天子遇西王母时的言行。

  吕尚前世盗墓摸金时,就久闻汲冢书之名。

  传说汲冢书上有着西王母传授给穆天子的西昆仑妙道,得之可升仙得道。吕尚虽知在末法之世根本不可能升仙,但终归是有一丝侥幸作祟,为了汲冢书的长生妙道,硬是连盗十五座西周大墓。

  最后一次盗的大墓,据闻是穆天子嫡孙之墓,那是吕尚最接近身死道消的一次,也就是从那一次后,吕尚终于绝了对汲冢书的贪念。

  直到刚才韩锦在介绍丁字库时,吕尚再度听到了汲冢书三字。

第19章 临淄房

  昔日思而不得的汲冢书,如今在经锦袱包裹后,就这么静静躺在秘书省丁字藏书库书架上。

  吕尚目光若有若无的瞥过书架,之后转向一众属官,道:“各位,锥在囊中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你们自己不破囊而出,日后可别说本官无识人之明,屈就了各位。”

  此时的吕尚,虽为正七品秘书郎,但所有人都知道,七品仅是他的起点,谁也不会认为吕尚会止步于正七品官位。若非吕尚年纪太轻,初入仕途的他,甚至能直接外放做一郡太守。

  连他那個毫无眼色,在君前无状的叔祖吕道贵,都做了济南太守。似吕尚这样年轻外戚,就是不得杨坚重用,也不会被天家闲置,他的正七品秘书郎固然清贵,也仅仅是过度而已。

  众官属都清楚,如能得吕尚青眼,乃至引为心腹,有吕尚在后面提携,不说是一步登天,却也能在仕途上迈进一大步。

  “怎么?就没有人要锥破于囊吗?”

  见众属官还在迟疑,吕尚语气难免有些失望。他还以为能在这些属官中,拾遗到一個人才。若确有真本事,他便能把公务全都推出去,为属官们加加担子。

  如此一来,属官们看到了上升的机会,他也有闲余时间在秘书省读书,两全其美,是谓共赢。

  “诗赋两万八千九百卷,图赞三千七百一十二卷,汲冢书六千七百二十四卷。”

  最后,正字官房子安见同僚无言,只得发声。

  “好,”

  见终于有人敢回话,吕尚大笑,指着房子安,率直道:“你不错,敢为人先,就凭着这一点,我就有些喜欢你了。”

  “不过,只知道库内藏书多少卷,可证明不了你的本事,这样吧,我再考考你,如果你确有才具,入了我的眼,不说保你荣华富贵,但给你擢升一级两级的,还是可以办到的。”

  房子安肃然道:“请大人示下,”

  吕尚上下打量了一下房子安,轻声道:“你姓房?”

  房子安道:“齐州临淄房氏,名子安,字孝明。”

  “房孝明,”

  吕尚点头后,又想到房子安说是齐州临淄房氏,新旧唐书上那位号称房谋杜断的房玄龄,似乎也是出身齐州临淄。

  吕尚问道:“我听闻北魏时齐州有個主簿叫房熊,为官颇有清名,为人又至孝至忠,是個豪爽英迈内孝勇猛之人,你与房熊公是何关系?”

  房子安低头道:“是下官族兄,”

  吕尚看房子安的目光略有奇异,房熊是房玄龄祖父,如此来看,房子安竟比房玄龄长两辈。

  南北乱世就是这样,也许某個看着不起眼的小吏,细究其家族谱,就能在族谱上找到几個名留青史的族人。

  “原来是家学渊源!”

  “我也不难为你,你说汲冢书有六千七百二十四卷,你应该知道何为汲冢书,更该知道汲冢书的来历,我想问问汲冢书上有三代纪事,你可否告诉我,夏有几卷,商有几卷,周几卷?

  对这個问题,房子安不假思索道:“夏有五十四卷,商有三百八十卷,周有六千二百九十卷。”

  显然这位正字官早已成算在胸,对丁字库各藏书品类都如数家珍。

  吕尚紧接着问道:“那为何夏只有五十四卷,商却有三百八十卷,周则有六千二百九十卷?”

  房子安回道:“夏商周三朝,虽并称三代,然夏商久远,常有怪力乱神之说,唯宗周八百年传承有序,有据可查,所以汲冢书收录的夏商事迹,多为臆测,真正经得起考据的,还是宗周纪事。”

  吕尚笑眯眯道:“你说夏商有怪力乱神,难道宗周就没鬼神了吗?”

