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 第12节
又有禁军卫士,披甲执械,列于门侧,以察往来之人、车舆之物。其上还有监门将军,监诸卫士,若有不虞,就呼号以警,守卫昼夜不懈,巡护皇城。
“朱雀门!”
下了车驾,吕尚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城门顶上镶嵌着朱雀门三個大字,这不是他第一次进皇城,以前宫中大宴,宴请皇亲国戚,作为杨坚母族外戚的吕永吉、吕尚也曾受邀入宫。
所以吕尚对皇城,乃至皇城核心的大兴宫,真的一点不陌生。只是这次入皇城,不知为何,吕尚仅站在朱雀门外,却感受到一丝炽热的火气,在朱雀门上空盘桓,隐而不发。
若非吕尚如今有共工神脉,自身又是真人体魄,感应敏锐,等闲的修行之人还真就别想察觉到朱雀门的异常。
“这就是隋室的底蕴?”感受到那丝火气背后深藏的毁灭气息,隐约间竟有点山海大荒南明离火的味道,吕尚暗自点头。
作为共工氏后裔,吕尚本身对各种神火有着天生的嗅觉,这点火气的味道,确实与南明离火极为相似,若其真有南明离火的神妙,那这朱雀门就有些可怕了。
而这还只是皇城七座城门中的一座,如果其他六座城门,都似这朱雀门一般,另有神异之处,那这隋室就厉害的过分了。七座城门禁制全开,说不定真有诛仙之功。
当然,这只是吕尚臆测,他仅证过大荒的真人之道,与山海大荒真正的顶尖存在还差之甚远。
对阎浮世界渡过三灾,长生不死的纯阳神仙的了解,也只流于道经上所得的只言片语。
难以揣度纯阳神仙到底有着何等法力神通,只能猜测纯阳神仙之果,与山海大荒的正神应该相差仿佛,毕竟二者都是不死长生正果。
山海大荒的正神,有法天象地之能,焚山煮海之力,阎浮世界的纯阳神仙又有怎样的能为,是吕尚无法想象的。
第17章 美韩郎
皇城之内,三省六部,百司咸集。其间宫阙巍峨,楼阁林立,朱门绣户,衢巷纵横,署衙棋布,左近相傍。官署之间,虎贲披甲,锐士执戟,门将佩剑,关卡重重,门禁森严。
在查验过文牒,验明身份后,吕尚缓步走入皇城,途经各官署时,可见一队队顶盔贯甲的禁军卫士巡检,这些禁军卫士甲胄熠熠,映日生辉,盔上红缨,烈烈如焰,血色隐现。
在见到禁军卫士威仪后,吕尚稍稍驻足观望了片刻。据说进入禁军的门槛,最重要的是体貌魁伟,其次才是娴于弓马,谙于战阵,精于技击。吕尚看了一会儿,只能说确有其事。
他所见之禁军卫士,无不是五官端正,轮廓分明,身材高大,肩背宽厚,一看就知是勇力过人。当然,这些禁军卫士也确非空架子,他们行伍有序,步伐有度,身有锐气升腾。
吕尚只看片刻,眼睛竟有隐隐的刺痛,这些禁军卫士身上的锐气,赫然到了可以凝练虚实的境地,其本身淬炼精气神,已有了相当的火候,若在军伍之中,至少也该是十人敌。
这里的十人敌,不是指十個身强力壮的白丁,而是十個披坚执锐的敢战之士。
冷兵器时代,有甲无甲是两個概念,不只是凡俗,便是那些神仙妖魔,有甲无甲也是完全不同的。西游中的妖魔,在出洞与猴子厮杀前,常说一句‘取我的披挂来‘,就是此理,
对此,吕尚啧啧称叹:“真乃天下劲旅也!”
