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 第41节
堂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吕尚清俊的面庞,雁翎甲上的甲片,在火光下泛着幽幽冷光。吕永吉端坐于堂上,看着这個家中独苗,唯一的骨血,几度欲言又止。
沉默片刻,吕永吉终于开口,道:“你此去白道川,务必小心,战场上刀剑无眼,一切以保命为先。”
吕尚抬起头,轻声道:“阿耶放心,孩儿都明白。”
吕永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更多的仍是担忧。
他缓缓起身,走到吕尚面前,伸手重重的拍了拍吕尚肩膀,道:“你是咱家的希望,无论如何,你都要给我活着回来。”
“再多的功,再大和勋,也比不上你的安危重要。”
吕尚感受到吕永吉手掌的力度,道:“孩儿知道。”
堂内烛火依旧在跳动,倒映着父子二人的身影。
吕尚再次躬身一拜,转身离去,甲片随着他的步伐,发出轻微碰撞声。
“希望你是真的知道,”
吕永吉望着吕尚渐行渐远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他其实很想对吕尚说,这天下是杨家的天下,不是咱吕家的天下,战场上想的就是保命第一,但话到嘴边,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吕尚刚出郡公府,家仆立即牵着紫电寒霜上前。
“吕全,”
吕尚接过缰绳,翻身上马,正要拍马而走时。
忽然想起一事,吕尚伸手招呼站在府门前,正要目送他的吕全。
见吕尚招唤,吕全急忙上前,应道:“世子,您还有何吩咐?”
吕尚低声道:“吕全,我走之后,你去帐房那里取五百缗钱,给同福巷的刘氏送去。”
吕全迟疑道:“我,给,给刘氏送去?”
要知道,开皇五铢,定制是每千钱重四斤二两,一千钱为一缗,一缗就能让五口之家吃喝用度两個月时间,五百缗能让五口之家八十年吃喝不愁。
再考虑到刘氏是個独居寡妇,五百缗钱对刘氏而言,确实是一笔巨款。
吕尚点了点头,语气平静,道:“没错,就是让你,给刘氏送去,”
吕全虽心有疑惑,但见吕尚脸色不耐,又不敢多问,只得应道:“是,世子放心,小的必定办妥。”
交待完吕全后,吕尚轻轻按了下怀中的照心镜,这照心镜终归是刘氏夫家的传家宝,他日后若依仗照心镜求道,便是欠下了刘氏的因果。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而吕尚给刘氏妇五百缗钱,也是为了减轻这份因果,这也算是他未雨绸缪。
其实以齐郡公府的家业,莫说是五百缗,就是五千缗,甚至五万缗,真要咬咬牙也是能拿得出来。但将这么多的钱给刘氏,那就‘是祸非福’,一個普普通通的寡妇,她是守不住这些钱的。
“走,”
吕尚不再多言,轻轻一抖缰绳,紫电寒霜嘶鸣一声,马蹄踏地,扬起烟尘,朝着夜色深处疾驰而去。
吕全站在原地,目送吕尚的身影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夜色中。
咚!
听到远方街道上有闭门鼓响,吕全低头想了想,呢喃道:“奇怪,为什么要给個寡妇送钱呢?”
大兴城宵禁,由戌时三刻始,开皇律上有规定,每日晚间,京兆府的漏刻,昼刻已尽,就会擂响六百下闭门鼓,其后就是宵禁。
此时已临近宵禁,闭门鼓响,吕尚骑马,从光化门出大兴,奔向征北军营。马蹄声在空旷的官道上显得格外清晰,身影隐没于夜色之下。
征北军营,辕门大开,魏成、尚司朗、新永丰在前,严锐、萧戟、霍骁、凌岳等偏将在后。
吕尚在辕门前,勒马止步,众将见吕尚,纷纷行礼。
魏成拱手,道:“将军,众军已逐一点卯,整齐兵备,随时可以开拔。”
“好,”
吕尚点头,道:“让众军解甲休兵,养精蓄锐,咱们明日卯时出发,急行军驰援白道川。”
“诺,”
魏成、尚司朗、新永丰、严锐、萧戟、霍骁、凌岳等将领,齐声应道。
卯时,是清晨五时至七时左右。
卯时出发,是利用白天较长时间行军,中午能有时间进行短暂休整,保证一天的行军进度。
吕尚在秘书省蹲的俩日,可不是白蹲的。他早就将行军路线,以及白道川地形,熟记于心。
夜色如墨,大营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士卒的脚步声偶尔传来。吕尚回到自己的营帐,脱下雁翎甲,坐在案前,凝视着桌上的地图。
“白道川,”
大兴到白道川,这一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正常行军下,都至少要四十天,若遇恶劣天气、道路损坏等情况,可能要八十天甚至更久。
就是吕尚轻装简行,带着本部兵马,一路急行军,也最少要二十天才能到达白道川。
这还是抄进路行军,不惜马力的情况下。
“大兴至白道川,其间数千里,要想尽快到白道川,就不能走关内,关内北上,虽能避开一些复杂地形,以及突厥人的耳目,但太偏远了。”
“最佳路线,是经渭北道抵达同州,由此渡过黄河,进入河东道,再向北经蒲州、绛州、晋州、并州,继续北上经过代州,出雁门关,沿着桑干河河谷向西北,经朔州,最后向西北进入白道川。”
大兴城到白道川,说起来简单,似乎朝发夕至一样,但实际上,这一路不仅路途遥远,地形复杂,还要面对突厥人的袭扰和恶劣的自然环境。
呜!呜!呜!