  “宗周自然也是有的,只是与夏崇信天命,认为天是百神之长,商崇尚鬼神,认为鬼神支配一切不同,宗周虽承认天命、天神存在,但认为天命是一种有意识、有道德、有规律的存在。”

  房子安解释道:“这使鬼神对人间事务的干预和影响被削弱,周人对鬼神依赖和恐惧远远低于夏商,所以有昭王南征、穆天子西游的奇闻。”

  昭王者,穆天子之父,传说他南巡时,到达了南方荆楚之地,在渡过汉水后,遭遇了一些怪异之事,最终死在了南巡途中,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天子。

  虽然都说天子有百灵庇佑,等闲妖魔伤之不得。但真要遇到大妖巨魔,天子百灵也就无用了。

  就像狮驼国一样,狮驼国在西牛贺洲号称是天朝国,虽没像中华一般称天朝上国。可狮驼国国力强盛,时常逼迫周边如朱紫、比丘之类的邦国朝贡,自居上国。

  只是在金翅大鹏鸟盯上狮驼国后,任他国力再盛,满国百姓仍要被这位佛舅生吞活剥。

  由此可见,阎浮世界的天子百灵固然非凡,却并不能让天子真的免受神通法力的戕害。

  吕尚终究问出了他最想问的问题:“你能说说汲冢书中,关于昭王南征、穆天子西游部分有几卷?”

  房子安回道:“有一百二十一卷,其中南征三十一卷,西游九十卷,”

  吕尚面色一动,追问道:“我让你现在就把这些汲冢书找出来,你能办到吗?”

  房子安果断道:“能,”

  “那你把它们给我找出来,我现在就要看到它们。”

  吕尚说罢,竟转身面向文昌帝君画像,不再看众属官。

  “诺,”

  房子安躬身一拜后,亦不再犹豫,快步走入架阁之间,来回走动,娴熟的挑出一卷卷竹简。

  房子安这人确有能力,他在秘书省做了多年的正字,每日接触各种藏书,时时都要清理、查核、整饬、归位,不知不觉就将这些藏书条陈目录记入心底,俨然成了個活目录。

  所以在吕尚这個新任秘书郎有意考校属官时,不甘心一直泯然众人矣的他,抛下一直引为至理的明哲保身之道,终做那個先出头的椽儿。

  毕竟,房子安今年已四十有五了,他不愿到死时仍是从九品正字。秘书省属官看着体面,個中滋味真是只有自己知道。

  没让吕尚多待,就一炷香的功夫,房子安就将有昭王南征、穆天子西游的一百二十一卷汲冢书,一并抬到吕尚的眼前。

  看了眼前世心心念念的宝贝,吕尚眼睑微垂,对房子安颔首道:“看来,你确实有些干才,只做個正字官有算是大材小用了。”

  房子安谦逊道:“大人谬赞,”

  吕尚目光炯炯,扫过一众属官,嘴角带笑,道:“是不是谬赞,你自己最清楚,这样吧,我给你两個选择,一個是我帮你调出秘书省,给你外放,做個正八品的县尉县丞不是难事。”

  “另一個是你以正字官的身份,跟在我左右,我是秘书郎,你就是我的僚佐,负责在旁帮我查缺补漏,等我离任后,你也随我离任,此后必不相负。”

  房子安一听,毫不犹豫道:“下官选择跟随大人,做大人的僚佐,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有机会得到吕尚的赏识,房子安又怎会不知好歹,去做什么县丞县尉。从吕尚这齐郡公世子指缝里漏点,就够房子安人前显贵了。

  吕尚含笑道:“我又发现你一個优点,识时务!”

  稍稍沉吟了一下,吕尚吩咐其他官属,道:“以后在我任上,这丁字库大小事,你们都可找房子安,我让房子安代我处理丁字库公务。遇到房子安处置不了的,再让他来找我。”

  “诺,”

  众属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只得应命。

  对吕尚这位齐郡公世子的名声,他们都有所耳闻,虽然吕尚不似大多权贵子弟一样,凶横强蛮,视人命为草芥,可他干过的荒唐事也不少,名声如此,这些官属当然不敢逆吕尚的意。

  像吕尚这样的外戚子弟,可以错十次,而作为寒族的他们,也许错一次就是万劫不复。

  文昌帝君画像前,再让各官属各回本职后,吕尚又命卫士从公事房将一件翘头案搬到藏书库,作为他以后在藏书库读书时的桌案。

  吕尚焚香净手后,慢慢打开锦袱,取出竹简,将竹简一点点摊开。他并没有先入手前世求而不得的穆天子纪,反而先看的是周昭王纪事。

  记录周昭王南征纪事的汲冢书三十一卷,吕尚怔怔的看着竹简上的篆文。

  ——————

首节 上一节 1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