吕尚有治许国的经验,自然知道要造就这样一支劲旅,其付出的代价简直不敢想。哪怕如今是南北朝乱世,北隋、南陈、突厥时有战事,可要煅造出这样一支铁军,亦非易事。
没有尸山血海的浇灌,难有如此锐气。或是见猎心喜,吕尚在宫巷又多站了小一会儿,直到有巡检的禁军卫士见吕尚久站,要上前盘查时,他才慢悠悠的向秘书省的官署走去。
秘书省官署前,吕尚漫步走上石阶,门前值守的禁军卫士目光投向吕尚,在见到吕尚出示入职告身之后,禁军卫士仔细看了看,然后漠然的向吕尚指了指秘书省正门旁的侧门。
吕尚笑着点头,轻轻推开侧门,跨过门限,入目之处,竟是一处清幽的庭院,庭院中设假山怪石,错列其间,与池沼、花木相映衬,走过砖道,其后就是秘书省的官邸所在。
就在吕尚穿过庭院,要入官邸的时候,正好有吏员要外出秘书省行公务,看见吕尚脸生,就上前问道:“你是何人?”
吕尚回道:“我乃新近奉诏入职的秘书郎,今来此赴任。”
“典书张力,见过大人,”这吏员早就得到上官提点,说是省内要新入职一個秘书郎,更知道这位秘书郎出身高贵,乃是天子外戚,所以在吕尚表露身份后,吏员立即躬身行礼。
秘书省虽被称为清贵衙门,可真正能清贵的只有秘书郎之上的寥寥几人,秘书郎之下的官吏,都只是寻常官员而已,甚至因秘书省太过清贫,地位上反而不如一些部司官僚。
张力这典书就是個无品无级的吏职,不入品流,面对吕尚这位天家外戚,自然不敢怠慢。虽然能在秘书省做典书者,背后多少都点人脉,可这点人脉在吕尚面前就是個笑话。
面对一脸媚献的张力,吕尚抬了抬手,淡淡道:“不用多礼,你去忙你公务的去吧,我还要向官长递交告身,正式入职,”
既然吕尚已经发话,张力自是不敢说什么要为吕尚带路的话,只得低头应道:“那,卑职就先行告退了,”
打发走了典书张力,吕尚徐徐走入秘书省官邸,顿时有香薰之气扑面而来,如兰似麝,淡雅悠长,其香幽幽然,似能涤荡心尘,使人心神皆宁。
他的目光环顾官邸内堂,只见内堂左右都有小炉燃香,香薰微漾,数排书案整齐排列,阳光透过窗户上的薄纱,洒在堆积如山的书卷典籍上,几十個吏员正于案前伏案疾书。
坐在内堂上首监督诸吏的紫袍官员,在见到吕尚这陌生面孔后,淡淡道:“你是何人,来秘书省又有公干?”
吕尚取出告身,走到紫袍官员书案前放下,道:“奉召新进秘书郎吕尚,见过上官,”
紫袍官员能穿紫袍,最低都是正五品,而吕尚的秘书郎只是正七品职,所以吕尚直接口称上官。
“哦?”
紫袍官员面露诧异,上下打量了一番吕尚,不疾不徐道:“你就是那個弃家入终南的吕尚吕飞熊?本官乃秘书丞王崇,以后就是你的上官,望你日后能戒骄戒躁,作出一番成绩。”
秘书丞,正五品官员,是秘书省官长秘书监的副手,辅助秘书监处理省内事务,辖制省内四位正七品秘书郎,十二位正九品校书郎,四位从九品正字,百余位吏员典书、楷书手。
王崇起身,招手让吕尚跟着,口中道:“你随我来,你这個秘书郎要入职,还需见过秘书监,得了秘书监牛大人授印后,你才是正式的秘书郎,入档吏部,列为官身。”
“秘书监,牛弘!”吕尚心头一动,当即跟在王崇身后,秘书省秘书监实乃清贵中的清贵,高居正三品之位,比御史台御史大夫杨素还高半级。
当朝官制,正一品的三师三公都是虚职,名大于实,故而朝中正二品尚书令就是实际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相权。有此对比,正三品的秘书监,已是步入决策层。
王崇领着吕尚向南走,大致走了几十步,来到一处方厅前,进入正厅,见轩敞宏阔,明窗净几,纤尘不染,正厅中央,案牍罗列,书案之上,放着笔架,以及一方青瓷辟雍砚。