次日清晨,卯时未到,营幕中已是一片忙碌。
号角声下,士卒们早早起身,整理兵备,等待开拔。
吕尚披挂整齐,走出营帐,见众将士已列队完毕。
魏成上前禀报,道:“将军,众军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吕尚点了点头,翻身上马,高举钢鞭,朗声道:“众将士听令,随我驰援白道川!”
众军高呼:“杀!杀!”
随着吕尚一声令下,开始向白道川进发。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大地微微颤动。
第74章 奔袭(下)
吕尚一路轻装简行,卯时出发,午时小憩,亥时偃息,每日最少急行八個时辰,高强度行军,日行百余里。
出大兴后,直接走渭北道,两日至同州,一日到蒲州,到蒲州后短暂休整,五日过绛州、晋州、并州,又经三日从代州出雁门关,沿桑干河河谷到朔州。
朔州,大隋边陲重镇,中原北大门,胡汉杂处,民风彪悍,城坚兵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在与朔州刺史出示过公文和符节后,吕尚领军驻扎在朔州城外,等待朔州刺史派遣向导,为众军引路。
毕竟,朔州到白道川,这一路若无人引领,可不是那么好走的。这中间需要穿过恒山山脉,再经过善阳岭,再向北走才能到达白道川。
其间八百多里的路程,没有当地向导指引方向,大军孤入,极易迷失道路,成为李广第二。
所谓白道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称敕勒川,自突厥兴起后,将敕勒诸部逐出漠南,在白道岭西南的敕勒川,也随之更名白道川。
夜色朦胧,朔州城外的军营之中,篝火点点,士卒们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
吕尚与众将席地而坐,一边干嚼着肉干,一边道:“出发前,咱们预计最少要走二十天,现在走了十一天了,也许能提前几天到白道川。”
这段时间,吕尚依一千二百九十六窍修行,存思众神,身上气血愈发磅礴。修为日深,吕尚心有所感,待他一千二百九十六窍圆满,就是证入人仙之时。
正是因为感应到了这一点,所以吕尚才不再继续测量其他诸窍,而是静心修炼山字经。
大战将至,吕尚也在尽可能提升战力,他虽在沙场之上无敌手,但面对神秘莫测的巫教,还是有几分忌惮。
一旁的新永丰,闷声道:“也不知沙钵略能不能撑到咱们的驰援,别让咱们白跑一趟。”
吕尚慢慢道:“我白天向朔州刺史出示符节时,问过朔州刺史。”
“朔州刺史说,沙钵略当前的处境很不好。西突厥的达头和阿波,常袭扰沙钵略,沙钵略不胜其扰,只能带着残部退避白道川东南的紫河。”
西突厥的达头、阿波,与沙钵略结怨甚深,其中阿波与沙钵略有杀母之仇,阿波恨沙钵略入骨,所以对付沙钵略时,也是阿波最卖力。
听到沙钵略的窘迫近况,魏成笑道:“这家伙也有今天,当年他可是威风的很,给陛下发国书的时候,可是号称从天生大突厥天下贤圣天子,要发控弦之士四十万入长安。”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才过了几年光景,就沦落到要向我大隋求援的地步了!”
开皇二年时,沙钵略还是北隋的心腹大患,开皇四年后,由于突厥内部分裂为两部,彼此攻伐,作为大可汗的沙钵略,竟然被几個小可汗压制,不得不厚着脸皮,认杨坚为妻父。
见众将有小觑沙钵略之意,吕尚冷声道:“列位,不要小看沙钵略,此人能屈能伸,端得起,放得下,是個枭雄。”
“咱们大隋,虽是有利用沙钵略分裂突厥之心,但焉知他就没有借助咱们,打击异己的心思。”
吕尚可不会忘记李二凤的名场面,渭水之盟。
三十年后的D突厥,简直比汉初的匈奴还要可怕。
东自契丹、室韦,西至吐谷浑、高昌,都臣服于其下。甚至连中原的李渊、薛举、窦建德、王世充、梁师都、刘武周等诸侯,也纷纷向其称臣,号称拥百万控弦之士。
正当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时,有亲兵来报:“将军,朔州刺史派来的向导已至,正在营前候命。”
吕尚闻言,立刻起身,道:“快将向导请过来,”
不多时,一個身形高大的胡人,在亲兵的带领下,来到众人面前。
这胡人一头卷曲黑发,高鼻深目,身着穿着件翻领羊皮袄,腰束牛皮革带,其上挂着短刀。
他大步上前,单膝跪地,用略显生硬的汉语,道:“小人康勒,见过将军及各位大人,小人奉刺史大人的命令,来为将军引路。”
吕尚微微颔首,示意他起身,目光打量着康勒,开口问道:“康姓?可是昭武九姓中的康姓?”
康勒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恭敬回道:“将军好见识,小人正是昭武九姓康国后人。祖上为避战乱,迁徙至此,在朔州扎根多年。”
吕尚微微点头,昭武九姓之人善于经商,往来丝路,可以说是最好的向导人选。
昭武九姓原是月氏人,最早居住在祁连山北昭武城,所以以‘昭武’为姓,后来各分支形成了康、米、史、曹、何、安、穆、那色波、乌那曷等九个主要姓氏,统称昭武九姓。
吕尚道:“康勒,此行关系重大,朔州到白道川路途险阻,你真有把握带我们抵达白道川?”
康勒挺直腰板,答道:“将军放心,小人自幼随父辈往来于朔州与白道川,对恒山山脉、乃至善阳岭的地形了如指掌。只要将军信得过小人,小人必竭尽所能,助将军尽快抵达白道川。”
吕尚笑道:“有你这话,此行功成,算你一功,你说尽快,尽快是有多快?”
康勒有些犹豫,回道:“最快,也要五日,”
吕尚一锤定音,道:“好,五日能至,甚好!”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