厅中北角,有几张桌椅,皆是红檀木所制,古朴庄重,一旁立有云母石屏风,上绘霜雪梅花,一身穿红袍的老者,坐在屏风下,悠闲地煮着茶汤,翻阅着手里的孤本杂记。
王崇向红袍老者躬身一拜,肃然道:“大人,奉诏新进秘书郎吕尚,已来报道入职,”
牛弘轻抿了口温热的茶汤,看了眼吕尚,道:“齐郡公家的这就来入职了?我记得省里给的是三日期限,现在才过了多久,到底是年轻人啊,一刻都闲不下来。”
“王崇,你去书架那边,把秘书郎的印绶取出,将印绶交给他,再给吕尚安排一间公事房,备好笔墨纸砚,找個在衙的秘书郎,把在职秘书郎需要处理的公务,都跟吕尚说说。”
王崇道:“诺,”
牛弘淡淡道:“下去吧,”
虽是见了吕尚,但牛弘这個秘书监,显然是不打算理会吕尚这個纨绔子,吕尚弃家出走一事,让牛弘对吕尚第一印象颇为不佳,所以只是简单交待几句,就想打发二人退下。
哪怕吕尚背后是齐郡公府,是天子外戚,牛弘对其仍不加颜色。他本身的官职就已是清贵之极,在初任秘书监时,又得杨坚封爵为奇章郡公,由此可见杨坚信重。
杨坚后来评价牛弘,说他是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这已是对人臣极高的评价了。
“诺,”王崇与吕尚作揖后,一起退出方厅。
出了方厅,王崇若有所思的看了吕尚一眼,道:“吕兰台,牛大人刚才说的,你该都听到了吧,”
自晋以来,秘书郎又有兰台郎之称,此称虽未得朝廷承认,可朝野多有将秘书郎称兰台郎者,所以吕尚如今亦能被人称一声吕兰台。
吕尚点头道:“都听到了,”
王崇想了想,慢慢道:“嗯,那就好,我将丁部藏书,交由你管理,你以后就去丁部公事房办公。牛大人还让我给你找個在衙的秘书郎,让他带你熟悉下公务,我想想谁在衙,”
片刻之后,就有了决定,王崇转头对着乙部藏书的公事房,唤道:“韩锦,锦绣郎,”
悬挂着乙部藏书牌子的公事房,走出一個绿袍青年,这青年双手一摊,道:“王大人,又有何事?”
“好個美男子!”
这是吕尚见绿袍青年韩锦时的第一反应,其人容止端丽,风仪俊雅,秀眉若画,目似朗星,肌肤胜雪,发乌如墨,微风拂过,几缕青丝飘动,更添几分洒脱。
吕尚前世今生,再算上大荒山海,都未见过如此俊美的男子,以往吕尚只闻潘安宋玉之名,对此他是嗤之以鼻的。所谓男子之美,再美又能美到哪里去呢,还能比得上佳人姝丽?
直到今日,吕尚见到真正的美男子,才知其美矣,动人心魄,同为男子也要心折。
王崇笑眯眯的向吕尚介绍韩锦的家世,道:“秘书郎韩锦,前汉弓高侯韩颓当之后,高祖乃是北魏武安侯、龙骧将军韩耆,曾祖则是北魏安定王、征南大将军、太子少师韩茂,也是出身名门。”
第18章 四库书
“韩贤兄,”
吕尚在得知韩锦门第出身后,对这個美韩郎拱了拱手。
前汉名将弓高侯韩颓当之后,父祖又皆是北魏重臣,这位锦绣郎的出身确实非同一般。
比起名将先祖,最让人侧目的,还是韩锦作为北魏重臣的高祖、曾祖。韩锦先祖韩颓当虽是韩国公子,前汉名将,但前汉至今已过五百载,就是再大的遗泽,也难荫蔽后人了。
而北魏距今不过五十年,韩耆、韩茂父子影响力仍在,故旧部属家族也在,这股势力不容小觑。
要知道,北隋帝统承接北周,北周帝统又来自西魏,西魏帝统是从北魏分裂而来。故而北魏的权贵,只要没失陷在政争中被族诛,其子孙在西魏、北周、北隋三朝亦都是贵胄。
就如杨坚一样,杨坚曾祖杨烈仕于北魏,官至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祖父杨祯在北魏是柱国大将军、兴城郡公、其父杨忠历仕西魏、北周两朝,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这些人有個统一的称呼,关陇贵族!
王崇又转头向韩锦介绍吕尚,道:“锦绣郎,这位是奉诏新进秘书郎,齐郡公世子,吕尚吕飞熊。”
韩锦一怔,拱手还礼后,道了一声:“吕贤弟,”
王崇对韩锦吩咐道:“锦绣郎,吕尚是新人,对秘书郎的本职所在,还有些不太清楚的地方,你是开皇二年进的秘书省,已经初具资历,就由你带他熟悉一下秘书省的事务吧!”
“诺,”
韩锦应道。
因韩锦自幼就美姿容,甚肖汉武帝时的韩嫣,其貌之美,令女子见之亦妒,因而长辈们皆笑称为锦绣郎,意为貌比锦绣。也是因其姿容极美,才能在二十岁得门荫入仕秘书省。
南北乱世就是如此,门第显贵,姿容出众者,入仕的起点就是许多寒族难以企及的终点。
说起来,那位被太史公称为‘以色侍君,以魅惑君‘的韩嫣,也是弓高后后裔,被列入史记佞幸列传中,开篇就是弓高侯孽孙。韩锦或许就是继承了一些韩嫣的姿容,才能让人见之失神。
韩锦在接过王崇指派的差事后,先是领着吕尚在甲、乙、丙三库公事房转了一圈,让吕尚这個新任秘书郎在各個公事房的属官属吏面前露露脸,然后就带着吕尚去丁字藏书库。
丁字藏书库,秘书省甲、乙、丙、丁四库之一,秘书省四個秘书郎各执一库。秘书省虽掌管国家藏书,但天下藏书太多太多,历朝历代搜罗积累,秘书省的藏书堪称书山墨海。
北魏时的秘书省官长,将国家藏书按条目分门别类,立有四库,甲库收录儒家经典,各朝名家注释手稿孤本,乙库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历代兵书、道藏、术数之说。
丙库收录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诸史,丁库收录各地诗赋、图赞、汲冢书。由此,四库各司其职,各有分工,将国家的藏书分类分目规整,渐成定制,延承至今。
吕尚在旁听着韩锦介绍四库的各個职司,心怦怦直跳,尤其是听到乙库中收录着诸子百家著作,历代兵书、道藏、术数之说时,看韩锦的目光立时就不一样了,带着炽热。
毕竟,韩锦就是主掌乙库的秘书郎,若能与韩锦交好,借韩锦之力,无论以后借阅乙库藏书,还是搜罗道藏孤本,都能省去不少功夫。俩人边走边谈,言谈甚欢,很快就来到了丁字藏书库前。
这秘书省的各個藏书库都是规制宏敞,外有卫士值守,门禁重重。其库门厚重,上有青铜为饰,又刻云龙纹,非秘书郎亲至不可启。
吕尚在出示印绶,证明身份后,就令值守卫士推开厚重的库门。
见到几個卫士推库门时略有些吃力的模样,吕尚暗暗点头,看来这藏书库的库门,至少有千余斤重,非力士不能移。
“韩兄,请,”
库门开启,吕尚和韩锦俩人入库,只见库中长廊逶迤。左右壁上悬挂历代贤达画像,乃是历朝的秘书监,正中又设香案,悬文昌帝君画像,祭祀这位文道先圣。
画像上的帝君冕旒端严,着衮服,绯袍玉带,束金冠,面如满月,须髯飘逸,左手执如意,右手握书卷,仪态雍容,尽显司文运,掌功名之威德,身旁侧立天聋、地哑二童。
库中书架林立,皆以檀木制成,纹理细密,香气幽微。书架架分多层,排列有序,其上书籍皆有锦袱包裹,以防尘蠹。库中有三十六处小窗,窗棂雕花精致,日光透入,落在书架上。
吕尚面对这架阁相连,似无尽头的书库,低叹道:“合一国之力,集几代之功,才有四库藏书,这些藏书汇集了多少人的心血,堪称国之文运啊!”
一旁的韩锦对着文昌帝君图像,端正一拜,转身温和道:“吕兄,这就是丁字库,我一路上已将丁字库职司都告诉你了,以后你只需按着既定的规制施为,就可维持丁字库正常运转。”
吕尚拱手,道:“还是有劳韩兄这一路辛苦,”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